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看過這些事,你還說大宋窩囊嗎17:0
來自我們愛歷史
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請點擊收聽本文音頻。播音:張嶔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多年以前,某位寫武俠小說火遍全球的老先生,曾高調錶示改寫歷史小說。多年以後,雖說歷史小說啥都沒寫出來,但當年他高調轉型時的一句話,卻十分深入人心:「宋朝老打敗仗,還是漢唐比較過癮」。

這位老先生的話,基本代表了好些歷史劇票友們,對大宋,特別是北宋王朝的習慣印象:窩囊文弱。

國土小,皇帝慫,宰相膿包軍隊弱,風雅書生花前月下充浪漫,真遇刀兵立刻嚇尿。好容易出幾個熱血硬漢,沒倒在敵人手裡,卻叫自家人整的死去活來。類似火熱的北宋題材戲說劇,常見都是這套路。如此弱不禁風孬種的樣子,更常惹憤怒青年高呼:北宋磨滅了中華尚武精神!

可要較真下真實的歷史,不消刨根問底,只看基本事實,就知類似習慣印象,乃至憤怒高呼,基本都不靠譜。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一:大宋重文亦尚武

北宋常被詬病的一個毛病,就是重文輕武!

說「重文」,確實不假,大宋文官治國,科舉錄取完全平民化,文化更火熱繁榮,詩詞歌賦名篇薈萃,名流大師雲集。但要說「輕武」?問老百姓答應不?!

北宋民風裡一大流行熱血場面,就是尚武風氣!

有多尚武?不單是習武成風,更是老百姓組團練武。比如北方常見的「弓箭社」,平時幹活閑暇練武。場面有多高漲?照大文豪蘇東坡形容:下田種地都帶著弓箭,進山砍柴都背著寶劍,除了練還實戰,自發巡邏維護地方治安,活動十分多。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而這種練武場面多普及,還是蘇東坡做定州知州時候的統計:僅定保兩州,「弓箭社」的會員就有三萬四千一百一十一人。後來金兵南下,黃河兩岸一夜之間,以習武為名的「忠義社」更是遍布。村村加入結社,人人習武報國。

也正是在這習武風氣下,大宋各地的「鄉兵」,這些不脫產的預備戰士,也是出名強悍。而且還強悍出地方特色,比如陝西的鄉兵擅長射獵,福建的鄉兵精通槍術,各地都有絕活。

這風氣有多重要?對比明末就知道,同樣是敵人破關南下,明末各地是望風披靡,一聽「辮子軍來了」就跑光。然而靖康國難,黃河南北卻是義軍並起,大批忠勇義士以身許國,浴血搏戰。死死拖住了金軍南侵的腳步。岳家軍等忠勇虎師,更是以他們為骨血!

而且看看大英雄岳飛就知道,早年天生神力,後來先拜了周同學射箭,又跟著陳廣練槍。終於練出無敵身手。這番成長,正是北宋習武風氣縮影。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二:文武雙全的文人

相比尚武風氣,北宋更吸引後人眼球的,當然是那些文臣名流們。

但是您以為,他們就只會做個名臣,寫幾篇錦繡文章?其實是藏龍卧虎,武術高手從來不少。

比如「北宋三大名臣」之一的張乖崖,寫得好詩做得好官,更練得一手好劍法,「兩朝定策元勛」韓琦,當過相爺揍過西夏,還捎帶手給中國武術做了貢獻:作為棍法高手,親手制定了宋軍棍術考核制度,並沿用至明清兩朝的武舉考試!

宋詞知名的流派,當屬婉約派,婉約派寫得出名婉約的名家,公認就是章楶。一首《水龍吟》,將萬種柔情傳唱千年。但這位作者到了戰場上,卻是半點不溫柔,寫詞寫得婉約,騎射卻都霸氣,還有一肚兵法韜略。後來統帥千軍萬馬,連番胖揍驕狂的西夏,把西夏梁太后揍得哭哭啼啼從戰場上逃命。

當好些人追憶著戰國年間,公子們跨劍出遊的風采時,當盛唐詩人們仗劍走天涯的豪邁,招來無數神往時,實事求是說,宋朝這些文武雙全的強人,也是絲毫不差。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三:宋軍是弱還是強?

