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機器人大腦與「永生人」

機器人大腦與「永生人」

當AI 新成果引發眾人的爭議和恐慌時,美國《時代周刊》以庫茲韋爾的「半人半AI」的思路為基礎,提出了未來另一種可能存在的趨勢——人類與AI 逐漸融合為一體,人類通過這種方式可能獲得永生。或許未來有一天,需要與機器人分享地球。但是要想和平共處,需要變得與他們一樣聰明、一樣充滿力量。英國控制論專家凱文·沃維克率先拿自己的身體做起了實驗。2002年,在他的安排和指點下,外科醫生在牛津拉德克利夫醫院手術台上把諸多微電子晶元的感應器植入到了他的神經系統。按照凱文·沃維克的理論論證,植入晶元後他的神經系統便會受到外界感應器的調節和控制,而不是完全由他的大腦來控制,因此神經系統會變得更加強韌,他能夠突破年齡的衰老曲線,做一些年輕人熱衷的事情。在《時代周刊》對他的回訪中,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控制論專家仍然生龍活虎,通過配套特殊的光學眼鏡和身體內的神經晶元相連,他可以獲得比常人更高的視覺解析度。這讓一些專家對「半人半機器人」的可能充滿著期待。


庫茲韋爾最近也大膽地預言人類長生不老的夢想將在未來20 年內實現,他明確指出,人類科技水平提升一倍所需的時間正在不停地變短。這是一條指數級的增長曲線,當到達一定的臨界點之後,科技水平的上升速度就會出現井噴式的增長,而我們目前就正是處於這樣一個臨界點的附近,即將迎來新的一輪急劇的科技進步加速階段。庫茲韋爾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變化就是,科學家們將最終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他在英國《太陽報》上發表的文章中指出:「我和其他許多科學家們都堅信在之後大約20 年的時間內,我們將有能力對我們自己的身體重新進行編程。如此,我們就可以讓身體內石器時代的基因『程序』停止運行,甚至可以逆向運行。」他說:「納米技術將可以讓我們永生。最終有可能納米機器人還將代替我們人體現在的血紅細胞,並以高出前者數千倍的效率發揮作用。」庫茲韋爾除了這一論斷之外,還做出過其他一些十分重要的預言。例如,我們將可以在幾分鐘內寫完一本書,這一切都是得益於AI 技術的發展。


庫茲韋爾的預言聽上去有點像是天方夜譚,甚至可能讓人覺得有些荒謬,難以接受。根據他的「科技加速」理論,在接下來的1/4 個世紀里,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將發生「數十億倍」的進步。庫茲韋爾認為我們目前才剛剛領略到微小一點AI 技術可以帶來的許多的可能性,這樣的科技進步將變得更加狂野。我們目前已經開始將這些技術運用於一些細微之處,比如如何讓飛機更加安全地降落,以及幫助完善Google 搜索引擎技術。他說:「這些技術並非全都是科幻。例如,我們現在手機擁有的功能在20 年前完全是夢幻級別的東西。1965年時我還是一個學生,我就讀的大學裡只有一台計算機,它價值700 萬美元,且體積十分龐大。但現在呢?」他說:「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類有可能會變成電子人,我們將擁有人造四肢和器官」。也就是說可以製造人工生命。實際上,人工生命是由計算機科學家克里斯托弗·蘭頓(ChristopherLangton)於1987 年在美國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召開的「生成以及模擬生命系統國際會議」上首先提出的,它是藉助計算機和其他非生物媒介實現的一個具有生物系統特徵的過程或系統,或通過人工模擬生命系統研究生命的領域。通過將機器人大腦植入人工生命系統就可以實現人類的永生。

據有關媒體報道,2013 年6 月15 日,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舉辦的「全球未來2045」研討會上,俄羅斯的互聯網富翁伊茨科夫召集了全世界一些人類神經系統科學家探討人腦在人體外存活的可能性,他的最終構想是把人腦植入機器人大腦去代替肉身,讓意識永存。伊茨科夫及其團隊計劃在2045 年讓人類得以「永生」,如圖1所示。這個被稱為「永生人」的計劃(或「2045 首創」)將消除人類的衰老和死亡,克服人類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限制。在生物身體耗盡之後的延長生命中,個人意識將被移植到新的軀殼中繼續地做出獨立決策。該計劃通過創造人類的替身和人工大腦來「代替」人類生活,這與電影《阿凡達》中藍色巨人相似,如圖2(a)所示。伊茨科夫及團隊將創造一種功能完善、全息影像的人類替身,支配這一替身的是人工大腦(機器人大腦)。人工大腦裡面有上傳者自己的記憶和情感及全部意識,甚至是潛意識。也就是說,替身將代替那些希望永生,並將自己大腦信息上傳的人類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伊茨科夫認為將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類的意識相組合的人類進化不僅可行,而且勢在必行。事實上,伊茨科夫及其團隊已經擬定出打造一個完整全息軀體的時間表,對外宣稱將要在2015 年把人類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中。伊茨科夫宣布將要上傳自己大腦信息至新的軀殼(全息軀體),並希望在2045 年之前獲得「永生」。

