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Family Hours,


一 個 家 庭 的 生 活 史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第 20 個 家 庭 故 事


「無論我們是為自己還是為孩子選擇了移民,我們都應該要加入周圍的人,做一個積極的建設者,一起珍惜我們眼前的生活。勇敢地跨出Comfort Zone (舒適區),去學習和適應規則」;


Stephanie,在英國生活了10年的華人;她這樣描述自己為什麼決定去英國的小學做校董。

(一) 校董


倫敦北,Lanchester社區學校(Lanchester Community Free School);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

一個關於本所學校教師缺乏的會議正在召開;


不過正在開會的,並不是這個學校的所謂「正式員工」;而是這所學校的「校董」們。


「我願意成為校董,因為我希望能夠為我的社區做些事,尤其是在這個區域建一所很棒的學校。我深深地相信,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對我們年輕人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校董會主席


「我有教育心理學的背景;獲得了研究方法的研究生學位,心理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EP,我的工作幫助學校理解和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讓所有的孩子在她們的行為和學習上去的進步。」

「我還在一所叫Hillingdon的學校工作,包括一些為有社交、情感和行為障礙的孩子們所開始的特殊學校;在教育系統多年,提供了我很多足夠的學習機會以及對這個系統的理解」;


「我作為校董,希望用我的知識和經驗來支持當地學校,既然,做一些事情來支持我們的社區。我非常激動和驕傲,能夠幫助學校實現它的願景:來自社區的孩子們,能夠有所收穫,為了更好的未來」;


「我一輩子都生活在這兒,我在這裡讀小學、中學直到大學,小的時候,我是自己走去上學...我做校董,是因為我對教育有著強烈的興趣」;


這是這所學校的校董委員會的校董們,陳述他們申請做校董的原因;

Stephanie,生活在英國10年的華人,也是這所學校校董的一員;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二)Stephanie


Stephanie這樣表述她為什麼要做校董:


「在我女兒兩歲的時候,我來到了這個社區,那時我是一名註冊會計師。我對這個社區抱有熱情,我願意用我在法律和金融領域所獲得的專業知識,為社區服務。」


Stephanie ,2003年到英國讀國際銀行學碩士,2005年畢業後到倫敦找工作,之後遇到了她的老公 - 同樣也是英國留學的小王。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2008年,她進入一家跨國保險公司財務部,並在僱主的資助下學習CIMA,也就是皇家特許管理會計;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成為註冊會計師之後,她去了一家在國際集體訴訟方向很有名氣、曾經成功幫助肯亞居民提告英國駐軍50年前的虐待、以及在伊拉克虐囚提告中亦有貢獻的一家律所做財務總監助理;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但後來她還是決定辭掉這份工作,因為她的孩子出生了,她和大多數的本地家庭一樣選擇搬到倫敦郊外,並在當地一家跨國汽車集團旗下的金融公司找到一份工作。這樣,她每天就可以節省近3個小時的路程來照顧家庭;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孩子的到來,讓Stephanie 開始思考關於教育的問題,作為英國的新一代移民,Stephanie 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在工作中逐漸了解和適應英國的社會秩序與價值觀念,但她發現,自己對英國的基礎教育的確知之甚少。孩子到來讓她思考,在英國社會,如何判斷去一個學校是好學校?


懷孕時,Stephanie還在那家律所工作,她去請教律所里的英國本地同事,想了解他們關於英國教育的看法。


同事們的觀點是,看一個學校好不好,要看這所學校的校長和家長。看家長,並不是說要看家長的背景,而是指家長對學校事務的參與程度,那代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和熱衷程度。


也是這個時候,Stephanie 第一次聽說了校董。同事告訴Stephanie,可以嘗試申請她所在地區學校的校董,因為做校董,不僅可以了解整個學校的運作,還可以對學校提出合理的建議,以促進學校運作。


英國從1870年起開始實施義務教育,那時教育法就明文規定,所有公立學校都必須設立一個有地方居民參與的組織來對學校的整體運作進行監督和協助。


這其實即是校董這一角色的最初雛形,後來這一角色又經歷了不斷地演化:


比如,英國1980年教育法規定,家長有權了解學校的各種政策信息,表達自己對學校辦學的看法和建議,每所學校必須至少有兩位家長代表參與董事會。


1981年,教育法又進一步明確了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如殘障學生)的家長,有權通過參加校董會來督促學校對其子女需求的滿足。


1985年,教育法繼而指出,家長校董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各類信息、年度報告等,了解學校的辦學情況,通過參與學校舉行額各種會議,對學校的經營和管理獻計獻策,由此來行使對學校的運作及其所提供的各種教育服務的監督權。


英國1998年《學校標準與架構法案》也規定,所有公立學校都必須擁有家長校董代表,各地方教育部門的教育委員也都必須設有家長董事的席位。(資料來源:《英國中小學校董會制度探略》)


校董制度的不斷完善,為的是讓家長和社區居民、社會有一個了解學校的途徑;同時也讓家長、社區居民、社會人士有機會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通過來自校外的建言、建議提高學校的運作效率;還有,校董的存在,還是對學校的一種監督。


現在,英國的每所小學裡都有校董,而校董有很多類型:家長校董;社區校董;學校的員工校董;基金會校董,以及學校的一些合作夥伴校董;


校董的申請方式很多,可以直接跟學校申請,可以向當地的Council申請, 也可以通過一些第三方的志願機構來申請。比如,像SGOSS; GovernorLine; National Goverors』 Association (NGA) ; Governor E- Learning (GEL) 這些機構;


這些志願者組織會根據申請者所在的區域,來了解這個地區的哪些學校是需要校董的,然後代表申請者去與學校談,在通過與學校的面試之後,申請者可以成為校董。


Stephanie是通過 SGOSS這個志願者機構,申請成為她所居住的地區所在的Lanchester 社區小學的校董的。


一般來說,想要成為校董,只要年滿18歲,對教育有熱情,就可以申請。但在實際情況中,校董會尤其歡迎那些具備商業、財經或法律等方面知識能力的人士加入;因為學校需要這樣的專業技能和決策能力;


由於有會計、金融專業的背景,Stephanie的申請非常順利,從聯繫申請,到通過學校的面試,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Stephanie申請成功6個月以後,Lanchester這所新的學校落成,Stephanie作為這所學校所在的社區中的一員,正式成為該校的校董委員會中一員 - 社區校董。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三)校董


「通貨膨脹率上漲,那麼學校的早餐、課後俱樂部的餐費要不要長?」


「對於一所新建的學校,學校的教師資源匱乏一直是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做了校董之後,Stephanie才知道,雖然校董只是志願者,但校董完全是事無巨細地站在和學校管理者同等的角度來思考學校的問題,而且,「權利」很大,有權投票決定校長的去留;一個學校的招生錄取政策是由校董會制定的;一個學校的預算也要校董會批准;


校董會成員在制定學校發展方向、支持和問責校長以及資源管理和使用上起著關鍵作用;


校董們在成為校董之後,幫助申請的志願者機構會給為校董們做培訓。除了一些管理、人力資源、財務、教師面試等方面的培訓,其中最重要一項內容,就是讓校董們明確,他們的職責是什麼: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校董協會)


總體上說,校董的職責為整個學校的領導力提供策略性的支持;


校董可以任命校長、副校長以及年級組長;


在一些學校,校址是歸校董委員會所有的;


校董對學校的財務負責;


校董可以和年級組一起,做出強有力的措施,在平衡教育資源方面;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校董協會)


也就是說,校董的作用是:


為學校建立願景與目標;


為學校建立實現這些願景和目標的具體政策;


建立實現這些願景和目標的集體任務;


監督和評估學校為了實現這些願景和目標的實施過程;


有義務輔助校長面試老師,保證公平。


Stephanie 在學校的校董會的角色是資源委員會的主席。她的工作內容是,每次會議前把會議提要發給校董秘書;會議內容大致分為物業管理,人力資源和財務三個部分,由校長和學校經理逐項做報告,大家討論。事後,校董秘書會把會議紀要發給Stephanie,核對後批准,存檔。供各方查閱。


