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金秋時節,國慶前夕,年輕而實力不凡的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兩場精彩的交響音樂會。作為一位愛樂十五載的古典樂迷,面對這樣一份極為經典的曲目單,我是有很多話想向各位即將走進這兩場音樂會的朋友們分享的。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


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旋律與橫向結構的傳奇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9月29日指揮)


柴一鋼協,一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著名鋼琴協奏曲。也許在西方音樂史的浩瀚海洋中,這首作品並非「最優秀的」,但卻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它一如老柴的其他作品,帶給聽者以無盡的、美好的旋律,滿足我們對優美、流暢、抒情的需要。如果您是一位老柴式旋律的痴迷者,協奏曲開始後的4分鐘必將是您關注的重點。


「我從3歲起就聽這個主題,先是銅管冷峻有力的強奏,之後弦樂瞬間加入,給人以強烈的一擊……中國人,哪兒有沒聽過這個的呢?」——郎朗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關於這4分鐘,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描述:音樂好似在憋悶、壓抑的房間里,突然推開窗戶,窗外卻是一番秋風送爽的好景緻,舒爽的空氣一瞬間灌滿了我們的胸膛……這描述或許稍嫌主觀,但卻是絕對的真情實感。


一個聽者常有的困惑是,在這4分鐘之後,這一可愛的旋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後面的音樂似乎與這裡沒什麼聯繫了。某種程度上說,這一主題在全曲中的地位相當於「序奏」或者「引子」,而並非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但老柴在作品的尾聲中成功實現了古典音樂中最讓人心醉神迷的「首尾呼應」「變化統一」:第三樂章的第二主題,即那引人注目的狂熱的迴旋式舞蹈主題之後的歌唱性旋律,經過幾次重複、發展,最終形成了壯麗的、凱歌般的高潮。而正是這一高潮,與第一樂章開始部分的旋律遙相呼應,構成了時隔30多分鐘的、驚人的「橫向結構上的統一」!這,正是老柴這部作品的真正神奇之處,也正是古典音樂真正的神奇之處!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即將在音樂會中擔綱鋼琴演奏的俄羅斯


「00後」鋼琴新星亞歷山大·馬洛佩夫


而9月30日將要上演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則幾乎是老柴第一鋼協的承襲之作。您也許會痴迷於開始部分那由鋼琴奏出的鐘聲般的引子,第一樂章弦樂隊演奏的「拉赫式的長長的旋律線」(類似性格的內容我們可以在拉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開始部分聽到),第二樂章優美如田園詩般的木管音色,以及第三樂章歌唱性極強的主題的泛濫發展……無疑,拉赫瑪尼諾夫繼承了柴科夫斯基音樂的創作方式與情感類型,甚至較老柴更加壓抑、低沉,以致於被一些行家指責為「缺乏活力與必要的激情」。但從這部同樣極受歡迎的作品中,我們仍能毫不費力地尋找到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尋找到的美好。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


貫穿主題的盛宴


作為老柴上演頻率最高的交響曲作品之一,柴五的核心意涵是什麼?爭議巨大。那麼柴五的最顯著外在特徵是什麼?這個幾無爭議:命運。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柴科夫斯基


這個老柴式的命運主題,是宗教聖詠般的、較慢的、壓抑而憂鬱的,在全曲的最開始處呈現。聽者只需牢牢把握住這一主題,就能有效的把握住整首45分鐘長度的宏大交響曲。在這裡,老柴繼他的《第四交響曲》後持續運用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中「貫穿主題」的創作手法,讓這一特徵十分突出的主題統領了全曲,在每個樂章中以不同的面貌、性質呈現。我們要做的,就是很好的識別它,跟住它。那麼所謂古典音樂的「統一」,便是這一主題的持續推進;所謂古典音樂的「變化」,同樣是這一主題的變化——在第三樂章的尾聲中,它以圓舞曲的面貌出現,但依舊瞬間破壞掉了圓舞曲所營造出的溫馨、浪漫的心靈撫慰,轉而引導音樂回到殘酷的現實中來。即便是老柴最喜愛的圓舞曲——在第三樂章中創造性的替代了通常交響曲中必有的小步舞曲或諧謔曲樂章——也難以在命運的桎梏下倖免,這,或許就是柴科夫斯基的命運與貝多芬的命運之不同所在。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柴五的關鍵爭議,在於第四樂章。一般地,交響曲的4個樂章大致「程式化」的表達這樣的思想或情感進程:第一樂章,呈示與鬥爭;第二樂章,思索與柔情;第三樂章,休憩與娛樂;第四樂章,結論。意即到了第四樂章,就到了前面提出的問題需要得到答案的時候——究竟誰輸誰贏,歡樂還是悲傷?而在柴五中,這一結論卻變得史無前例的不確定:有人認為是壯麗輝煌的勝利;有人認為是自欺欺人,形如勝利般的完敗。這一爭議的起因在於,前面提到的命運主題,在第四樂章中雖以大調呈示,且在尾聲的強奏中形如雄壯的進行曲,但它的最根本內容卻始終沒有改變。那麼,這究竟是人的勝利,還是命運的勝利?命運是被人們通過內心的掙扎所暫時戰勝了么?還是僅僅換了個「馬甲」,戴上了虛偽的面具而繼續統治著人的一切?這個問題的解答,將由每位聽者來給出那僅僅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李飈(9月30日指揮)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而9月30日將要上演的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則是一部明朗、清晰的作品。鑒於它擁有音樂史上全部交響曲作品中最最著名的兩個主題——第二樂章的「念故鄉」主題與第四樂章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主題」——其他的介紹、分析、闡述都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德九,雖有標題名為「自新世界」,但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標題音樂作品。換言之,在這裡重要的不是寫實的畫面,而是寫意的情感。當我們走進音樂會現場時,你的情感必定不同於我的情感,我今時今日的情感也必定不同於昨日往昔。因此,拋棄掉文字帶給我們的可能的禁錮吧,自由地聽,自由地想,德九的偉大與美好,就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最普通的聽者所渴望的美好



