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寫過一篇著名文章——《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其中有一條是「反思失誤」,就是希望老師們要懂得寬恕並教會學生學會寬恕。


蘇霍姆林斯基說:「寬恕,是現在學校教育最欠缺的一環。」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


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

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


對於惡的真正否定和超越,並非以惡抗惡,而是絕對不像惡那樣存在。


- 1 -


蘇霍姆林斯基剛參加工作時,


有個叫斯捷帕男孩,由於過分活潑,

把教室里那盆大家最愛的玫瑰碰斷了。


蘇非常生氣,大聲斥責斯捷帕,


「想用這種方式觸及他的靈魂。」


事後,蘇又找來三盆玫瑰花,


讓孩子們輪留看護,但沒讓斯捷帕參加。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蘇霍姆林斯基


斯捷帕的話從此變得少了,

也不像以前那樣頑皮淘氣。


蘇很開心:「斥責發生了作用。」


一月後的一天,放學後,


蘇因事未了,坐在教室加班。


斯捷帕也在,他準備把作業做完回家。


但當斯捷帕發現教室只有自己和老師後,


滿臉窘迫,急忙收拾書包想離開。


蘇並沒留意這種情況,無心地說:


「一會我們一起去草地採花吧!」


斯捷帕愣了一下,眼淚滾落下來,


然後提起書包飛奔出了教室。


蘇這才意識到:「沒想到斥責在孩子心裡留下了這麼大的陰影。」


從此,他便懂得了寬恕,並不斷引導孩子們學會寬恕。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


學校的花房開出了一朵大玫瑰。


老師孩子們都喜歡得不得了,


因為誰都沒見過這麼大的玫瑰。


可有天早上,蘇在校園散步時,


看見一個孩子把那朵大玫瑰摘了下來,


蘇走過去,彎下腰,輕聲問:


「你為什麼要摘那朵玫瑰花啊?」


孩子回答:「奶奶病了,病得很重,


我告訴她學校開了這麼大的玫瑰花,


她不信,我摘回去讓她看看。」


蘇沒說話,把孩子牽到花房,


又摘了兩朵玫瑰花,然後說:


「這兩朵花,一朵獎勵給你,


因為你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另一朵送給你媽媽,


因為她養育了一個你這樣的好孩子。」


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寬恕教育。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 2 -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個故事,


把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吳非老師感動了。


吳非用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出了道作文題,


「讓學生想像後半段會發生什麼情況。」


結果同學們寫下的是——


「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損壞公物。」


「教育家對兒童缺乏良好道德憂心忡忡。」


「甚至寫了教育家對小女孩作出了怎樣的處罰。」


但沒有一個人想到對小女孩進行寬恕。


「這些從道德高度教訓小女孩的想像,


讓我既心酸又震撼,


他們缺乏對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


缺乏憐憫之心與寬恕之情。」吳非說。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正是在從小到大的教育中,


我們缺少了寬恕教育這一環,


所以一遇到加諸自身或看不入眼的別人行為,


我們通常採取的方式就是「同態復仇」。


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1988年,李寧參加奧運會,


比賽失誤後,很多人不寬恕他,


機場員工說:「你怎麼還有臉回來?」


有人寄繩子給他:「你上吊自殺以謝國人吧!」


2008年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


遭遇跟李寧一模一樣。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上個月,一部大片零點首映。


沒想到IMAX設備出現故障,


造成影片播放中斷了兩小時。


影院經理出來,說賠償3倍票價,


觀眾不幹,大罵不已。


經理說賠償5倍,觀眾依然不滿,


很多人大喊賠「一千」「一萬」,


最後迫不得已,經理下跪磕頭,才以5倍賠償了事。


得理不饒人,這是可怕的國民性。


在一個沒有寬恕的國度里,


我們不要忘記,遲早有一天,


當你犯錯時,除了下跪道歉也別無他法。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更甚至,我們連自己都不寬恕。


「老弟,當你看到這條說說的時候,


我應該已經自殺了,


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蠢了,


相信了簡訊詐騙,


被騙光了老媽給我的一萬多元錢……」


這是19歲大學生蔡淑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8月29日,警方在海邊找到了她的屍體。


舉這個例子,無意說蔡淑妍什麼,


只是很惋惜,為何就不能寬恕自己這點小錯呢?


