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經典心悟之《素問疏五過論》

經典心悟之《素問疏五過論》


經典心悟之《素問疏五過論》



《素問·疏五過論》中探討了臨床診治中的「五過」「四德」,這些精闢的論述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好的道醫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著名醫師王邦才教授謹記《內經》所言「疏五過論」,並希望自己的感悟教誨能夠對醫者有很好的警示,現分享如下,望共勉!

近讀《素問·疏五過論》,對文中提出醫事診病必遵法度,避「五過」,從「四德」,感悟良深,啟示吾等臨證診治,必須全面周到,耐心細緻,不容有失。


文中提出由於醫者「受術不通,人事不明」,在診療中易犯五種醫療過錯。


1一過:不問貴賤貧富,不知病由病情


本篇指出:「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說明了貴賤貧富與疾病的密切關係。因為地位貴賤的變化,境遇貧富的更迭,往往可以造成精神創傷,或導致情志鬱結,從而損傷精氣而為病,故本篇說:「雖不中邪,病由內生。」「五氣流連,病有所並。」並以「脫營」「失精」為例,指出這種醫者的失誤,在於診病不問,忽略了病人的貴賤貧富等經歷,沒有把握病情,故曰:「良工所失,不知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一種過錯。

2二過:不問飲食喜怒,不知虛實補瀉


診必問飲食居處,苦樂喜怒,因為飲食有膏粱藜藿之殊,居處有寒溫燥濕之異,飲食不當,居處失宜,則傷精氣,喜樂悲苦不節亦損精氣。故曰:「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不僅如此,重者還可使「精氣竭絕,形體毀沮」。而「暴怒傷陰,暴喜傷陽」,使「厥氣上行」,導致「滿脈去形」的不良後果。對於上述內容,若診而不問,便不察病因,「不知病情」。同時治必審病情虛實,施以補瀉,補虛瀉實,乃為正治。情志所傷,精氣受損之病,多為本虛標實。若醫者不察所因,不知病情,不明虛實,則「不知補瀉」,由是貽誤病情,甚至犯虛虛實實之戒,則病者會「精華日脫,邪氣乃並」,遺患無窮。上述過錯的發生,在於診者不問飲食喜怒,不知虛實補瀉,這便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錯。


3三過:不知《比類》《奇恆》,不善脈診脈法


其云:「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知道,此診之不足類。」說明作為一個醫生,必須善於學習前人的經驗。正確掌握並運用脈診的方法,逐漸精通脈診脈法。否則,若不能知此,則很難深入細緻、全面準確地診治疾病,這便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錯。


4四過:不知診為三常,不能嚴以動神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把了解貴賤、貧富、苦樂三方面的情況作為問診的常規,在臨床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地位貴賤的改變,官途失意的挫折,升官發財的慾望等,均能使人「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輕者「皮焦筋屈,痿躄為攣」,重者「身必敗亡」,故不可不問。問明病情之後,在治療時不僅治其病,更要治其「神」。治「神」要求醫者「嚴」字當頭,醫生對病人要禁戒嚴明,言語懇切,不委順其意,任其好惡,從而動其「神」,神動則行從。否則若「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則「病不能移,醫事不行」,這便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錯。


5五過:不知疾病終始,不問所發原因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工不能知,何術之語。」本段對醫生診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是:必須知道發病的始終,了解疾病的本末;在切脈問症時,更注意男女的區別;更要了解生離死別,情懷鬱結,憂恐喜怒等因素,因這些均可造成「五臟空虛,血氣離守」的病變。凡此種種,均當洞悉明辨,庶不致誤。若不知這些因素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診斷失誤,草率施治,妄斷預後,這是診治上的第五種過錯。


上述「五過」都是由於醫者「受術不通,人事不明」所致,所言內容雖是針對當時社會情況而言,但今天讀來仍覺意義深刻。


同時《內經》提出要杜絕「五過」的發生,就要求醫者必須精通醫術,審明人事,在診療中必須具有四德:

1


必須了解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四時寒暑之規律與人的關係。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


2


必須全面掌握藏象經絡的生理病理,正確使用針刺、方葯等治療手段,必知「五臟六腑,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

3


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社會、生活、精神、體質狀況,「從容人事,以明經道」。


4


善於運用色脈診治,做到診斷全面周到。「審於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必副矣。」只有具備這四德,掌握醫療常規,在臨床上才能「心通一貫,應用無窮」。


總之,《素問·疏五過論》提出醫者診治疾病必備的常法和規範,強調醫者必須精通醫術,全面細緻掌握各種情況,告誡醫者應當避五過,從四德,只有這樣才能對病者做出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這些教誨對醫者,特別是年輕醫生,我認為是非常好的警示,當認真學習,仔細領會,才能術業漸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符咒,祝由之術揭秘!
慈心於物遵道貴生,勸善需要明賞罰
道教神仙,玄天真武盪魔大帝
中藥是怎麼治病的.!
道教部分經典語錄.!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眾必修主要經典之《雲笈七籤》
問世間情為何物,最經典《神鵰俠侶》之愛艷冠群芳
道眾必修之主要經典之《文昌帝君陰騭文》
經典‖黃道周《洗心詩卷》
解密篔簹論道,歷屆國學論壇集錦,經典的味道,不容錯過……
道眾必修主要經典之《太上感應篇》
道眾必修主要經典之《道德真經》
心情憂愁的經典語錄
中醫經典閱讀優秀文章展——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淺析
經典心情短語
問 心(經典好文)
經典茶論——謝六逸
《心經》圖解 讀懂這部經典勝過讀書十年!
心情煩的經典語句
好心情經典語句
經典短篇故事:《選擇》
讀經典-論語·八佾篇
楷書經典之三十九:顏真卿《竹山堂連句》,端嚴渾厚
經典一句話心情短語,經典傷感心情短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