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漢丞相、魏武王曹操,是開國領袖、一代偉人毛澤東評價最多(前後多達32次)、同時評價也最高的古代歷史人物之一。偉人從不掩飾對曹操的喜愛,多次吟詠曹操的《觀滄海》,手書曹操之《龜雖壽》,登曹操觀滄海之地,寫下「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這樣的不朽詩篇,和1700年前的曹操遙相應合,並對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表示:「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

曹操實為漢末時期最複雜的歷史人物。他的千秋功罪,在死後一千八百多年一直爭論不休。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封他為魏太祖武皇帝。陳壽在《三國志》中稱頌他「瑞應黃星,志窺漢鼎,世遂謂梁沛真人,天下莫敵。」其後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歷朝正統史書中,曹操皆被視為雄才霸略、功大於過的一代帝王,因為兼具文韜武略開一朝基業,常與光武帝劉秀相提並論。唐朝官方建歷代帝王廟,漢末三國時代君主僅曹操一人入選,由鍾繇和荀彧陪祀。

漢丞相、魏武王曹操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而在宋代以後,隨著科舉官僚取代了世家大族,君主權利大幅度強化,曹操因為生前不曾登基為帝,則逐漸被封建帝王和臣子視為篡奪君權的權臣、奸臣,同時在民間大眾印象中也逐漸成為反面人物。到了明清,曹操在戲劇小說中更成為奸賊代名詞,塗上了大白臉,成為了《三國演義》中頭號反面人物,連他雄跨中原九州的曹魏帝國也被滿清宣布為篡逆,反將只有一州之地的蜀漢政權捧為正統,讓劉備取代了他在歷代帝王廟中的位置。

一直到滿清王朝被推翻後,如一代文豪魯迅,以及呂思勉、范文瀾等現代史家才開始主張給曹操翻案;最後還是偉人一錘定音,表示曹操了不起,其冤案「再過一千年,兩千年,也要翻。」

從此,郭沫若、翦伯贊等歷史學家也相繼發表文章,讚頌曹操的歷史貢獻,駁斥歷代封建統治者加給曹操的不實之辭。曹操終於在大眾中恢復了原本的歷史形象,連京劇舞台上的白臉曹操,也特意在眉心添加了一個紅點,以示曹操「面白而心紅」,是值得肯定的英雄。


京戲台上白臉紅點臉譜的曹操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1952年:【漳河,就是曹操練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在這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還在這一帶實行屯田制,使百姓豐衣足食,積蓄力量,逐漸統一北方,為後來晉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1954年:【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一帶是曹孟德到過的地方。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

1957年:【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謀,可曹操這個人也不簡單。唱戲總把他扮成個大白臉,其實冤枉。這個人很了不起。】

1958年:【曹操這個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賢納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還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對曹操的評價是不同的。《三國演義》把曹操當作奸臣來描寫,《三國志》則把曹操當作歷史上的正面人物來敘述。曹操是天下大亂時期出現的「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可是因為《三國演義》又通俗又生動,所以看的人多,加上舊戲上演三國戲都是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編造的,所以曹操在舊戲舞台上就是一個白臉奸臣。這一點可以說在我國是婦孺皆知的。】

【此篇注文(《三國志集解》盧弼注),貼了魏武不少大字報,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李太白云:『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此為近之。】

1959年:【曹操結束漢末豪族混戰的局面,恢復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為後來的兩晉統一鋪平了道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是繼承司馬遷的傳統,而是繼承朱熹的傳統。】

1975年:【漢末開始大分裂,黃巾起義摧毀了漢代的封建統治,後來形成了三國,這是向統一發展的。三國的幾個政治家、軍事家,對統一都有所貢獻,而以曹操為最大。司馬氏一度完成了統一,主要就是他那時打下的基礎。】