一百度,更是觸目驚心,


因為「小錯」而自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 3 -


2007年4月16日,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槍擊案。


韓籍學生趙承熙開槍打死32名學生後,


再對著腦袋,飲彈自盡。


但在後來的遇難者悼念儀式上,


美國人點燃了33根蠟燭,


放飛了33個氣球,


安放了33塊紀念碑,


連兇手趙承熙一起悼念。


有塊紀念碑上這樣寫著:2007年4月16日趙承熙。


這塊碑前留著很多紙條:


「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


「你沒有得到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


牧師說:他也是一個受傷的靈魂。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回到中國,問周邊的人:


「你會燒幾炷香?會點幾支蠟燭?」


都回答:32。


而就在此之前,雲南大學發生了馬加爵事件。


與點燃33根蠟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馬加爵被槍決後,骨灰至今無人收留。


馬加爵父親說:「就當我沒有這個兒子!」


與馬加爵相比,趙承熙要幸運多。


因為在美國大多數公眾眼裡,


他也是受害者,甚至是更大的受害者。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為什麼會這樣?


在愛憎分明、苦大仇深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我們,


還沒有理解寬恕和愛。


不認識自己也有「罪性」,


永遠只是別人道德的審判官,


到哪裡尋找寬恕呢?


對於惡的真正否定和超越,


並非以惡抗惡,而是立足於愛。


正義的基礎不是懲罰,而是愛。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 4 -


2014年4月17日上午,


伊朗北部城市瑙沙赫爾行刑場,


年僅24歲的殺人犯巴拉勒被帶上絞刑台,


17歲那年,他參與了一場鬥毆,


殺死了和自己一樣大小的年輕人。


7年後,巴拉勒要被執行絞刑。


而被他殺死的同齡人的父母,


只要踢開他腳下的那個凳子,


巴拉勒就將和這個世界永別。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群眾圍觀,等待這一幕的正常發生,


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受害人母親走到巴拉勒面前,


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圍觀的人以為,這一記耳光之後,


接下來的動作,就是踢開巴拉勒腳下的凳子。


但沒想到受害者母親並沒有,


她竟然伸手解下了巴拉勒脖子上的絞索。


巴拉勒母親衝過去,


一下跪倒在受害人母親面前,


不斷親吻她的腳面。


受害者母親說:「因為我遭遇了喪子之痛,所以不想再讓另一位母親承擔苦難。」


一記耳光,盡泯恩仇。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2005年一天晚上,


張艷偉的兒子張猛,陪朋友外出玩耍。


因為第二天就要舉行婚禮了,


所以要接待來參加婚禮的朋友。


玩耍中,他發現幾個人在調戲一位女青年,


張猛衝上去阻止,


結果被王某亂刀捅死。


張猛死後,張艷偉整天以淚洗面。


本來孩子第二天就要結婚了,


作為母親,看到孩子成家立業,


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可這種人生的幸福,瞬間變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哀。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她給兒子寫了一封又一封信,


訴說思念,同時向兒子承諾:


「媽媽一定會將兇手押上刑場,


以他的命,來抵你的命,


以他的頭,來祭你的靈。」


於是張艷偉藉助輿論,一次次向法院施壓。


而王某奶奶則一次次向張艷偉下跪,


因為王某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


父母將他拋棄,他從小跟著奶奶生活。


正是奶奶對孫子的嬌生慣養,


造成他走上了這條犯罪之路。


但張艷偉對老人的跪求置之不理。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突然有一天,彷彿有神靈啟示,


張艷偉突然想:「如果我把王某送上刑場,


他奶奶是不是也會像我一樣,整天以淚洗面?