北宋另一大「文弱」的口實,當然就是宋軍。

但首先要說的是,正是號稱「輕武」的北宋政府,首創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軍事院校:國子監武學館。還有專業化軍事教材,典型《武經總要》,堪稱中世紀最全軍事百科書籍。而且武學館的學生,絕非讀死書,更要經歷三年陣法實戰。培訓相當系統。

而宋軍的訓練,更是常年不含糊。大宋為五代十國買單,丟掉了幽雲十六州。後來戰略短視,河西走廊也泡了湯。後果多嚴重?且不說丟了地利,更丟了戰馬來源地,騎兵嚴重不足,作戰常年吃虧。宋朝的辦法,就是戰馬不夠,訓練來補。

步兵為主的宋軍,特別是禁軍精銳,訓練出名嚴苛。而且還有了細化的等級考核:比如彎弓射箭,就分為「九斗」「八斗」「七斗」三個等級。甚至還分為「步射」「馬射」「騎射」各個科目。哪怕是個大頭兵,也是練多強的武藝,享受多高的待遇。

具體戰鬥力如何?比如宋遼戰爭,票友們說長道短的,是宋軍幾次吃虧敗仗,包括高粱河被遼國騎兵虐打,雍熙北伐多路慘敗,還搭上了楊老令公。但遼國人不願回顧的,怕是更多的悲催記憶!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宋遼大戰,蒙受過慘敗的宋軍,同樣取得過白馬嶺大捷,滿城大捷,唐河大捷,威虜軍大捷,徐河大捷等勝利。其中精彩軍事妙筆更是不斷,哪怕是遼國最得意的騎兵戰環節,宋軍也曾在唐河大戰里,以千人精銳騎兵暴烈衝鋒,將八萬遼軍打得七零八落。

後來的威虜軍大戰,更是契丹鐵騎永恆噩夢——宋遼騎兵再次對撞,遼國王牌鐵林軍全軍覆沒,十五員大將陣亡,兩萬精銳被斬首。這戰果可有實打實證據:戰後宋朝將遼軍被斬頭顱堆砌在邊境上誇耀武功,來數數多少?

等到西夏崛起,宋夏戰爭開打,早期的宋軍也曾吃虧,甚至有「陝西三大敗」之說。但看看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這「三大敗」,基本都是高層戰略失誤,害得萬餘宋軍陷入數倍西夏軍包圍。可宋軍的將士,無一都是浴血奮戰到最後,以壯烈的殉國,給敵人以更慘重的打擊!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而待到王安石變法啟動後,面對滿血戰力上漲的宋軍,素來自詡頑強,最後還和成吉思汗死磕到最後的西夏,到了宋哲宗晚期,已經基本被血虐。著名的兩次平夏城之戰,西夏數十萬大軍被打崩潰,天都山的西夏行宮都做了宋軍軍營。嚇得夏惠宗李稟常哭哭啼啼求和,賭咒發誓做大宋的好孩子。

等到宋徽宗年間,在宋軍兇殘碾壓下,大宋西部領土,已經延伸到青海甘肅一帶,宋軍的偵查騎兵,更都活動到西夏都城興慶外圍,如果不是宋徽宗腦袋犯抽,上馬不靠譜的「聯金滅遼」計劃。西夏的滅亡,就是彈指間的事。

哪怕後來靖康國難,開封悲慘淪陷,金軍「滿萬不可敵」的威風震撼中原時,給他們第一次教訓的,依然是宋朝禁軍中的王牌精銳——西軍!建炎四年(1130)的彭原店大戰,宋朝名將吳玠正面硬碰硬金軍撒離喝部精銳,一戰將金軍打的傷亡慘重。強悍的衝擊,竟當場把撒離喝嚇得嚎哭起來。這位金國名將由此落下諢名:啼哭郎君!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那為啥這麼強大的軍隊,挽救不了北宋的滅亡?看看司馬光將宋軍浴血收復國土割讓西夏的齷齪行徑。看看溜傻小子一般把精銳西軍調離西線的「聯金滅遼」計劃,甚至看看彭原店大戰後,接管西軍的宋高宗寵臣張浚的各種弱智瞎指揮。就知道真正害死北宋的,是一個王朝幾十年如一日的戰略短視。這個鍋,軍人不背!

四:這幾件事真「窩囊」

北宋王朝,真就沒有窩囊事?較真一下,還真有!