偉人一向主張,我們後人評價歷史,必須打破封建正統觀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人物,實事求是評價其功罪。對發展生產,改善民生,令百姓豐衣足食,為國家統一作出貢獻的英雄人物,理應充分肯定。對政治胸懷廣闊、破除陳規,用人唯賢的政治領袖,同樣要充分肯定其政治胸懷;無論是發布「求賢令」唯才是舉的曹操,還是大力發展科舉的武則天,甚至從奴隸亡虜中簡拔大將的商紂王,都因此得到了偉人為其翻案,推翻歷史上對他們的不實攻擊。

曹操抑制豪強、招懷流民、推行屯田、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令中原地區生產得到極大恢復;同時又平定羌虜、掃滅烏桓、壓制匈奴、降伏鮮卑,令各方夷狄在漢末亂世不能乘虛入中原為禍;確實當得起偉人「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的歷史評價。

其實傳統歷史觀念中對曹操最大的詬病,莫過於他身為臣子,非但不肯歸政於漢獻帝,卻一步步稱魏公、魏王,為其子曹丕取代漢朝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基礎。宋明之後,將曹操和王莽並列為奸臣篡臣的代表,幾乎成為一眾封建君臣的共識。即使是在那之前,讚揚曹操「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的李世民,也同樣批評他「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狥國之情,有無君之跡」,身為漢臣,而不忠於漢朝、漢帝,殊不知他們同樣犯了以後世法則非議古時之人的謬誤。

兩漢時人信奉的是五德輪迴,天命有盡,漢為火德,代之者土,根本沒有人和後世那些不自量力的開國之君那樣,相信老流氓劉三家真的能萬世一系,永享天下。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便對眾大臣公然表示,「從來沒有不亡之天下,別在我父子這裡丟了江山就好」(【自古以來,不聞一姓遂長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並留下一句預言『代漢者當塗高』,成為其後漢朝君臣的永久噩夢。


漢世宗武皇帝劉徹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他兒子漢昭帝時就有儒生上書,請皇帝主動退位讓賢了;漢成帝、漢哀帝之世,君臣上下人人心照不宣「大漢藥丸、氣數已盡」,皇帝甚至搞出「重新受命、易號新朝」的鬧劇來自欺欺人。

所以無拳無勇的一介書生王莽,改朝換代舉動竟會如此順利,從中樞到地方壓根沒受多大阻力,幾乎能算和平即位。 成千上萬劉姓諸侯宗親,居然只有個劉祟出來,糾合百人,一日即敗;二百年西漢社稷臣子,居然只有個翟義出來,三月即亡。

王莽後來急於求成,改制失敗,同時得罪巨室和小民,天下大亂,盜賊蜂起,這才「人心思漢」,讓劉秀得以復漢,順便讓王莽戴上了亂臣帽子。

若當時政治主流真汲汲於漢家天下,怎麼十幾年前這些忠臣義士都跑哪裡去了?不是王莽搞改革玩脫了,哪還有老劉家什麼翻身機會?

而中興漢室的世祖光武帝劉秀,也曾專門為武皇帝這句「代漢者當塗高」,和另一個大反賊公孫述打嘴仗,表示你「公孫皇帝」名字不叫高,能代漢的不是你,卻沒有否認老祖宗這句話本身。畢竟他中興復國,讖緯起了很大助力。所以公孫述也好,後來的袁術也好,他們稱帝都是有官方論證的理論依據,並不是胡來的,只是軍事上打不過罷了。


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行幸河汾,中流與群臣飲宴乃自作《秋風》辭,顧謂群臣曰:「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群臣進曰:「漢應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孫孫,萬世不絕,陛下安得此亡國之言,過聽於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來,不聞一姓遂長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太平御覽》

【待詔夏賀良等言赤精子之讖,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宜改元、易號。詔曰:「漢興二百載,曆數開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漢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為度。】——《漢書·哀帝紀》

