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兵力最懸殊求和,十五萬倭寇向四萬明軍舉起白旗,大快人心。

史上兵力最懸殊求和,十五萬倭寇向四萬明軍舉起白旗,大快人心。

明神宗(萬曆)年間,日本大佬豐臣秀吉動員了三十萬人,自釜山登陸,開始了第一次侵朝戰爭,而在明軍未援朝之前,日軍也確實所向披靡,遇到的朝鮮軍隊幾乎沒有抵抗力,日軍也基本上沒有損失。然而,豐臣秀吉的不幸剛剛要來臨,因為他即將遇到的對手是年輕氣盛充滿抱負的萬曆皇帝以及智勇雙全老奸巨猾的李如松。所以,即便當時明軍只有三萬多人入朝抗日,卻也足夠平滅此賊!

史上兵力最懸殊求和,十五萬倭寇向四萬明軍舉起白旗,大快人心。

於是,在明軍援朝抗日之後,朝鮮戰場的形勢立即發生了改變,日軍在朝鮮連連戰敗,棄城失地,損兵折將。此時的豐臣秀吉暮氣沉沉,氣急敗壞的他孤注一擲,決定渡海親征。這一次,他舉全國之師,而迎接他的卻將是更大的恥辱。

豐臣秀吉的一舉一動被李如松探知,李如松深知用兵之精妙,他兵分幾路,嚴密防範日軍。更是以奇計燒毀了龍山倉,那裡囤積著日軍數十萬的米粟。

史上兵力最懸殊求和,十五萬倭寇向四萬明軍舉起白旗,大快人心。

從此,數十萬日軍因缺乏糧草而陷入困境。餓慌了的日本人只好乾起搶劫的老本行,然而,這一切,都已經無法改變他們即將失敗的事實。

接著,又是一聲霹靂打在了日軍身上。神宗(萬曆)皇帝放出話來,揚言要起兵幾十萬攻打日本。同時,明朝的虎蹲大炮以及戰車也推向了臨津江岸邊,擺出一副進攻的模樣。日軍果然上當,嚇得是人心惶惶,那還有侵略的心,當時怕是就想著回家呢。

史上兵力最懸殊求和,十五萬倭寇向四萬明軍舉起白旗,大快人心。

自龍山倉被燒以後,日軍日夜夜挨餓,身上都長出了癤瘡來,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甚至出現了謀反跡象。日軍在朝統帥宇喜多秀家自覺勝利無望,乾脆在臨津江上豎起了降旗。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十八日,日軍正式向明軍乞降。同時,日軍還通過各種方式向明朝乞降。就這樣,日本人創下了一項不光彩的記錄:世界戰爭史上兵力相差最為懸殊的求和,十五萬日軍向四萬明軍豎起了白旗!

揚眉吐氣,大快人心!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嘉靖年間,大明十二萬軍隊懼怕五十人的倭寇?
三千明軍力克三萬倭寇:明朝抗日最驚心動魄一役
明朝嘉靖年間,五十三名倭寇拔城奪寨挑戰大明底線,狂妄至極!
一百人滅倭寇四千人,十三戰十三捷,都在此朝,太過癮
唐朝一位大將,六十六上戰場,幫助韓國擊敗三萬倭寇,後被連升六級,做宰相十九年
抗倭援朝第一人,年逾七十仍手刃數百倭寇,力戰而亡,揚我國威
中國歷史上比戚繼光更狠的角色,斬殺倭寇14萬人,威震三國!
歷史上五大將軍,一人讓倭寇膽寒,一人威震三國,結局都很慘
史上三大超級女戰神:一位單槍殺得清軍膽寒,一位雙刀如電閃斬倭寇,一位滅二十多國死於難產?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川軍三百萬人死了六十萬
明朝最牛的抗倭英雄: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此人與倭寇大戰六個時辰,打出了明朝的軍威!
明朝打贏的七大勝仗,有兩場和倭寇有關,三百年不敢覬覦華夏
此人打擊日寇的方法最多,五十袋大米讓倭寇死傷三千,哀嚎一片,功勞超過戚繼光
十三戰十三捷,戚家軍靠什麼蕩平東南沿海的倭寇騷亂?
明朝鴛鴦陣,讓倭寇聞風散膽的超級神器,百戰百勝無往不利
史上超級女戰神:一位單槍殺清軍一位雙刀斬倭寇,一位滅二十多國
戚繼光曾開發一件超級武器,大殺倭寇,百年後仍是清軍最先進火器
殺倭狂人,戰場上殲滅的倭寇多達數十萬,比戚繼光更加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