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自殺:無論如何,請不要調侃一條生命
今天,似乎沒有什麼比娛樂更為理所當然,也似乎沒有什麼比娛樂更為富有親和力和滲透力的了。
所以,今天「傾城四少」明星喬任梁的抑鬱自殺,成為繼王寶強離婚事件之後,再次刷爆朋友圈的娛樂事件。
但是,不關痛癢、貌似哀悼的文字背後,卻讓人嗅出了充斥其中的廉價的眼淚的廉價、調侃的味道、混亂的色彩和無端的噱頭。
唉,娛樂至死的社會,人的死亡、尊嚴、隱私都變成了可以隨意討論和戲謔的話題,實在悲哀。
然而,這件事卻像一服醒酒劑,刺激我們長期浸泡在甜美娛樂里的神經,好讓一股冷峻的電流直達麻痹的腦部末梢。
無論真相如何,請不要調侃一條生命。
古人說:「閱人還閱川,經事還諳事。」這話沒錯,經此一事,我便開始留意、思考和重視抑鬱症了。
我忽然地發現,當一個人睡不著覺的時候,這個人也許就開始抑鬱了。
以前不覺得,認為抑鬱不過是生氣的一種,或者不高興的一種,好像只有到了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崔永元公開承認自己得了抑鬱症,和如今喬任梁因抑鬱自殺,許多人才知道這是一種神經病。
說神經病當然有點過了,按照中國人比較不刻薄的說法是精神病。
不論怎麼說,都是一種病了。中國人從來不喜歡別人說自己是神經病,其他什麼病都好,哪怕愛滋病、癌症、肺結核都可以,就是不能得神經病,中國老百姓最常見的一種罵法就是罵人家是神經病。
神經病什麼時候成為中國人的瘟疫,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在西方國家,各種精神類的疾病和感冒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並且對精神疾病尤其關懷,專門配備有心理治療醫生。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精神病、抑鬱症和失眠症是典型的城市病,越是大城市,得的人越多。
換言之,抑鬱人和失眠人越多的城市,越像現代化城市。
失眠引起的抑鬱,蔓延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包圍了我們。
崔永元說,聰明的人容易得抑鬱症。我按照他這個思維尋找下去,發現愛好文學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
文學家常常是一些神經過敏的人,他們的發散思維太強,特別善於聯想,聯想好的事情沒有關係,聯想壞的事情那可就容易鑽牛角尖了。
我發現,得抑鬱症的人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知道自己的不足;
二:對自己要求過高;
三:經常產生挫折感;
四:明知不可而為之。
第一,知道自己某些問題本來是好事,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行為。
但是,對自己的毛病過於清醒卻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常常因為放大自己的過失而自責不已,以至於形成病態。
有時,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存狀態、自己的生活形象糊塗一點才是,難得糊塗嘛。
對於領導、同事對自己的批評,不要急於改正,黎巴嫩詩人哈里爾·紀伯倫有句名言:「有時,捍衛自己的錯誤也是對的。」
因為錯誤和真理一樣,總是相對而言的,在這個時期是錯誤的做法,說不定在另外的時期是正確的;在這個校區是錯誤的做法,在那個校區卻可能是正確的。
第二,要把自己看低一點,不要老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樣子。
烏龜是最沒有追求的一種動物,它的要求很低,從來不進攻,所以它長壽。
翻看歷史,偉大的人物通常總是進攻型的,但是進攻型人物短命的居多。
對自己有要求是可以的,但不能要求過高。在不經意之間達到的高度,才是合理的高度,才是愉快的高度。苦行僧似的工作是沒有意思的。
我的老鄉,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晚年,一直想再在戲劇界火一把,自從他20歲奠定了自己的文學地位,總是想百尺竿頭,但直到死也沒有超過20歲的自己。
為此,他的晚年噩夢連連,把自己搞得很是痛苦。
其實這真是沒有必要,張愛玲都說過,成名要趁早,你曹禺成名那麼早,多幸福啊,多少作家一輩子都達不到你的高度,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這一點,張光年就做得很好,他是靠《黃河大合唱》早年成名,成名以後,他再也沒有刻意去寫什麼了,滿足心使他生活愉快,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他也沒有什麼不愉快的。如果強迫自己再去寫什麼,也許還會壞了自己既有的名聲。
第三,挫折感,是人人都會有的,關鍵是你怎麼去處理。
有的人的邏輯是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到滅亡。這樣就會加重自己的挫折感。
而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就把自己老打敗仗總結成「屢敗屢戰」,這就有了隱惡而揚善的積極的意義。
有時,為自己的過失進行開脫,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
抑鬱症讓我們過早地失去了一些優秀的作家,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海明威、徐遲、三毛、顧城、海子、昌耀……
這些名字實在太長,自殺成為他們謝幕的方式。
海子自殺的時候,有個文學中年嘲笑地說,這個25歲的文學青年想靠自殺出名。這個文學中年在成了文學老年以後竟然評上了一級作家,可他所在的單位的人都不知道他寫過什麼。
這是對於海子的另一種悲劇。
第四,明知不可為而為,知道是不正常的事而不能正常地指出來,是造成他人抑鬱的另一種原因。
在現實中無法完美自己的人,也就沒必要在現實中完美自己了,重要的是在形而上的幻想中使自己的精神完美。
我現在想起來,我現在所帶的孩子們,讓人憂心。那些瘋狂地熱衷於遊戲的男生,就是想在虛擬的世界裡尋找自己的夢想,可能,這也是抑鬱症的一種吧。
總而言之,不要有太強的使命感,不要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自戀總比自責好,這世界怕就怕認真二字,要隱惡而揚善,經常暗示自己就是好樣的,要對自己取得的一切成績持滿足心態,這樣就不會輕易被抑鬱症打垮了。
——End——
TAG:作文深處是做人 |
※成熟,不僅可以調侃世界,也能調侃自己
※請不要把演義當歷史,也不要把調侃當歷史
※調侃別人「不要臉」,為何不是「不要面」呢?原來是古人搞的怪!
※人生苦短,需要適時的調侃一下,這十二句夠不夠?
※何潔調侃自己不但是靠「粗腿」就能認出的,表示孩子也如同「大音箱」
※莫迪說了一句話,結果被調侃:這是在開玩笑嗎,自己打自己的臉!
※莫迪一句話成為輿論的焦點,被民眾調侃:這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嗎
※恆大老總「名言」被調侃,「恆大想要的冠軍我不給你就不能搶?」
※潘粵明也是段子手?上節目調侃自己不紅的原因,觀眾們都笑爆了!
※黃渤自嘲長得難看,但劉燁調侃他的女兒丑,結果你猜?
※皇帝都怕包拯,唯獨這個小官不僅不怕還敢調侃,包拯一點脾氣沒有
※看了俞灝明燒傷臉的特寫,終於知道他為何調侃自己的臉靠不住
※張傑霸氣護妻,關於和謝娜的關係他表示調侃可以,但不要挑撥!
※請不要再調侃于謙老師了,他真的需要幫助,大家快快伸出援助之手
※與其調侃自己皮膚黑,不如努力美白吧!
※不能不服!詹姆斯這身材沒誰了!只是又為何遭格林調侃?
※扎心了!沙溢想要瘦成紙片人,舒淇調侃:下一世應該可以!
※請別再調侃克里斯保羅,為了夢想這可能是最後一搏!
※李亞鵬自我調侃的一句話,讓人看出他單身的原因,這次德國沒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