【帝患之,乃與述書曰:「圖讖言『公孫』,即宣帝也。代漢者當塗高,君豈高之身邪?乃復以掌文為瑞,王莽何足效乎!君非吾賊臣亂子,倉卒時人皆欲為君事耳,何足數也。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當早為定計,可以無憂。天下神器,不可力爭,宜留三思。」署曰「公孫皇帝」。述不答。】——《後漢書·公孫述傳》

而曹魏代漢的理論依據,同樣是對這句預言的解釋:「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

就是說「塗」「途」相通,「當塗」就是「當道」;「當塗高」的意思是道路兩旁最高的東西。這在兩漢時的稱呼是「闕」,又名「魏闕」,所以代漢者魏,天經地義。後來曹丕宣布曹魏為土德,改元為「黃初」,都是為了符合五行輪迴之說。

曹操攝行國政後,原本以司空、丞相錄尚書事名義,即可終身攝行天子權;之所以他不惜逼死謀主荀彧、激起一次次後方忠漢士人反叛和政變,也定要稱魏公、魏王,最大緣由當然是為了將基業和權柄合法地傳承子孫。

如果他僅僅是個軍閥或者諸侯,在部屬名義上都是漢臣的情況下,他的權柄是根本不能合法傳承的。畢竟魏公可以傳給兒子、魏王可以傳給兒子,可丞相怎麼能直接父子相承呢?

可以看看孫策孫權、劉焉劉璋、劉表劉琮、袁紹袁尚,這種軍閥的權利繼承哪次沒起動蕩,激起巨大紛爭?這正是因為若沒有正式的王公之位,名義上都是漢家州郡,豈得由某家某族私相授受?

劉琮降了,袁氏滅了。劉璋領益州後,部將沈彌、婁發、甘寧等起事先反;其後重臣趙韙聯合益州本地大族再叛。原來依附益州的漢中張魯也不聽號令,就此獨立,和劉璋為敵十餘年。

孫權初領江東,到處反叛,孫策的從兄孫暠,從駐地吳郡烏程整軍欲取會稽,被虞翻勸退;廬江李術率部曲數萬北迎曹操,被孫權趁官渡袁曹對峙討平。幾年後丹陽太守、孫權三弟孫翊又被部將刺殺。而豫章孫賁、廬陵孫輔們,在赤壁之戰前也一直和曹操控制的中樞,暗通款曲。

所以對曹操來說,只有將屬下臣子從名義上的漢臣,變成了魏公國、魏王國的臣子,讓自己和他們建立了明確的君臣關係,才能保證自己死後,這份君臣關係能順利傳遞到自己子孫身上,而不是移到了名義上的漢天子劉協那裡。這正是曹魏政權能否順利延續、還是步之前霍光後塵那樣一代而終,可謂生死存亡、性命攸關之大事了。

對比劉禪繼任劉備,何其輕易;因為劉備已經幫兒子把從軍閥到諸侯,從諸侯到稱王,從稱王到稱帝這條路全走完了。曹丕同理,需要的僅僅是以九品中正制換取世家大族支持;又以裂土封王換取驃騎將軍孫權這個漢帝國頭號強藩擁戴;走完從稱王到稱帝的最後一步。前面難走的路,曹操都替他走好了,該殺的人,也都清理得差不多了。

曹操從司空變丞相,從武平侯一步步變成魏公、魏王,正如他對自己人夏侯惇說的心裡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既然「衣帶詔」事件後,已經和劉協徹底破臉了,為自己子孫家族的身家性命計,當然要著手取漢室代之,已經再也無法回頭。劉邦和劉秀的江山都是他們文治武功得四海豪傑推戴而得,並不是吃祖宗飯得來。其後世子孫不肖無能,失之亦屬尋常,有什麼可抱怨的?

