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將軍崖稷神岩畫 新石器時代晚期 江蘇連雲港將軍崖


一、?戲宗教人文


人類無宗教無藝術之時代,遠古時期,先民必以?戲愉之。而遊戲必然從自然之「象」中得到啟蒙,「象」藏物類之形,人必仿之幻真幻假,成人類原始社會中不可缺少之一種生活方式,「?戲」給現實生活帶來快樂,漸而豐富內涵,蘊藏敬天法地之畏,始之宗教蒙發藝術亦然。語為?戲而成謠,身為遊戲而成舞,謠之美必以音為均,舞之態必節與奏合。故音樂與舞蹈是一切藝術之先祖,《周易.豫卦》「象曰,雷出地奮,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這裡的「象曰,」稱為「大象」。「大象」之辭成立戰國初期,然源必法於上古。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人物龍鳳帛畫 戰國 31x22.5cm 絲帛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


「樂」是中國古代教育之核心,而「禮」必然在「樂」的陶冶下而產生,甲骨文中出現了「樂」而無「禮」,雖有以「豊」代「禮」之說,然未必成立。《周禮.春官宗伯》篇:「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徳者使教焉;死則以樂為主,祭於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家子興道諷諭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這一段文字,記錄了以「音樂」為教育中心,《國語》仱州鳩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韋注「均者即調鍾木,長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鍾者,度鍾大小清濁也。」均鍾即調鍾, 「均」可訓「調」。賈誼《惜誓》「二子擁瑟而調均兮。」《王逸注》云:「均亦調也。」「均」亦指音樂之調和。故「成均」 即 「成調」,由此孳生魏晉間的「韻」字,《今文尚書.堯典》舜命夔典樂,「教胃子。」說明了古代以音樂為教育中心之佐證,是可以成立的。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 37.5x28cm 絲帛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


「禮」形成於周初,祭祀之儀式,「禮」之觀念在當時的教育中具有一定分量,但是還不能與「樂」相提並論,「樂」主導了這個時期的教育。然而到了春秋時代,貴族之人文教養則從「樂」轉為「禮」而非是「樂」了, 「樂」的概念不如「禮」的概念顯著。對「禮」的要求是「敬」 與「節」,「敬」以文飾內心,「節」以製為「止」,從而出現了「文、節」調合謂之「節文」。使敬畏與節制相合形成了人文意識行為中的藝術化規範化的統一,是人文主義的自覺。從《堯典》《周禮》中看「樂」是有規範性的,「樂」在純樸未開的時代對人的性情陶治極有收效,而在多元化知識複雜的社會,「樂」是不易被人所把握的,春秋時期的人文教育「禮」代替了「樂」,而文飾陶熔內心完成了外在的「禮」,豐富了其內涵,然而又過之。因此孔子提出修禮,在(《論語.雍也》);中闡述了「文質彬彬」 是孔子對「禮」的基本要求,「君子義以為質」(《論語.衛靈公》),質即是義,孔子把禮儀與藝術和諧統一,矯正了過於繁瑣空洞的「禮」 。孔子認定人格的境界是通過「樂」來完成的,為人生而藝術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論語.秦伯》),是孔子立教之宗旨。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女史箴圖局部 東晉 顧愷之 唐摹本 24.8x348.2cm 絹本設色 大英博物館

儒家與 「樂」,孔子認定人格境界是通過「音樂」達到至善至完美,孔子發現了音樂的內在精神,換而言之是藝術的內在精神,孔子對音樂的認識與理解操出了後人的想像,出了繼承還深入的研究理論及實踐,《史記.孔子世家》記「孔子學鼓瑟而師襄」。《韓詩外傳》《淮南子.主朮篇》《家語.辨樂篇》載同,由此可信學鼓瑟而師襄說。「孔子學古瑟而師襄,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進矣。孔子曰,丘以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矣。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矣。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 孔子對樂「典」 與「數」的學習,從技中得到了「志」,進而從「樂」中探尋人格境界,實現人樂相融的完美,《論語.憲問篇》「子擊磬於衛,有何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一個過路的人,從孔子磬聲中,領悟到了孔子,「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之悲願。由此可知孔子在擊磬時,他的人格與磬聲是融為一體的,這是孔子所追求的。《世家》記載孔子被困陳蔡之野時,謂「孔子講誦玄歌不衰;」 《莊子.山木.讓王》兩篇均載,兩人作文,事可信的。在人生危難之際尚能以歌安息精神,孔子臨終前乃誦泰山、梁木之歌,春秋時代歌亦是詩。《論語.述而》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 《詩》、《書》、《禮》、《樂》,」 這便是儒家教育之精典。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重屏會棋圖 五代 周文矩 40.3x70.5cm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館

