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草書《中秋帖》高清
點擊題目下方頂尖藏品,關注中國書畫藝術平台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書,傳為東晉王獻之的傳世真跡,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為御書房名。該帖刻入《三希堂法帖》中,後由清宮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有關部門以重金收回,現藏故宮博物院。此帖運筆如火箸畫灰,字勢連綿不斷,極備法度,譽稱「一筆書」,是學習「二王」的珍貴資料。
看完橫向全貌後,可將手機橫向觀看。
關於《中秋帖》,還有一段傳奇故事。民國初年,《中秋帖》被盜出宮,後來輾轉被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齋」購得,與《中秋帖》一同被購買的還有另外「三希」之一的《伯遠帖》。郭葆昌向故宮博物院文物館副館長馬衡、徐森玉和科長莊嚴允諾,百年之後將此二帖無條件歸還故宮。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歸其子郭昭俊所有。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帶著《中秋帖》和《伯遠帖》逃到台灣。郭昭俊向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莊嚴表示願意出售「二希」。當時台灣經濟凋敝,莊嚴四處籌措資金,終究沒能在約定的時間內拿出錢來。郭昭俊因做生意關係遠赴香港,將《中秋帖》和《伯遠帖》押給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萬港幣抵押給香港滙豐銀行,贖期定在1951年11月底。
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鄭振鐸報告。徐伯郊又寫信給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馬衡向中國總理周恩來報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來指示將《伯遠帖》、《中秋帖》以50萬港幣購回,稱:「同意購回《中秋》、《伯遠》二帖。惟須派負責人員及識者前往鑒別真偽,並須經過我方現在香港的可靠銀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無訛騙或高抬押價之事,以保證兩帖能夠順利購回。」,徐鹿君和徐伯郊三人化裝成船員赴港與郭昭俊及滙豐銀行方面談判。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遠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團城進行第一次展出,馬敘倫、陳叔通、章伯鈞等均在受邀之列,馬敘倫告訴馬衡,《中秋帖》不是真跡,而是米芾所臨。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親自將《中秋帖》和《伯遠帖》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卷前的引首是清高宗弘曆行書所題「至寶」兩字,可見對此帖評價之高。
——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
這裡終於到正文了,開篇洋洋大觀一個長卷,主角只有這三行字而已,此帖正文右上是乾隆皇帝御筆題籤的「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文字內容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樣的令古往今來誰也讀不通的字句組成。儘管詞句令人頭痛,但並不妨礙人們對這件作品的欣賞。
——張懷瓘題「神韻獨超,天姿特秀」八字、
三希堂繪墨梅一支
——明代書畫家董其昌題跋
——清高宗皇帝弘曆書法題跋《擬中秋帖子詞》(有序)
——項元汴題跋
——丁觀鵬繪畫並題記
這些經典傳統書畫作品,都是經過上千年幾百年的歷史積沉,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傳奇,更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份份寶貴文化財富。 這些作品,對書畫家、書畫愛好者來說,是臨摹學習研究之範本,是文化大餐;對喜愛傳統文化的朋友們來說,同樣是傳統藝術的豪華盛宴。在古代,只有皇帝爺、極少數達官貴人才有幸享受到這樣的「美味」。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普通老百姓雖不能收藏到這些原作,但一樣能享受宮廷級的待遇,親眼見到、撫摸著這些傳承千百年的作品的複製品,感受著歷朝歷代文化名人、達官貴人曾經所寫所畫所觀,對於處在喧鬧、繁雜社會中的我們,這樣的文化大餐,足讓我們靜心清欲、淡定安然。
書畫︱國學︱養生︱茶道︱鑒賞︱收藏
———【來源:網路】———
註: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古代名家國畫牡丹
古代名家扇面60列書法欣賞!
古代名家「32」題跋,精彩!
TAG:書法字畫 |
※王獻之行書《廿九日帖》高清
※懷素 草書《王獻之王洽王珣書評》高清
※中秋節賞王獻之《中秋帖》
※希世珍品王獻之《草書九帖》
※明清·姜宸英行草書法《臨王獻之帖》
※懷素 草書《王獻之王洽王珣書評》 高清拓本
※晉 王獻之《草書九帖》書法欣賞
※王獻之行草書《吳興帖》《更等帖》
※希世珍品王獻之《草書九帖》(附釋文)
※王獻之行草書帖《昨日諸願帖》
※希世珍寶:王獻之草書手卷《中秋帖》精品 書法欣賞
※細賞王獻之經典書法——《中秋貼》
※王獻之草書作品欣賞《蠟節帖》
※王獻之草書之美
※王獻之書法欣賞《敬祖帖》
※懷素草書《王獻之王洽王珣書評》拓本欣賞
※「法書欣賞」晉 · 王獻之書《東山松帖》
※晉王獻之名下草書九帖 附釋文
※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的《鄱陽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