頭一條,就是辦官學。也就是公辦學校。大宋的官學,一開始是要交學費的,每年收兩千文錢,當時能買大米四五石。但就這點錢,等名臣富弼當了宰相,卻都收不得。以富弼的話說,窮老百姓養家糊口不容易,本來掙的不多還要交學費。這點錢對他們是大負擔,對國家沒啥用,不如全免。從此官學免費。辦教育別說亂收費,正常學雜費也不能收,很「窩囊」。

在北宋做個司法幹部,也是壓力山大。首先是工作效率得高,大案子二十五天,中等案子二十天,小案子十天,限期就得有說法。而且千萬別想圖快交差胡亂判,不但整個案卷要全,而且每個犯人還有三次喊冤機會,小心好好案子,分分鐘就翻過來。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翻過來後果多嚴重?如果是把該重判的犯人判輕了?可能追責還不嚴重!但如果是把沒罪的當有罪的冤了,把該輕判的給重判了,那妥妥攤上大事了。最嚴的罪名叫「故入人罪」,也就是蒙冤者給判了啥罪,該殺該流放,原樣判給辦案官員!稍微輕點的,最輕也是個流放。判錯一案,做官的一輩子全完,確實「窩囊」。

而且北宋還有一個治國精神:鼓勵上訪。京城專門有登聞鼓院和登聞檢院,是為大宋「民告官」的專業服務機構,更有一套辦事流程:苦主先到登聞鼓院告狀,如果不被受理,再到登聞檢院,登聞檢院哪怕不受理,也要出判決書!如果都不受理?苦主可以去御史台告狀,把他倆一起告!

這件制度,皇親國戚都常窩囊。比如哲宗年間的向太后,也就是後來把宋徽宗捧上皇位的那位,她家想修個廟,跟附近農戶發生征地糾紛。氣的苦主跑到登聞鼓院,把向太后娘家連同北宋戶部和開封府全告。很快如願處理:地退回,開封知府和戶部尚書全受罰。尤其戶部尚書蔡京被大放血——坐罰金二十斤。巴結太后,後果窩囊。

甚至想在北宋鬧市飆個車,做個「xx十三少」,後果可能更窩囊。《宋刑統》里一條大罪,叫「走車馬傷殺人」罪,放今天就是抓飆車超速。這事在宋朝了不得,哪怕你沒出事,只是在鬧市飆車,抓住沒二話,先「笞五十」,也就揍五十下。

而且這鬧市飆車咋定性?北宋是零容忍,不管大街小巷,只要是有三人以上的地方,誰快馬加鞭,就問誰的罪,最輕也是揍一頓。要是傷了人?只要出血了,最輕杖八十,那可不是「笞」了,那是大棍子揍八十。要是造成殘疾重傷?流放兩千五百里,也就是勞動改造。出了人命?絞刑跑不了!

看過這些事,你還會說北宋窩囊文弱嗎?

而且這類事,當事人還真不敢喊窩囊,因為連皇帝都有窩囊的時候。比如宋仁宗趙禎,和朝臣議個事,被大臣包拯當面噴一臉吐沫,卻只能窩囊著忍著。有大臣給他送了個美女,剛臨幸的高興,就被老直臣王素當面一頓罵,罵的宋仁宗頭疼腦脹,把美女送走了事。送完了忍不住抹眼淚,可還是咬著牙認了。

這位號稱「百事不會就會做官家(皇帝)」的大宋帝王,連後來乾隆帝都無比崇拜的一代仁君,活的都如此「窩囊」,這個北宋朝,也就這些事「窩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李沁出道的那些事,你都看過嗎
文身不會後悔?那是因為你沒看過這些!
錦繡斑斕的多肉竟然就是這樣的?猜猜你看沒看過!
這三種鬼你沒見過,你還敢說你看過韓劇嗎?
看過「鬼屋」里的這些事,你還怕鬼嗎
沒看過這些?說明你不是祖國的花朵!
那些動漫看完就覺得想哭的,你看過哪些?
這樣的表演你看過嗎?
妹子們,如果你男朋友沒看過這篇文章,直接甩了吧!如果看過還沒學會,那也甩了吧……
看看這些紋身來自哪些電影,你都看過嗎?
這樣「沒臉」的大話西遊,你看過嗎?
這些片子都沒看過,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誰說九叔只會打殭屍,這些搞笑瞬間你肯定沒看過!
這些古裝劇你看過哪些?
如果這些動漫你都看過,那麼說明你老了
燒腦!這些都沒看過還說自己是推理迷?
你看過哪些愛不釋手的小說
看過海賊王都知道,亂說話和做錯事下場會很嚴重,橡膠也能長包子
男朋友看過來,這些話你對我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