孔子說「吾自返魯,然後正樂,雅頌各得其所。」(《子罕》)孔子將三百五篇,皆玄歌之,以求合紹、武、雅、頌之音,樂自此可得而述。」 《 論語.述而》載 「子在齊聞紹,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八佾》「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繹如也,以成。」 「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秦伯》說明孔子對音樂的欣賞達到了至極之境。以教育為中心是孔子理想中的社會,「顏淵問為邦,」孔子說 「樂則紹舞。」 並將「放鄭聲」與「遠侫人」並列,(《衛靈公》)這是音樂在孔子政治理思中的重要性。


《清明上河圖》局部 北宋 張擇端 528.7cm x 25.2cm 絹本手卷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道家的老子、莊子,如同儒家的孔子、孟子。老了以後的道家,有楊朱、慎到派別,而發展老子精神成正統的是莊子。老莊的思想富于思辨,其出發點與歸宿點乃然落實到現實的人生之上,在否定人生價值的同時又肯定了人生價值,實際上是在虛靜中求得了有所成,而不被一般人所了解。老莊建立的概念是「道」,其目標是要求精神與道為一體,亦「體道」,形成了「道的人生觀」,完成了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統,在人生的現實生活中通過技的功夫達到藝術的精神,莊子在庖丁解牛篇已告訴了我們道與技的關係,「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成疏》:殷湯樂名),乃中經首之會(《成疏》:經首,咸池樂章名,則堯樂也)。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動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士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技進乎於道。莊子所追求的道,猶如藝術家所呈現最高的藝術精神,其本質相同,所不同是藝術家成就了作品,而莊子成就了藝術的人生,藝術人生是人格的至善完美。老子莊子對美、樂、巧的問題所追求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否定世俗浮薄之美,世俗感官之樂,矜心著意之巧。超越世俗之美與樂,追求「驚若鬼神」與「造化同工的大巧。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老子認為世俗之美容易破滅,故此老莊要求的是本質的、根源的、絕對的大美。從「致虛極,守靜篤」的人生達到返樸和諧統一。莊子《知北游》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又說:「德將為汝美」,從天地大美而引向人性體道人生中的至美至樂,《田子方》引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者,謂之至人」,至人是人的品格與精神及道的統一,是人生完美的境界。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歸去來辭圖之採菊 明代 陳洪綬 縱31.4cm 絹本設色 美國夏威夷美術館


「游」是老、庄追求道的人生境界,是精神的安定,自由的王國。莊子的藝術精神,是要成就藝術的人生,使人生得到前所末有的「至樂」 「天樂」,讓心齋達到精神上永恆的自由與解放,是莊子「聞道」、「體道」、「與天為徒」的人生,是藝術精神的最髙體現。《逍遙遊》中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齊物論》中「今者喪我」,「喪我」,即是「無己」。三無之中「無己」最是關建,是「心齋」與「坐忘」,是莊子精神的核心。「心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心齋與坐忘的歷程須要兩條路解決,一是消出由生理而來的慾望,使慾望不被心所操縱。二是心與物接時,不要讓心對物產生知識活動,排出欲的煩擾,使心隨知識無窮的追逐中得到解放,進而增加精神上的自由。莊子在擺脫由生理而來的慾望,撒去心裡主體,以忘知的心裡狀態,使心齋「虛」 「靜」,從而達到「坐忘」。坐忘的境界,以「忘知」最為樞要,忘知,是忘掉分解性、概念性的知識活動,呈現出虛而待物的純知覺活動,而這種活動即是美的觀照。


