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成本降低:或被「生物駭客」利用製造生物武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位業內頂尖的專家警告稱,業餘的「生物駭客」在處理生物的基因構造時,可能會研發出新型的生物武器。
約翰·帕林頓教授(John Parrington)是牛津大學的一名分子生物學家,他指出,便宜的基因編輯工具正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取。這讓業餘的科學家們有了可乘之機,可以改變細菌、酵母菌等生物的基因,賦予它們原本在自然狀態不具備的特性。
雖然這些活動中大多數都是無害的,如研發出能夠識別飯店中魚的種類的測試方法、或者發明能夠使啤酒具備特殊風味的酵母菌等,但越來越多的人擔心,這一技術可能會被人錯誤地利用,從而造成損害。
生物駭客可能會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發明有害的病毒或細菌。如果這些病毒或細菌發生泄露、或是被用作生物武器的話,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傷害,因而引起了安保界的恐慌。
FBI()非常擔心生物駭客的種種行動,因此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局下面專門設立了一個分支機構。
帕林頓教授在英國科學節發表演講時表示,科學界和安保界均擔心,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該技術發明一種新型的致命病毒或細菌。
他在演講中指出:「我們都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安保界人士都在紛紛猜測這件事的發展趨勢將會如何。」
全世界正在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生物駭客團體,業餘「科學家」們紛紛聚到一塊兒自學生物。例如,倫敦的一組生物駭客正在研發一種特殊的3D列印技術,把果汁和細菌產生的纖維素整合到一起。
有些生物駭客已經開始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對酵母菌和植物進行改造了。
去年,《自然》雜誌報道稱,生物駭客還利用了一系列尖端技術。例如,他們已經開始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對酵母菌和植物進行改造了。一支團隊試圖改造酵母菌,讓其產生牛奶中含有的一種名叫「酪蛋白」的物質,從而生產出「素食」乳酪。還有些人希望通過改造酵母菌來改變啤酒的口味。
日本的一些生物駭客還希望將一種基因重新引入當地的一種藍色康乃馨體內,使其恢復到原本的白色狀態。
但FBI擔心不法分子會對該技術進行濫用。為此,他們正努力與該領域的科學家達成合作,希望能找到一些對抗潛在風險的方法。
FBI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局的特別探員愛德華·尤(Edward You)去年表示:「合成生物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風險。我們應該趕緊識別出這些風險,並開始採取相應的限制措施。」
有人擔心,隨著基因編輯技術成本越來越低、越來越容易獲取,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該技術改變傳染病細菌的基因,創造出新的病原體,並將其用作生物武器。
2010年,尤先生提出警告稱,隨著基因編輯技術和開展生物實驗的成本降低,與之的風險將會越來越高。
「如今做壞事的壁壘越來越低,因此不法分子造成的風險將會比從前更甚。」
不過,帕林頓教授也指出,發明新種類的有害細菌或病毒也並非乍看上去那麼容易(葉子)
責編:海聞





TAG:海外網 |
※烏克蘭利用納米生物金屬促進植物生長技術
※植物進化最聰明的機制,人類如何改造利用?|迷上生物鐘(1)
※三聚環保瞄準秸稈生物質綜合利用
※利用太陽能和木材產生氫氣
※利用仿生學技術,為太空「做衛生」
※日本醫生利用「生物建模」3D列印出具有真實觸感的器官模型
※廢物利用,舊木板的重生
※Cell:利用基因剪刀操縱腸道微生物組的基因活性
※迷上生物鐘之一:植物進化最聰明的機制,人類如何改造利用?
※南海海洋所利用生物合成技術獲得強效抗結核抗生素
※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策略成功消除活體動物的HIV-1型感染
※創意手工廢物利用 打造節儉生活
※廢棄金屬再利用DIY製作動物模型的作品圖片
※動物權益組中利用VR 曝光農場動物的生存現狀
※AR技術: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逼真感覺的虛擬環境
※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 就選仟億達生物質多聯產
※冷泉港實驗室Lippman研究組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作物數量性狀變異設計
※專家稱恐怖分子會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核武器
※宇航員尿液回收製成營養品和塑料:太空廢物可如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