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點擊播放 GIF/858K



記得,我愛你。

這兩天開始讀《一個人的朝聖2》。


距離上一本,大概至少也要兩三年了吧?


《一個人的朝聖》給我印象還蠻深刻的,它看上去波瀾不驚,但讀起來卻不乏味;雖然沒有特別跌宕而激烈的情節,但默默滲透的愛與溫情,一直努力抵擋著歲月與痛苦的侵襲。


那是一個關於與和自己和解的故事。——讀了很久之後,我才明白這個主題。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關於這本書,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只與時間有關》——


《一個人的朝聖》,聽起來,是不是像那種有點枯燥乏味,試圖去尋找飄渺虛無的自我的書?


NO,它其實是關於一個「旅行」的故事,這麼說有點簡單。但實際上,哈羅德決定穿越大半個英國,去看望自己20年不見的老友奎妮的那一刻開始,就踏上了他的旅程。

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裡,他馬不停蹄地走著,拒絕搭車,堅持徒步,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把早已疏於聯絡的好友從癌症的病魔手中拉出來……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它的開始風輕雲淡到讓人認為,那不過是早春時節一個退休的老先生百無聊賴生出的念頭。


可是當他真的踏上自己的旅途,見過那麼多的風景,遭遇過形形色色的人,我們也跟他一樣,漸漸明白,那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掩蓋下的,是真正的波濤洶湧。


沒錯,我們總是覺得別人的生活更簡單一點,但若是你有機會見到他們的另一面,也許就不會這樣說:


那個騎自行車旅行的女人曾經嘗試自殺,那個從斯洛伐克來英國的女醫生再也等不回深愛的男友,那個西裝革履格調高雅的男士深愛著一個貧窮的小夥子……

生活的迷人之處,就在於你永遠都不知道,驀然對視的那雙眼睛後面,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有些讀者和朋友會在我的微信公眾平台或者私人微信里,同我溝通交流,有人說喜歡我的文字,有人說自己也想要寫東西,卻總是堅持不下來。當然,也會有人說,好羨慕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對於這種溝通、交流和表達,我當然是感激的,我感激自己寫下的這一個個方塊字,能夠引起別人共鳴、喜歡,甚至會引發一點點歡喜的感覺。我也感激有人願意告訴我,因為這會成為一種肯定,一種動力,讓我繼續堅持走下去。


可是,曾經的我,跟哈羅德一樣,也曾以為這是一條再簡單不過的路,以為只要有目標,就一定可以走得到。

但是當我遇到瓶頸與挫折,在某些夜深人靜突然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我當然會徘徊,當然會疑惑:嗨,還到底要不要堅持下去?


有時候,你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天賦,做這樣一件事情;又有時候,你會猶豫,如今的堅持是否真的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


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糾結吧:


不知道這一段戀愛,走下去會有怎樣的未來,於是每一次爭吵,都會哭得歇斯底里,傷心欲絕;不知道這一份工作,做下去會有怎樣的前途,於是每一次受挫,都會心灰意冷,恨不得馬上抽身離開;


不知道這一種狀態的生活,將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明天,於是每個冷寂的夜晚,覺得自己像是一個loser,鬱郁不得志……


交給時間吧。把這一切,都交給時間。


這世界上的好多事情,我想,只與時間有關。


愛也好,恨也罷,工作也好,生活也是,當你身在其中,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剩下的,全部交給時間吧,它自然會給你一個答案。


就像是哈羅德那漫長而淡定的旅行,只要給他時間,他就一定會走到奎妮的身邊;就像是烘焙中的麵包,最重要的原料並不是多麼好的麵粉或者牛奶,而是時間。


當你稱好材料,揉好面,剩下的,就只能是交給時間,一塊好的麵包,吃到的,其實就是時間的味道。


一段幸福的人生歷程,也需要很多時間去發酵。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想想看,哈羅德之所以動身出發去探望奎妮,除了他們之間感情深厚而她掙扎在死亡邊緣這個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段這樣的旅行,長久的跋涉,孤獨的行走,脫離常規的人生,走出自己原本的生活。


他需要,在這段旅途中,慢慢走回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的答案。


他看起來是一個無所事事的退休老人,享受著安相自在的晚年,可內心中,他一直沒有辦法面對兒子的死亡,那像是病毒一樣啃噬著他的內心;天人永隔沒有切斷情感的糾結,他需要一個時刻,面對內心,放過自己。與自己和解。


幸運的是,哈羅德做到了。他終於走到了奎妮的身邊,更重要的是,他終於在內心中,徹底放下了。


這本書看得人心裡很舒服,文字柔和,敘事流暢,好像在跟著一個特別值得信賴的人一起旅行,穿過森林,趟過河流,在小旅店裡留宿,在公路上搭車。


你會覺得,跟他看到奇妙世界,但也會一起關照自己的內心,你會忍不住去想一想,那些令你糾結痛苦的事情,到底是什麼,該如何解答,你的答案,又是什麼?

要跋涉多久,我們才會走進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的朝聖2》也蠻有意思。作者說自己不是在寫續集,而是完全不同的一本書,她從奎妮的角度入手來寫這一本,截然不同的故事,完全不同的命運。


我還蠻期待的,跟著奎妮,再來一次,意味深長的旅行。


許多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有一種「意難平」的感覺,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有很多故事沒有開展,有很多人來了又走讓自己愁腸百結……


那些痛苦、糾結、悲傷淤積在心裡,難以化解,跟隨著自己,像是陰影一樣,甩不掉,忘不了。


若是有可能,安靜地待一會兒吧。


一個人走走路,或者靜坐一會兒,或者讀一本書,安靜而真誠地面對自己,面對內心,去看看你心中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去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去跟自己和解,去跟過去握手言和。


如此,你會,更幸福。


我有個網上小書店,是我讀過且喜歡的書,以後推薦的書,盡量都能隨時找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木頭の如是生活 的精彩文章:

他好得沒有攻擊性,是真的好
「不斷臆想,不斷痛苦,天亮之後,你卻仍站在原來的泥濘里」
Life is a Package 誰都不能保證,下一顆仍然是巧克力。
每一次告別,都是為了遇見更加完整的自己
有一種愛叫你爸媽認為「你不行」

TAG:小木頭の如是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好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太多,才會讓自己如此難受!
我們自己的,需要多少錢才有人要呢!
不管走在何處,我們都不要迷失自己
許多時候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狹隘的心態
那些走遠的心,我們真的不必再去追逐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種斬斷自己退路的勇氣
能夠永遠留下的,不過是我們內心的悸動
我們走過那麼多旅途,不過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趁我們都還年輕,多做些我們想要做的任何事
別擔心,我們把你們救出來後一切都會好的
能囚禁住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慢下來,靜下心來
只要有愛 我們都可以在一起,我也要這樣的愛情
我們要當好自己的導演,演繹好自己的生活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多
我們買內衣才不是為了男人,而是要取悅自己
請不要在這個時候才會心痛我們的子弟兵們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