愛樂者想對你說


啰嗦了這麼多,沒有什麼比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聽更重要的了。如果您像大多數人一樣熱愛生活,喜歡一切新鮮事物、孩子,喜歡甜麵包房裡飄出的味道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渴望讓音樂洗去您國慶假期前的滿身疲憊並為即將開始的假期開上一個好頭,那麼就請在下班後坐上幾站地鐵,來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聆聽這兩場音樂會吧……


音樂會三大必聽理由


這兩場音樂會的指揮分別為俄羅斯指揮家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和曾留學俄羅斯的指揮家李飈,帶領俄羅斯樂團,演繹俄羅斯音樂作品為主的曲目。每每指揮、樂團、曲目「三統一」時,便應是不容錯過的首選;


這是兩場充滿濃郁民族樂派風格的音樂會。老柴雖被歸入「浪漫時期」,但其作品的民族性仍不容否認和忽視。德沃夏克則是捷克民族樂派的最傑出代表人物。而民族樂派的音樂,通常具有旋律優美,節奏鮮明,面貌生動,易於欣賞的特點。


這是兩場十分有益於普通觀眾「入門」的音樂會。完全不必被什麼「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高雅音樂」等等雲山霧罩的說法迷惑,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德沃夏克的音樂在接受難度值方面幾乎為零。而當聽者完全放鬆下來,享受音樂帶來的奇妙感受時,主題、重複、對比、統一、變化、曲式、和聲、音色等這些聽起來頗為唬人的概念將得到自然而然的呈現與灌輸。潤物細無聲,用心聆聽,也許又將有無數古典樂迷從這兩場音樂會中誕生。


作者:王宇


一位每隔三天就要來一次音樂廳的資深樂迷


作者:王宇


編輯:劉雅


國家大劇院


藝術改變生活


微信號:ncpa6655000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大劇院 的精彩文章:

趣味講座:幽默與古典音樂
從「柴科夫斯基音樂之夜」到「經典迴響」
《長征》首輪載譽收官,十月再演十場
哦,我親愛的爸爸
給200位頂級音樂家做調琴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國家大劇院 |

您可能感興趣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好的聆聽者
張惠妹溫柔深情演唱《我最親愛的》聽者已淚目,無人可超越
這個星座人是最好的聆聽者,他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最令人過耳難忘的瑜伽音樂,旋律的魅力,只有聽者才懂!
最忠實的聆聽者,狗狗用溫柔撫慰受傷者心靈!
●這首《阿媽佛心上的一朵蓮》太好聽了,聽者心情舒暢,煩惱盡除!
朴槿惠案的旁聽者中,還有多少「挺朴者」?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聽者,到底該有一顆怎樣的心?
中國量子通信領先美國,可防禦一切竊聽者
朴燦烈,謝謝你!一位很好的傾聽者!
我願做你的一世的傾聽者,聽你一世的傾訴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哀傷到極致的七首詩,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沒想到女子在男友墳前服毒殉情被救下,凄厲的哭聲讓聽者無不動容
「我養你」,說者動情,聽者動心
作為一個敏感的傾聽者
聰明的父母要善於做一個高明的傾聽者
那些你們一直嚷嚷要的傾聽者、玩水玩沙的利器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