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一)基於富勒烯/碲化鎘量子點敏化結構及信號猝滅物卟啉錳構建的超靈敏「on-off-on」型光致電化學適體感測器


西南大學袁若教授課題組基於富勒烯/碲化鎘量子點(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及卟啉錳(MnPP)對光電流信號的有效猝滅,提出了一種新穎的信號「on-off-on」體系用於構建光致電化學(PEC)適體感測器,並將其應用於凝血酶(TB)的超靈敏檢測


袁若教授課題組將具有寬頻隙的nano-C60(2.6 eV)和具有窄帶隙的CdTe QDs (1.8 eV)通過吸附作用修飾於玻碳電極表面,形成新型的PEC敏化結構,獲得一個較高的初始光電流信號。並把MnPP作為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的光電流信號的猝滅劑,將其與雜交鏈式反應(HCR)相結合,使MnPP嵌插固載於DNA雙鏈上,實現對MnPP的簡單、高效固載,用於猝滅PEC適體感測器的初始光電流,從而降低背景信號、提高檢測靈敏度。最後通過目標物TB與其適體鏈的特異性結合作用,將嵌插有猝滅劑MnPP的DNA雙鏈從電極表面競爭下來,實現了光電流信號的有效恢復。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既實現了光電流信號的有效放大,又能夠擴寬檢測範圍、提高檢測靈敏度。猝滅劑MnPP的引入使得此PEC適體感測器的光電流信號猝滅率達到82%,實現背景信號的有效降低,從而進一步提高檢測靈敏度。通過結合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的信號放大作用,MnPP對光電流信號的有效猝滅能力以及PEC固有的高靈敏度,所構建的PEC適體感測器對TB的檢測限達到了0.3 fmol/L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圖1. 「on-off-on」型PEC適體感測器的構建過程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圖2. (A) 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的光電流產生機理,(B) MnPP對nano-C60/CdTe QDs敏化結構光電流的猝滅機理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CC/C6CC02791A


原文:An ultrasensitive 「on–off–on」 photoelectrochemical aptasensor based on signal amplification of a fullerene/CdTe quantum dots sensitized structure and efficient quenching by manganese porphyrin

Chem. Commun.,2016,52, 8138-8141, DOI: 10.1039/C6CC02791A


(二)基於「分子開關」及DNA樹枝狀納米結構的、用於檢測N-乙醯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電致化學發光免疫感測器的研究


西南大學袁若教授課題組基於自組裝的樹枝狀DNA納米結構,結合具有「分子開關」功能的Ru(II)配合物,構建了靈敏的用於檢測糖尿病腎病標誌物——N-乙醯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電致化學發光(ECL)免疫感測器


在本研究中,袁若教授課題組首先合成具有ECL自增強性質及「分子開關」功能的Ru(II)配合物([Ru(dcbpy)2dppz]2+-DPEA)。這種Ru(II)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幾乎不發光,但是當其嵌入DNA之後,發光效率顯著增加,並且由於其分子內共反應基團(DPEA)與發光基團([Ru(dcbpy)2dppz]2+)分子內的電子及能量傳遞,使「分子開關」轉換效率進一步提高。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Ru(II)配合物的嵌入量,進一步提高發光轉換效率,作者又通過逐步自組裝的方法合成了樹枝狀結構的DNA納米結構(DNA dendrimer, G4),它具有大量的DNA雙鏈結構,為Ru(II)配合物的嵌入提供了豐富的結合位點。另外,由於其表面存在豐富的生物素,所合成的納米複合物(G4-[Ru(dcbpy)2dppz]2+-DPEA)可以很好地與親和素標記的二抗(SA-Ab2)結合,形成二抗生物偶合物。最後,基於夾心免疫的模式,袁若教授實驗組構建了檢測N-乙醯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ECL免疫感測器(納米複合物及感測器的製備如圖1所示)。其檢測範圍為0.1 pg mL-1到 1 ng mL-1,檢出限為0.028 pg mL-1。該實驗構建了將具有ECL自增強及「分子開關」性質的Ru(II)配合物發光分子與DNA納米技術相結合的信號放大策略,可以很好地應用於生物分析及臨床研究。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圖1.(A)複合物G4-[Ru(dcbpy)2dppz]2+-DPEA的製備示意圖;(B)ECL感測器的製備過程及檢測原理。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Analytical Chemistry》上。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nalchem.6b00357

原文:Sensitiv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Based on a 「Light-Switch」 Molecule Combined with DNA Dendrimer


Anal. Chem.,2016,88, 5797-5803, DOI: 10.1021/acs.analchem.6b00357


袁若教授簡介


袁若,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發光與實時分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Scientific Reports》編委。1994年獲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此後在湖南大學化學生物感測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生物和化學感測器的研究;先後在香港浸會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做訪問學者,1999年至今在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作。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及在研的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20餘項,主要從事以功能納米材料與免疫、適體及DNA、MicroRNA及細胞結合研製電致化學發光、電化學、光致電化學生物感測器,用於疾病標誌物及腫瘤細胞檢測和抗腫瘤藥效評價。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圖片來源:西南大學


袁若教授在國際刊物(如《Anal. Chem.》、《Chem.-Eur. J》、《Chem. Commun.》、《An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Small》、《J. Mater. Chem. A》、《Nanoscale》、《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Biosens. Bioelectron.》等)上發表了SCI 收錄論文400餘篇,SCI收錄他引次數8000餘次。指導的一名博士研究生2010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研究成果獲重慶市2012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重慶市2013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入選Elsevier發布的2014、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


http://chemistry.swu.edu.cn/s/chemistry/szxx/20160311/498854.html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未來的太空燃料——超快點火的離子推進劑
高效率高機械穩定性的可拉伸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可重構的金屬有機框架對鎘離子的高效吸附與識別
高強度無機金屬納米針網用於非水多相液體分離
Science:人漂亮,15步合成-ryanodol更漂亮

TAG:X一MOL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效仿漫威!射擊遊戲經典《使命召喚》計劃自組電影宇宙
效仿漫威!《使命召喚》計劃自組電影宇宙,《英雄聯盟》的還會遠嗎?
提醒唐山司機:北新道與學院路口加裝了一組電子警察,專拍這些違法行為!
EVGA中國發布B3系列全模組電源新品!價格很親民
柯震東忽然發布多組電影劇照,配文說「再見」讓網友擔心
LPL夏季常規賽抽籤分組出爐!WE身陷死亡之組,B組電商大戰
育兒簡筆畫 分享一組電影主題簡筆畫素材 有需要的朋友收下了
馬蓉聲稱接到導演組電話,要接演《楚喬傳2》?趙麗穎你怎麼看
新手第一次組電動車72V40AH鋰電池
小功率當家 500W以內模組電源推薦
沒電焊用國產18650組電動自行車48V22AH鋰電池
昨晚洛寧寺溝一輛電動車和2組電瓶被偷,監控拍到小偷照片,大家注意了!
「鑫谷——崑崙1080W 80P白金全模組電源」開箱 裝機
杜月笙手下第一紅人,熟記190組電話號碼,遭日軍嚴刑拷打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