機器人大腦與「永生人」



圖1 伊茨科夫與「永生人」計劃

機器人大腦與「永生人」



圖2 生命機器人和「阿凡達」與升級自己


根據相關介紹,伊茨科夫團隊的「2045 首創」項目共分4 個階段:在10年之內(2015~2020 年),造出可以通過人腦遙控的機器人化身,實現人腦遠程控制機器人。2020~2025 年,為人類創造新的軀體,並給該軀體配一個可進行控制的人腦,這個人腦離開身體後仍能工作。也即把人腦轉移至一種生命保障裝置(機器人)上,科學家需要在機器人「化身」身上創造適合大腦生存的精確環境。2025~2035 年,造出人造大腦(機器人將擁有可儲存主人個性與記憶的人造大腦),將人類意識植入計算機。也即創造和真人大腦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腦,以接受人類思維的上傳。2035~2045 年,打造出一個通過全息軀體承載人類思維的虛擬人——「阿凡達」,不再受控於實體機器人。虛擬人(人的機器人形體也將被拋棄,成為全息影像版虛擬人,可以穿牆而過)實現機器軀體「涅槃」。雖然虛擬人具有人類的思維、意識和感情,但由於純屬沒有肉體的全息影像,所以理論上是一個「永生人」。巧的是伊茨科夫計劃的永生之年——2045 年,恰好是庫茲韋爾的「奇點」年。目前,社交網站Facebook 上已有2 萬多人表達對「阿凡達」項目感興趣。


伊茨科夫並非是第一個想到要把大腦放進機器的人。美國國防部在2013 年預算報告中透露了代號為「阿凡達」的計劃,如圖2( b)所示。美國國防部希望開發通過意念遙控的機器人,在未來戰場上代替士兵肉體征戰沙場。此外據有關報道,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科技和遺傳工程學技術,未來200 年人類可以「升級自己」,如圖2(c)所示。尤其是富有人群可以將自己打造成為類似上帝的半機械人,實現「長生不老」。這將是自從生命出現以來生物學領域最大的「進化事件」。提出該觀點的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尤瓦爾·諾亞·哈拉里(Yuval Noah Harari)教授認為,即使人類不斷地獲得快樂和成就,但是他們仍不會感到滿足,未來兩百年人類會採用生物操縱或者基因工程技術,將自己打造成長生不老之軀,身體一半是有機組織,另一半是機械化結構。

實際上,伊茨科夫的「永生人」計劃也與互聯網上的一篇有關「趣談大數據」文章所述完全類似。該文章介紹說,人在一生中要產生大量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建模可以直接推演出很多結論,比如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喜歡什麼口味的菜,在遇到什麼問題時會採取什麼行動啊。這樣的數據一直累積下來,直到這個人去世。因此,可以設想,這些巨大的數據能讓這個人以某種方式繼續存在下去,後代有什麼問題需要尋求答案的時候,比如在人生的關鍵抉擇時,問問這個虛擬的人(祖先)有什麼好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化生存不僅在人生前存在,也可以在人死後繼續存在。人死了,可以在虛擬空間中繼續存在。一輩子、一輩子的人故去,這些虛擬的智慧都可以繼續存在,並專門用於後代的諮詢、解惑。就像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中出現過的場景,花木蘭在面臨是否代父參軍的重大人生時刻,就向「祖宗」傾訴過困惑,得到了指點。若是假設材料科學也取得巨大進展的話,就可以把這些虛擬的生命重新植入到模擬人類的生態體上。面對這個新智慧體(非常像真正的人),現在的倫理、法律等都面臨巨大的挑戰。


本文由王芳摘編自肖南峰等編寫的《機器人大腦》一書第10章。內容略有刪節。

機器人大腦與「永生人」



ISBN:978-7-03-049440-5

《機器人大腦》主要介紹機器人大腦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及實際應用,內容包括機器人大腦的基礎知識、構成原理、網格計算、雲計算、學習方法、視覺處理、人機對話、情感交互、作業控制、未來發展等。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進一步開擴視野、增強知識,深入了解和掌握與機器人大腦相關的體系結構、數學模型、認知計算、學習策略、模式識別、情感建模、自律作業、人工生命、法律道德等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術,從而為今後研究、開發、應用各種類型的智能機器人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內容翔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可以作為在機械、農業、醫療、交通、教育、服務等行業從事機器人研究、開發、應用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自動化、電子信息和機械工程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黎樂民:理論與計算化學發展戰略研究
極端強降水洪澇事件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影響
數學生物學國際發展態勢:生物學未來的前沿是數學,數學未來的前沿是生物學
城市森林聲學:創造舒適居住環境
破解金星的「命運密碼」

TAG:科學出版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機器人心理醫生會讓機器人更像人
手術機器人的未來是人機共生
機器人版「王者榮耀」:大疆與他們的熱血機器人大戰
能「生孩子」的機器人?
《攻殼機動隊》講述機器人、生化人、仿生人之間的大戰
首個「機器人嬰兒」誕生 機器人還能交配生子
機器人的「類人化」與人的「機器化」
仿生蝙蝠機器人
AI機器人大勝人腦,還有哪些機器人對抗人類的影視作品
人工智慧加上強大火力機器人 人類會被機器人統治?
大寰機器人:給機器人一雙靈巧手
生物機器人顛覆機器人定義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運動機器人重大革新 鴕鳥暴走機器人
人工智慧的偉大進展,機器人外科醫生和廚師
人工智慧健康機器人,讓醫生變得多餘
一鍵開啟智能機器人的「超人」模式——人造大腦
科學機器人子刊:從機器人社交與醫療自動化分級到機器人建築平台
人與機器:機器人學五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