我就算要了王某的命,孩子的命能回來嗎?」


第二天,張艷偉作出一個驚人決定,


原諒殺害自己兒子的王某,


請求法院不再追究王某死刑。


王某奶奶撲通一下給張艷偉跪下了:


「閨女,我一輩子就是拾破爛,也要養你。」


後來,記者問張艷偉:


「假如有一天,你在路上碰到出獄的王某,會對他說什麼。」


張艷偉回答:「什麼都不說,我會看著他的背影說:年輕人,不要再犯錯了。」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或許,寬恕的結果,


並不能在現實中獲得回報,


但是所有的人都會看到:


它在人類心靈中激起了巨大的迴響。


以黑暗取代黑暗,永遠不可能接近光明,


以暴力取代暴力,成為贏家仍舊是暴力,


以血還血,流淌的無非是更多的鮮血。


對於惡的真正否定和超越,


並非以惡抗惡,而是絕對不像惡那樣存在。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 5 -


幾年前,媒體報道過一件事。


有一家幼兒園,


因為總有家長接孩子時遲到,


致使老師不能按時回家。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


幼兒園推出了一個舉措——罰款。


可萬萬沒想到,實施罰款後,


每天遲到的家長反而越來越多。


以前,家長遲到了,總是滿臉愧疚,


這種愧疚,迫使他以後準時來接孩子。


現在好了,交了罰款就不會有愧疚感,


所以遲到成了一件無所謂的事情。


很多時候,懲罰就是這樣,


它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而寬恕,卻比懲罰更能改變一個人。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有一次坐公交車昏昏欲睡,


被身邊虎臂熊腰的大媽撞了一下,


眼鏡掉到地上,架子摔歪了一點,


冷著一張臉接受了大媽的道歉,


心裡卻依然極度不爽。


下車時,正好一小男孩經過,


我避之不及,正好踩在他腳上。


瞧著他母親無比心疼的臉,


我心一緊,趕緊道歉。


誰知,小男孩沖我燦爛大笑:


一點也不疼,不疼,媽媽,真的不疼。


隨即一邊拉著媽媽的手遠去,


一邊轉身朝我告別:姐姐再見。


我心裡升起的那股子因為沒和大媽計較而產生的道德優越感,就這樣碎了一地。


這個小孩子,從此改變了我處理事情的態度。」


網友「羋十四渡劫手冊」說。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上大學的時候,


春風得意地買了一輛自行車,


然後鎖好去別的地方吃了個飯。


回來的路上,碰到一個穿得像流氓的人,


他的胯下正騎著『我的車』,


我衝過去,一把把他拽下來,


說你幹嘛偷我的車!


他一臉無辜,說這是我自己的。


正好碰到警察,就帶著他去我的停車點,


結果我的車還在那裡好好鎖著,和他的一模一樣。


我滿臉通紅,不知所措。


他看了我一眼,說沒關係,就走了,


沒有說一句責怪的話。


這件事,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網友「郭大路」說。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我們常常認為,


寬恕是一種軟弱一種妥協,


甚至是一種對他人的縱容。


其實,一個懂分寸的人是不會被縱容的,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


寬恕,恰恰是最大的懲罰和教育。


「好的教育不是讓人學會何時殺戮,而是懂得何時寬恕。」


致教師,致家長,致我們自己。

中國最缺的教育,不是成為強者,而是懂得寬恕



更多精彩和愛,盡在海藍幸福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藍幸福家 的精彩文章:

喚醒那個最愛你的人
你的親密關係進入了絕境了嗎?
你害怕黑暗,黑暗卻成了你的陪伴
生活不易,不要再苛責自己了
你不需要為你父母的人生負責

TAG:海藍幸福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需要的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最好的教育並不是最貴的,而是……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韓寒:中國男人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情感教育!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心理專家: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里隨遇而安
挫折教育,是不是真的讓我們更堅強了?
最需教育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家長!
不打不罵,是教不出優秀的孩子,適度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先天氣質,讓他能夠成為他自己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除中國外,華文教育最好的國家,不是新加坡,而是它
李煜暉:中國的教育不改革,恐怕不只是落後
不得不說,日本對教育的重視,是我們所不能比擬的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尤其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