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頤和園是著名的保護遺址,在頤和園的一角卻有一隻石船。相傳這個石船是由乾隆所建造。那麼,乾隆建造這條石船的用意是什麼呢?頤和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清漪園歷時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即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舫是中國傳統園林中最獨特的一種水上建築,它的建築外形和內部結構都與舟船極為相似,故稱之為「舫」。這種舫式建築不僅可以豐富園林中的景緻,還可以供人們在舫內遊玩宴飲,觀賞周圍的湖光山色。舫的下部船體通常以石頭築砌,上部船體為木製結構,整座舫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頭艙約佔舫長的二分之一。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中艙內往往有一堂隔,以分作內外兩艙。尾艙兩層,登樓可極目遠眺;船頭一側通常置石條仿跳板,以供人們藉此從池岸登船。頤和園「石舫」堪稱中國園林建築中的「舫之珍品」,船體用巨石雕成,全長36米。船上二層白色木結構樓房,都用油漆裝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鐫刻有磚雕裝飾,整座石舫既精巧華麗。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不過,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並不單單是因為對「舫」情有獨鍾,而是還別有一番用意,這在他的《御制石舫記》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凜載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虛明洞達,職思其居。」為建石舫,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詩: 「雪棹煙蓬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瀾,載舟昔喻存深慎,盤石因思奠永安。」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實是想借用古訓中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典故來告誡後人「水不能覆」,並喻示清王朝堅如磐石。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古訓典出《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這麼一段話:「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顛覆於水中。唐代政治家魏徵在貞觀初年,曾多次勸唐太宗李世民要以隋亡為鑒,並引《荀子》語,謂君似舟民似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遺憾的是,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著堅船帶著利炮而來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毀。光緒十九年石舫重建時,按慈禧意圖,原為古建築形式的舫上艙樓改建成了西式艙樓,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賞覽風景和飲宴的地方。


乾隆在頤和園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頤和園的這艘大石船不僅見證了清王朝的覆滅和歷史的滄桑巨變,更證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潔、百姓擁護才是國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華民族不斷興旺的不朽基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陵:揭800年詭異詛咒之謎
神秘洞穴壁畫,是萬年前外星人遺迹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守陵石像為何都沒有頭
1951年解放軍進駐西藏的過程
泰山路上的挑夫

TAG:華人觀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所建皇家林園——頤和園
頤和園中的園中園
圓明園之後,乾隆說好不再建園,為何出爾反爾又建了頤和園?
原創 恢復圖與現狀圖之對比,乾隆心中最美的清漪園被慈禧修成了頤和園
光緒皇帝為何熱衷於為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
頤和園靈異事件:佛香閣竟是為了鎮鬼而建?
乾隆以西湖為本的,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頤和園!
免費看!頤和園珍藏文物在東勝展出,部分曾為乾隆御用!
魯班玩穿越,連頤和園都參與建造過
頤和園和迪士尼都在用的「美顏濾鏡、防霾神器」
道光帝一向以節儉出名,但做出來的事遠比六下江南的乾隆和修建頤和園的慈禧還要奢侈!
大清有個最長壽的皇家園林,地位遠超圓明園、頤和園
震驚!頤和園竟由一堆山寨建築拼湊而成,堪稱山寨建築祖師爺!
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世人多咒罵,毛主席卻這樣說
被列入吉尼斯紀錄的彩畫長廊 頤和園這座皇家園林的精妙之處
柳亞子痛斥慈禧腐敗建造頤和園,毛主席一番雄辯令其折服
慈禧究竟有沒有挪用海軍軍費去修頤和園?
乾隆為什麼從不在頤和園過夜,這個皇家園林怎麼會有一塊敗家石呢
如何有效利用時間觀賞頤和園 為你打造獨家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