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日記披露中國抗戰之艱難,好在他的戰略正確
文/王逸風
蔣介石的日記是很多人好奇的東西,不過,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對其日記的學術研究的問世,蔣介石的日記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蔣介石有記日記的習慣,從1915到1972年,長達半個多世紀里,蔣介石一直堅持寫日記。這些日記記錄了他的很多經歷。抗戰期間,作為當時的國家元首,蔣的日記里也記錄了很多抗戰的事情。
在黃仁宇的《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披露了很多蔣介石對抗日戰爭的記述。
我們很多時候認為中國人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是我們的戰士們拼著獻血和勇氣用生命換來的。這誠然不錯,但這不是抗日戰爭的全部。真正的抗日戰爭,打的不僅是勇氣,更是國力和裝備。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就記述了當時抗戰的艱難。主要是鋼鐵的產量少。我們大家都知道鋼鐵隨處都會用到,建橋樑,造大炮,造汽車,造機械,都要用到鋼鐵。可是,當時中國鋼產量是多少呢?1938年是900噸,39年是1944噸,41年是2911噸,42年是5793噸。最高的是44年,13361噸。而同期的日本,每年的鋼鐵產量都在600萬噸以上,整個抗戰期間日本的鋼鐵產量達5000多萬噸。
和中國比,這是什麼概念,意味著日本的鋼鐵產量是中國1000多倍。
因此,蔣介石經常在日記中慨嘆中國工業的落後,真是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另一個讓蔣介石頭痛的是運輸,而運輸主要和鐵路和公路有關,也就是和火車和汽車有關。抗戰全面爆發後,經過幾次大的會戰,全國的鐵路基本被破壞,運輸主要靠汽車。而當時全國汽車擁有量實在有限。而到了抗戰後期,日軍已經佔領大半個中國,連公路運輸都不能保證,運輸主要靠航空。蔣介石就在日記中慨嘆航空運輸運力與公路、鐵路相比的落後。他對此十分頭痛,可是也毫無辦法。
黃仁宇在書中寫道,當時雲南汽車運輸,一般一天頂多跑150公里,每輛汽車運兩三噸,實在很有限。遇到大河,又要搭浮橋。而且害怕日本飛機來進攻,汽車就只得在夜裡渡河。浮橋上汽車對開,速度十分慢。一個龐大的運輸隊,有時僅僅為了過一條河就要花上兩三天時間。
在鋼鐵、運輸均不能保證的情況下,當時中國軍隊的補給實在是有一日沒一日。戰場上甚至不能做到人手一槍。當時中國兩三百萬軍隊,而步槍僅僅有一百多萬支。很多人赤手空拳就上了戰場。
蔣介石也深知中國的弱點,因此,在九一八事變後,他忍氣吞聲,極力避免和日本決戰。到後來全面戰爭爆發,實在躲不過去了,他又決定和日軍打消耗戰。蔣介石在日記中屢次寄望於蘇聯英美等國的介入。珍珠港事變爆發,蔣介石就認為中國的抗戰勝利有了希望。
可以說,蔣介石對國際形勢的把握是很準的。正是這種判斷,讓他下定了決心不投降。中國雖然丟了很多地,卻決不投降。這讓日本大為光火,卻也無可奈何。
等到美國加入對日作戰,中國的堅持終於等來了援軍。而日軍的不自量力最終讓自己走上了不歸路。
讀《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可以知道很多教科書中沒寫到的抗戰細節,會讓我們更加明白抗戰勝利的來之不易。


TAG:一路讀行 |
※央視罕見披露中國戰機研發「奪命真相」
※蔣緯國披露:蔣介石抗戰期間壓力太大 浴室中大喊
※俄羅斯披露的朝鮮戰爭的真相,令你大吃一驚
※【思想者】國外披露中越戰爭真相
※最後刺向此上將的日本兵口述終於披露,英雄殉國最後一刻氣勢凜然
※俄羅斯披露的朝鮮戰爭的真相,令你大吃一驚!
※日本兵口述終於披露張上將殉國,最後一刻氣勢凜然
※罕見披露:美國解禁朝鮮戰爭震撼黑鏡頭曝光
※中越戰爭秘聞:對越自衛反擊戰全景圖披露鮮為人知的細節!
※你知道嗎??美國披露對朝作戰全景圖——朝鮮半島將會毀於一戰!
※韓國仍死抱薩德不放!美國披露中俄最新打擊手段令其追悔莫及
※希拉里顧問披露其對華政策核心:要中國遵守規則
※李連杰想重入中國籍落葉歸根,自稱「離死不遠」,遭好友披露真相
※官媒體披露中國海軍驚險一刻:落後護衛艦全速沖向美國戰艦
※重慶談判,蔣介石日記披露對毛接待方針的三次變動
※14張朝鮮宣傳畫披露戰爭中美國殘暴惡行,堪比恐怖片,毛骨悚然
※韓國被坑慘了!美國首度公開披露薩德重磅消息,徹底擊碎韓國幻想
※外媒披露中國戰機真實性能太逆天了,美日專家臉色慘白暈倒在地!
※不為奪伊石油?震撼披露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正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