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試析林彪的馭將之道:其人可廢而其道不可亡

試析林彪的馭將之道:其人可廢而其道不可亡

試析林彪的馭將之道:其人可廢而其道不可亡



林彪馭將,與眾不同。中國但凡成功的軍事家,在駕馭屬下方面必有獨到之處。第一種是以德服人性型,大抵馭下以寬仁為主,不肯輕動刑殺,使部下感恩戴德,願效死力。這一類型的成功人士如南北朝時的名將韋孝寬,他鎮守要塞玉璧城,屬下將領有小錯,只要不是原則範圍內的,他便裝作不知。由此深得軍心,屬下將領無不對他心悅誠服。後來北齊的神武皇帝高歡集中十數萬精銳,圍攻玉璧五十餘日。局促孤城,韋孝寬卻淡定如常,守城將士感其平日恩德,無不竭盡忠誠,最終竟協力將高歡逼走,斯可謂以德服眾的典範;第二種是以威懾眾型,如隋朝的名將楊素。每臨大敵前,必先借故殺人,屬下將校但凡有小錯,必定斬首置於帳前。乃至血流滿地,而他談笑自若,令屬下無不心驚肉跳。戰時總先派屬將率領一二百人衝突敵陣,如能破敵陣則無事,不能破陣歸來者盡斬,所以部下每上疆場只能一往如前,所戰必勝。

林彪馭將自與古人不同,籠統說似乎可以講是介乎於以上兩種之間,他既不似韋孝寬那般對待下屬和顏悅色,也不似楊素那般猙獰畢露,他是屬於不怒而威型的那種。觀林彪的容貌,身材中等清瘦,下頜微尖,除了一雙眼睛陰鷙有神,兩道濃眉立地生威外,絕無出眾之處。根據劉少奇遺孀王光美回憶錄描述,第一次見到林彪,她驚奇地覺得他簡直不像個統帥百萬大軍的將軍,而極似一個白面書生呢。但在馭將問題上,林彪卻有幾個自己顯著獨到的特點。


第一,平日里與下屬極少私交,當面寒暄、背後請客一類的交際幾乎沒有。與其他同時期將領動輒邀請下屬喝酒談心、拉攏感情不同,林彪幾乎不動這方面的腦筋。他見到部下,基本上公事公辦,語氣稱謂上,也很少如我黨同時期高級幹部喜歡在下屬名字後面加上「同志」二字,像聶榮臻見了楊成武愛叫「成武同志」,陳毅見了張愛萍喜歡叫「愛萍同志」。林彪則不然,他稱呼下屬,無論是在電話還是當面均直呼其名,絲毫沒有假客套。大家多少還記得《大決戰》中林彪對自己參謀長劉亞樓的稱謂,基本就是不帶感情地招呼一聲「劉亞樓」,而平時一貫囂張跋扈的劉亞樓亦唯有乖乖一溜煙地小跑過來俯首聽命。林彪當面見了自己喜歡的下屬,也沒有多少過於熱情的舉動,充其量是握個手之後,將自己的那隻裝滿炒黃豆的零食袋扔到對方面前,招呼說「吃一點」,這便是天大的面子了。所以假如說當年黃埔的將領能以挨蔣校長的耳光為榮,那麼四野的將領多半都以能吃到林彪的零食為譽了。公事公辦,不屑私交,是林彪馭將的一大特點。


第二、平日講話要言不煩,布置作戰任務則唯恐不詳。如果說林彪平時喜歡緘默,那麼他把話都留到了軍事會議與戰役中間。從四野老人的回憶錄中,我們隱隱可以想像到這位四野的當家人是如何在會議上不厭其煩地講解他的戰役戰術,那「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但是每當此刻,部下沒有一個臉上敢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文化高的無不打開筆記本「唰唰」速記,文化低的無不伸長耳朵期望能多收進去一些,因為這些話都是林彪自己的閱歷之言,說成是滿口珠璣亦不為過。他平日一個人坐在掛滿地圖的作戰室里,倒騎椅子所思考的就是這些東西。軍事會議對於他來說,無疑就是佈道傳經,手下的這些弟子們又云何敢怠慢呢?而每逢開戰後,林彪的電話也隨即開始多了起來,基本就是跟在部下後面追著查問,進攻順利與否,你的指揮部跟進與否,敵方動態如何?他把平時省下的的話語,基本都留在了這個時候,他那不帶愛憎感情的聲音每每逼得你不敢偷懶!平時少說話,戰時多說話,是林彪馭將的又一大特點。