唐朝一代文宗柳宗元,便駁斥傳統陋見,指出漢帝失德久矣,曹操削平諸侯,統一中原,取漢代之本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正如堯舜易代一般。其摯友呂溫同樣認為,「高(劉邦)、光(劉秀)舊德,與世衰遠,桓、靈流毒,在人骨髓」,是以「天厭漢德」,即以諸葛武侯之能,欲「開季世,振絕緒」,建立第三漢朝,「使人思漢,亦不可得也。」


河東先生柳宗元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漢之失德久矣,其不系而忘也甚矣。宦、董、袁、陶之賊盈矣。丕之父攘禍以立強,積三十餘年,天下之主,曹氏而已,無漢之思也。丕嗣而禪,天下得之以為晚,何以異夫舜禹之事耶?然則漢非能自忘也,其事自忘也;曹氏非能自系也,其事自系也。公與私,仁與強,其道不同,其忘而系者無以異也。】——柳宗元《舜禹之事》

若說曹操的真正錯失,從來不在於他稱魏公魏王受九錫,殺皇后皇子這一系列篡漢措施有何不妥,而恰恰在於如柳宗元所說,「天下得之以為晚」,耗時太久了。大約是曹操和老朋友兼對手袁紹一樣,青少年時代也在大一統帝國的朝堂度過,因此銳氣相對不足,進程太慢了!

從赤壁戰敗一統天下的進程受阻後,曹操保守傾向隨著年齡與日俱增,就愈發明顯。雖然他作詩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實際表現卻是感慨「得隴望蜀」,讓劉備獲得寶貴的鞏固益州時機;數年後又感慨戰略要地漢中是「雞肋」,遷其民而讓其地於劉備。偉人對此失策同樣提出了批評。當然,這也是曹操集團內部一直頗多潛藏威脅,根本不敢長久暴兵於外,而寧可優先選擇戰略防禦的必然。


【曹操打過張魯之後,應該打四川。劉曄、司馬懿建議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後悔了。】——1966年3月,毛澤東在杭州談話

晚年的曹操,幾乎就是在前線軍事不利和一次又一次地撲滅內部叛亂中度過,孫權和劉備的集團的實力卻越發壯大,統治越發鞏固,最後一個從江東僻遠之地擴大到幾近三州;一個更從一縣之主擁有了易守難攻的一州之地。

雖然歷史不容假設,可比照從曹丕的成功實踐,到後世各朝的易代經驗看,隨著「挾天子令諸侯」的負作用愈發明顯,而效果幾近於無;無論孫權還是劉備,抵抗曹操統一的信念之堅決,都根本不是許都朝廷的空頭詔令所能左右的。

那麼如果曹操心態不那麼保守,不那麼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早十年直接便取漢而代之,強勢裹挾屬下群臣,全交上不能回頭的投名狀,卻又如何?

曹操給後世留下了一套封公、封王、受九錫,「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之類的完整程序,可看看後世的楊堅李淵諸人,完成它們才用了幾年?這才叫時不我待。

到了陳橋兵變後的趙匡胤,連這套程序都不屑為之了,一個區區禁軍統領、外鎮節帥(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直接就帶著一群大頭兵殺進京城,強迫禪讓。朝中百官還不是一樣束手無策,只能俯首稱臣?馬上就有無節操者連夜將禪位詔書擬好。


宋太祖趙匡胤

千古英雄不幸被當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為他翻案洗冤

如此淺薄根基,萬不能和曹操煞費苦心的二十年準備相比,一樣開創了三百年大宋王朝。——你們不服就來打我呀!

司馬昭死後,他的心腹大臣石苞大哭「如此功業,僅以人臣而終,實在太不甘心了!」(【苞時奔喪,慟哭曰:"基業如此,而以人臣終乎!「】)

曹操的赫赫功業又豈是司馬昭可比?居然也終身北向為臣,正是他自己太過保守,怪不得人。後輩李世民嘲笑他「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與其說是指斥曹操的能力,不如說正是指曹操沒有如自己在玄武門時那般,為皇位拋開顧慮決死一搏的勇氣。

歷史已經證明,諸如像金禕、耿紀、韋晃、魏諷之流,這些內部潛藏不滿分子的反叛,是曹操尊奉空頭天子就能阻止的么?早知如此焦頭爛額,還不如就和李世民平羅藝、趙匡胤滅李筠李重進那樣,先拿下至尊大位,再和一切反動派在戰場上見輸贏呢。

比比楊堅,再看看趙匡胤,人家才用了多久?這也正是曹操相比他們的最大缺失:堂堂一個超世之雄,曠代之傑,卻自己都不敢邁出最後一步,白費了一番新朝太祖功業,唏噓可嘆呀!