莊子為求得精神上的自由解放,精神之落實,必然在其自身人格上達到徹底的完美,而徹底的完美,就是藝術的精神,莊子所描寫的神人、真人、至人、聖人,無不可以從此角度加以理解。《老了》《莊子》兩書所敘述的人生態度,二者加以比較,老子對禍福計較而來的計議之心多,以至流弊,演變為陰柔權變之術。而莊子要超越這種計議,從心而「遊」,歸於藝術的生活狀態。所以後世隱逸者,多受莊子影響。《天下篇》「盪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手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子「芴漠無形,變化無常」的無限境界起越了時空境界,對生死長短不資計較,以「死與生與,天地並與」。以無限化神明,「芒乎何之?忽乎何適?」「包羅萬物」,莊子以無目的為目的,不求萬物所歸,亦無目的為萬物所歸,故「莫足以歸」。這一則語是莊子對自己所達到藝術精神無限性的描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莊子精神的超越,藝術的超越不是形而上學的超越,而是「即自」的超越,即自亦是事物自身,因此莊子的精神超越並非舍離世俗,而是與物有春,「而不敖倪於萬物」,亦是「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說明了莊子從人性自覺中出發,進而完成「即自」的超越,即自亦是不折不扣的藝術精神。因此莊子的思想對後來者藝術創作與民族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東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大英博物館)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張繼剛


字慎之、號知行、1966年生,遼寧師範大學畢業,師從楊仁愷先生三十年。古書畫鑒定家、書畫家、學者,當代文人畫家之主要代表,倡導「文人畫之士人精神」。創建「雲廬藝社」學術機構,集目鑒、比較、分析、考訂、心性學等綜合學科,創立了「書畫鑒定與心性學」之鑒定學理,涉獵文、史、哲、藝、詩、詞、曲、賦,發表論文300百餘篇。出版《張繼剛畫集》、《張繼剛花鳥畫集》、《明清近現代畫家叢書?張繼剛卷》、《沐蘆草堂論書畫》、《藝苑彌珍?古代書畫鑒賞》、《沐蘆草堂文集上下卷》、《蒲華研究》、《沐蘆草堂書畫跋記》、《沐蘆草堂叢稿》、《蒲草集》、《沐蘆草堂詩、詞、韻語三卷》、《西泠問話?張繼剛卷》、《過眼煙雲?古代書畫鑒定叢書》、《雲歌詞》、《鑒跋記》、《暢畫論》、《積序箋》、《碎玉集》、《甲骨註疏》、《稀音詩境》、《硯池滴音》。


訪問美國、法國、英國、北歐及亞洲國家諸博物館,應邀訪問耶魯大學、巴黎大學、悉尼大學講學,應海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重慶三峽博物、四川省博物館等國內外諸多博物館邀請舉辦「文心詩境. 張繼剛詩書畫博物館巡迴展」,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大學收藏。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文獻與書畫鑒定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海南熱帶海洋大學文物鑒定與保護修復研究所所長,雲廬藝社社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下圖直接閱讀——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硯池滴音之一:?戲宗教人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名家筆下價值連城的水仙!
醉美的中秋古詩詞
說印泥
箋畫風雅,十竹齋箋譜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硯池滴音之八:宋元繪畫庋藏(二)
硯池滴音之六:詞畫源流攷釋
硯池滴音之三:謝赫六法氣韻
硯池滴音之九:鑒定與心性學(二)
硯池新浴燦生光
洗硯池畔做硯痴
「平涼記憶」叢書《硯池消息——平涼古舊書札賞析》 繼續徵集古舊書札
江作硯池山作卷,亘古奇畫在崖壁上沉睡千年
誰知硯池深淺,功夫全在詩外:陳師曾、高濟川、李真、王洵、陳三立、白蕉書法對聯
誰知硯池深淺,學問全在詩外:陳師曾等書法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