第三、平日不怒而威,富於靜氣。林彪據說當時在抗大時的外號叫「大姑娘」,當然是背後被人叫,當面是沒人敢的。平日里極少有人能見到林彪開懷大笑,基本是一副不動聲色、高深莫測的表情。唯一一次大笑據說還是在建國後的九大上,但也只是淺淺一笑,而新聞記者激動不已,說是捕捉到了林彪笑的鏡頭。和平年代尚且如此,何況戰爭年代。林彪的「不怒不笑」可以說是軍事家的內功,但不怒歸不怒,他卻自有震懾諸將的氣度在。此刻,他的那雙鷹眼和濃眉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彪的眼神的確很凌厲,這可以從歷史老照片里看出,單眼皮,略顯細長,但極聚光,任何一個與他目光接觸過的人,第一時間就可以判斷出他是絕對是一個果斷的人;而他的眉毛則是很有名的掃帚眉,濃密異常,平添了三分英武之氣。由於頭髮稀疏,戰爭年代他基本是帽子不離頭,無論是當年的紅星帽,還是抗戰時的青天白日帽,或者在東北戰場上的黃呢帽,某種程度上都為他增添了職業軍人的氣息。指揮平型關戰役時,手下的幾個團長如李天佑等人都急得氣喘噓噓,而林彪依然臉上毫無表情,只輕輕說了一句:「不要急,沉住氣。」短短六字,主帥風度流溢無餘。而在以後隨著戰役級別的升級和指揮人數的增多,林彪卻依然保持著自己淡定的風度。概括成一句,就是人變多了,槍變多了,惟我心中靜氣不變。

第四、城府極深,部下難測其際。林彪的城府某種程度上表現在對恩怨的態度上,他不是那種有仇立刻報的急性子人。鄧華是他當年在四野一手提拔起來的愛將,當日組建東北邊防軍,準備抗美援朝,中央原本鐘意於十三兵團司令黃永勝,但林彪卻認為黃不是帥才,力薦十五兵團司令鄧華代替之。鄧華隨彭德懷入朝,期間曾奉命回國彙報工作。林彪由於養病而未參加彙報會,後來主動打電話將鄧華叫到家中,讓鄧華當面再報告一下。但鄧華由於急著趕坐回朝的最後一班火車,乃至草草敷衍結束便告辭出門。此事最終引得林彪大為不滿,認為鄧華眼裡只有彭而無自己。所以後來鄧華雖然從朝鮮載譽而歸,並榮任瀋陽軍區司令,但依舊在五九年廬山會議後隨彭德懷一併倒台,原因很簡單,正如他自己所言,他一生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日告辭出門時林彪那冰冷的眼神!而這眼神最終在八年後才選擇下手,城府之深令人懾服;再如眾所周知的「羅瑞卿事件」,作為林彪的老部下,廬山會議後被林彪舉薦代替黃克誠出任總參謀長兼軍委秘書長,參與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也僅僅因為平日里同其他老帥走得近了一點,遇事獨斷專行了一點,便被多疑的林彪視作貳臣。但就在林彪決定打倒羅瑞卿的前幾日,當羅瑞卿上門拜訪時,林彪還熱情地予以接待,並告訴羅倘若牙再疼可以吃蓮子燉鴨子,一吃就好。當羅瑞卿受寵若驚地告辭出門時,心中怎麼也想不到林彪此刻已經決定將自己打到!城府如斯,諸將焉能不畏?而偶爾的殺一儆百,尤其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五、戰役戰術能力超凡脫俗,令部下心悅誠服。戰爭年代的將帥都是從血與火里拼殺出來的,林彪能夠位居元帥第三便足以說明這一點。從紅軍時的一軍團、到抗戰時的115師,再到解放戰爭時的四野,從來就不乏驕兵悍將。劉亞樓、韓先楚、黃永勝、楊成武、羅瑞卿、陶鑄、譚政……無論文的還是武的,任誰也不是吃素的,或者吃過洋麵包,或者以老粗為榮,或者性情暴烈如火,但很特別的是,他們在沉默的林彪面前無不畢恭畢敬,沒有哪個敢放肆尥蹶子的。林彪對待他們,既不會像彭德懷那般粗門大嗓,也不會像陳毅那樣賣弄文采,他基本就是不溫不火的那幾句話,但已足以令部下心折,原因很簡單,這源自林彪自己的軍事水平。從土地革命時期被蔣介石咒罵為「戰爭魔鬼」,再到抗戰時期被外國譽為「一個半軍事家」,再到後來解放戰爭時候的「跟著林總走」的口號出台,林彪確實以高人一等的軍事素養迎得了手下諸將的衷心擁戴。三大戰役,四野獨佔其二。泱泱中華,四野打下三分之一強!而林彪作為具體的軍事指揮員,其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國民黨方面的軍事專家也不得不承認,以遼瀋戰役為例,共軍戰術實施之精妙,攻擊時間之準確,攻擊順序之得當,恍若盡善盡美,而這一切,幾乎都是其戰場統帥林彪獨自一人在作戰室里制定出來的,他對兵力的計算安排甚至精確到了一個營,細緻如斯,故其成功亦絕非偶然!有了這樣出眾的軍事素質,可謂遠遠凌駕於諸將之上,屬下焉敢不服?


浮生百年。林彪和他的馭將之道已一併離我們遠去,但人物可以入土,歷史卻不會磨滅,瘦弱的他,曾經創造了巨大的軍事奇蹟。僅此一點,便足以值得我們去懷念憑弔。誠所謂其人可廢,而其道不可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和江青在延安時的婚宴
開國元勛中誰的膽子最大?
73年毛澤東為何對調八大軍區司令?

TAG:華人觀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都說漢高祖劉邦只會馭將,但這樣的一面你知道嗎?
都說漢高祖劉邦只會馭將,這樣的一面知道嗎?
曾國藩用人馭將之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