從古到今論史時,並沒有多少人認為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李淵、趙匡胤這些人是逆臣,反而各個都是文治武功名至實歸開國太祖,對他們的道德批判,更遠遠小於曹操和司馬昭們。哪怕小皇帝禪位後一個個死的不明不白,舊朝宗親更大都被殺戮殆盡。(趙宋難得例外,厚待柴氏族人。)

這就是有生之年就拿到天子名位的好處,天朝君權至上的傳統,便導致了以皇帝名義進行的惡行,從來冠冕堂皇不值一提,自有無數皇權擁躉去辯解其如何不得已,至今不息。

辛亥革命只剪去了人們頭上的辮子,形式上扯了龍袍,砸碎皇冠,龍椅,而對皇權的頂禮膜拜傳統卻一直遺留至今,甚至連漢獻帝劉協這樣一個論能力貢獻,相差曹操豈知雲泥的傀儡,也能因「漢朝末帝」這個身份獲得無限泛濫同情。

(可參見本人另一篇文章:曹操對漢獻帝已是仁至義盡,被罵漢賊實是冤枉了千百年)


1954年:【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毛澤東

1957年:【小說上說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義,其實,曹操不壞。當時曹操是代表正義一方的,漢是沒落的。】——毛澤東

1958年:【說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現在我們要給曹操翻案,我們黨是講真理的黨,凡是錯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毛澤東

而遵循偉人教誨,實事求是看待歷史,講求真理,平反如「漢賊曹操」這樣的歷史冤假錯案,徹底肅清封建遺毒,破除封建正統觀念,依舊任重而道遠。但是,再遠也要沿著前人開闢的道路走下去,哪怕是一千年、二千年。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那麼多超級英雄被死侍屠殺,為什麼說他的犧牲是最冤的?
金庸武俠第一狂人,罵遍古今天下英雄,唯一讚賞的人卻被他打死!
有人說他太丟男人臉:是抗倭英雄卻怕老婆,最後還被休掉
他是千古奸臣之後被人們唾棄而不餒,終成英雄!
岳飛抗金成英雄,此人抗金被冤殺竟成千古奸臣,只因得罪一個人
不做商人做海盜,不賺國人錢卻被當做漢奸對待,一國將他奉為英雄
古代也曾有辱母案,記錄詳細的有兩起,一人被封了官,一人是英雄
這位隋唐英雄差點被雷劈死,幸虧此物相救,後來成為凌煙閣功臣
暗戀的她被欺負我英雄救美,她卻做了這樣一件事,我愣在原地
本是一位不敗英雄,但是卻一生凄苦屈辱,別人玩他老婆他還得陪笑
他是逼嬸嬸上床的淫亂皇帝,可他被於正拍成了英雄!
說實話,這英雄真不是那麼好當的,首先得扛罵
三國英雄:曹操的謀士那麼多,而他卻是被喊冤而賜死的
有人說幹將莫邪難玩,這麼簡單的英雄都不會?
如果你預判不好,王者榮耀的這幾個英雄千萬別玩,一定挨罵!
秦叔寶為什麼是英雄?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隋唐英雄譜最仗義大佬,這二位臨終託孤,卻因一事要殺老家來人
此人是三國難得的英雄,劉備非常信任他,但諸葛亮做夢都想殺死他
古代英雄血墓,他跟諸葛亮齊名,幾千人無人敢動他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