Stephanie 所做校董的學校,一學期需要出席三次會議,一年是九次,一學年至少參加一次培訓,至少考察學校教學兩次,並且交考察報告備案;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在這次校董會預算批準會議上,Stephanie把學校的課後、早餐俱樂部的費用要不要根據通貨膨脹率從8鎊長到9鎊問題提上了議程;


幾位校董覺得作為父母,這個不算是大錢。但Stephanie投了反對票,因為她覺得應該徵求父母的意見。


因為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漲價的決議最後通過,但是,Stephanie還是提議學校經理把下一財年,上漲的費用如何支出做個報告,因為她不希望上漲的費用是學校純利潤的增長,它應該花得有意義,比如花在為學生買手工材料,聘請專家上。這一 點,應該遵循公共事業會計的Value for Money 原則。


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學校建議,這是專業精神;就像當初培訓時,培訓師所說的那樣,校董就是學校「會挑刺兒的朋友」。


(四)Stephanie


Stephanie說,有的時候她開校董會,老公會帶著女兒Anna,在學校門口接她。當然,也是因為他哄不睡娃。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除了哄睡,大部分家務,老公也都幫忙承擔。老公是個愛靜地宅男,這麼多年也一直陪著她折騰。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作為生活在英國的華人家庭,Stephanie的家庭生活依然基本保持著傳統中國家庭生活的樣子:說漢語、吃中餐,邀父母公婆來家裡小住。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但在公共生活領域,Stephanie 一直熱衷於公益、慈善相關的活動。


這是在保險公司期間,在公司的組織下,幫助當地學校修剪樹叢;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這是穿上SNOOPY的服裝在地鐵里籌款;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還在Square mile賽跑中,為幫助街頭流浪漢的慈善機構Crisis籌款、到Crisis的總部去幫助整理捐助物品;


在她看來,這些都是英國公共生活、文化與價值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她覺得這些對他們在英國的生活非常重要:


」做為新一代移民,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孩子選擇了移民,我們都應該要加入周圍的人,做一個積極的建設者,一起珍惜我們眼前的生活。勇 敢地跨出Comfort Zone (舒適區),去學習和適應規則」;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我們非常幸運,英國是一個包容的國家,給我們平等的機會和足夠的空間。既然這樣,我覺得自己更應該努力。我希望在這方面,自己能做孩子做表率。」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而且她知道,她在英國的工作、以及做校董過程中所體驗和理解到的參與精神、監督精神、程序正義、民意,那些細節,必將貫穿女兒在英國所接受的教育的始終。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她希望自己可以和女兒一起成長,在價值觀上同步;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她希望將來的自己,依然是一個可以與女兒「對話」的媽媽。

願多年後,我依然擁有與女兒「對話」的能力–新移民媽媽在英國做校董



-感謝Stephanie和她的先生小王,以及他們的女兒Anna-


REVIEW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人家的爸媽 的精彩文章:

TAG:別人家的爸媽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位英國媽媽讓女兒6歲還在吃母乳,最近又有新想法
我們是混血兒,爸爸媽媽來自不同國家
美國一家庭暴力前後,2歲的女兒保護媽媽,看著心酸
孩子早戀後,中國媽媽和美國媽媽不同態度帶來的後果竟差異這麼大?
當媽媽這麼多年,還是感覺孩子在家,才能做出可口菜
女孩世代成為單親媽媽,她們是美國的窮人主力軍
婆婆讓女兒對弟媳叫媽媽,老公樂在其中,我怒罵他們
她是世界上最會扎頭髮的媽媽,做她的女兒真是三生有幸
一位美國媽媽給兒子定的手機使用家規,值得中國爸媽看看!
韓國媽媽教女兒對陌生人說「不」!女兒的反應可愛爆了!
盼了一年,爸爸媽媽卻還是不回家,孩子傷心的哭了
媽媽的內心強大,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中國父母全能?不一定,這老外媽媽會的,秒殺中國媽媽
你有媽媽,我也想找回我的媽媽
好的媽媽,是女兒的女神
我們都忘了,媽媽也曾是少女,爸爸也曾是追夢的少年
我沒有爸爸,但我有個會為我女扮男裝的媽媽!
媽媽不在家,熊孩子們是這樣的
沒有了媽媽,還有愛你們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