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More than books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人類自一出生,就承擔了一項重要任務:學會如何去愛。每個人都奔走在「愛」別人的路上,但鮮少有人先去走通「愛自己」這條小徑。


自己內心最原始的渴求不被滿足,又在生活過程中被瓜分掉點點滴滴的能量,久而久之,入不敷出,導致了許多心理疾病的產生。


你知道這是你的內心在向你呼救嗎?


每個人都曾沉浸在某種情緒狀態中,躁狂、抑鬱、焦慮、自閉、強迫症……你身邊是否有在情緒泥潭中掙扎的人?你自己是否處於情緒奔潰的邊緣?希望今天的5本書可以給到你一些指引與幫助。

書籍在於心靈的撫慰,如果你覺得無力解決目前的困擾,我們衷心建議您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2016年第37期


1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 著 于海生 譯


中國商業出版社 平裝 310pp 2013-10 32.8


或許在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30多年來,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上,這本書像一根稻草,一根拐杖,支撐起千千萬萬曾陷入情緒泥潭的許許多多的人。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迴避問題、逃避痛苦。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艱苦的旅程。


— 書摘 —


愛是一種意願。我之所以用「意願」來定義愛,是為了讓它與一般的「慾望」有所區別。並不是所有的慾望都能夠轉化成行動,而只有強大到足以轉化成行動的慾望,才能夠稱為意願。二者的差別就相當於說:「今晚我想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人人都有愛他人的慾望,但很多人只把這種愛停留在想法和口頭上。想愛不等於去愛,愛的想法不等於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一種由意願而產生的行動。愛一個人卻沒有付諸行動,就等於從未愛過。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付出愛的時候,在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貢獻力量的時候,一定是出於自覺自愿的選擇,即主動選擇去愛,而不是一種被動的強迫。 愛如此神秘,以至於很多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們,對於愛究竟是什麼,常常感到迷惑或產生誤解。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消除對愛的誤解,從不必要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2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卡倫·霍尼 著 馮川 譯


譯林出版社 平裝 214pp 2011-5 18.00


卡倫·霍尼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也是弗洛伊德的「叛徒」,她是社會心理學最早的倡導者之一,她相信用社會心理學闡明人格的發展比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適當。


卡倫·霍尼認為神經症產生於社會文化帶給人的內心的衝突,她重點分析了現代社會中神經症病人內心的衝突:一方面對愛懷有病態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害怕愛、逃避愛;一方面拚命追求權力、名聲和財富,另一方面又懷著對失敗甚至成功的恐懼,拚命逃避競爭;一方面他們對他人充滿了恐懼與敵意,另一方面又總是傾向於放棄自我、順從他人……


神經症也許不是個人獨有的焦慮,它反映的是我們時代的焦慮。


— 書摘 —


如果要我大致地說出神經症病人心中的感覺和印象,那就有些類似下面這樣的情況: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過是希望他人應該對我友好,應該給我以善意的建議,應該同情和理解我這樣一個可憐的、無害的、孤寂的靈魂。我只是急切地希望給他人以快樂,並不急切地希望傷害任何人的感情。這就是他心目中所想像所感覺的一切。他並沒有意識到他的敏感、他的潛在的敵意、他的苛刻的要求是如何嚴重地干擾了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他也不可能正確地判斷他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以及別人對他作出的反應。


3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來日方長》


[法]路易·阿爾都塞 著 蔡鴻濱 / 陳越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平裝 440pp 2013-5 59.00


二戰後法國最著名的左傾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奠基人阿爾都塞,在他62歲那年的11月16日早上,扼死了自己的妻子埃萊娜。地方法院宣布「不予起訴」,他生命剩下來的十年大部分時間在精神病院里度過,他想給法院寫一篇供詞來解釋這場悲劇的根源,結果寫下一本自傳回顧了自己的整個一生。


這位深諳精神分析理論的哲學家用自己作為案例,將一生的經歷作為精神分析的材料,從內部記錄、反思了自己的瘋狂,同時,他也記錄下了巴黎高師和那個時代氛圍的瘋狂。瘋狂似乎是哲學不可避免的代價——例如尼采、維特根斯坦,甚至是青年福柯……阿爾都塞在《來日方長》中追尋的即是這種瘋狂的根源。


「死亡」和「恐懼」是反覆縈繞在他書中的兩個概念,與之相伴的是他根深蒂固的「俄狄浦斯情結」。就像是給弗洛伊德理論下了一個註腳,他整個一生的憂鬱與恐懼都能從他與母親的關係中找到解釋。


— 書摘 —


「我不喜歡你的地方,就是你不惜任何代價地想要自我毀滅。」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談論這句話。當時我還不理解,誇張的意志,或者說偏執狂意志,和自殺的意志,無非是同一種意志。


4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錯把妻子當帽子》


[美]奧利弗·薩克斯 著 孫秀惠 譯


中信出版社 精裝 362pp 2016-7 48.00


《錯把妻子當帽子》作者奧利弗·薩克斯被書評家贊為20世紀難得一見的「神經學專家」,也被《紐約時報》譽為「醫學桂冠詩人」。他說:「我們用眼睛看世界,也用大腦看世界。用大腦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像。我們熟悉自己的想像模式,思維方式,它決定我們的行為,並將伴隨一生。」


薩克斯向讀者描述了24個腦部神經受傷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帽子,要一把抓過往頭上戴;有人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卻能與動物自如對話;還有人不會加減乘除,卻能直接知道複雜算式的精確答案……這些常人眼中的異類,在自我與外部世界的相處中激發的巨大潛能,超越了我們現有的認知。


— 書摘 —


我們在患者的缺陷上面花了太多的精力……而我們根本不去關注那些患者擁有但未被開發的能力。換個說法,我們太過關心缺陷學,太少用心於敘事學,這正是患者痊癒的關鍵所在,但卻一直被忽略。


5

孤獨的我們至少要先擁抱自己



《鐘形罩》


[美] 西爾維婭?普拉斯 著 楊靖 譯


譯林出版社 平裝 254pp 2013-6 24.00


西爾維婭·普拉斯是美國自白派女詩人。三十歲時她開煤氣自殺,此前三次自殺未遂,這本書出版於她死前三周。


這是普拉斯的半自傳小說,「把自己生活中的幾樁事件拼拼湊湊,再加以虛構」。從故事的一開始,19歲的主人公埃斯特參加徵文比賽獲獎被邀請到紐約工作一個月,小說便從她的獨白中展露了她內心的裂隙,之後的幾個月里,這裂隙越來越大,直至崩潰的邊緣,然後自殺,被送到醫院,電休克治療,心理分析,然後重生走出醫院。小說止於埃斯特邁出醫院門檻那一刻,所有的目光牽引著她,然而未來會怎樣呢?


普拉斯以詩人對細節的敏銳和對內心的坦率去寫小說,特別的是,在書中抑鬱不是一種異態,而已是她生活的一種常態,是她與世界緊張關係的狀態。她用了陌生化的視角——即鐘形罩,抑鬱狀態就像是被罩在鐘形玻璃罩之下,透不過氣,與世界隔絕,由於玻璃罩子的凸凹這個世界被放大並且扭曲。


— 書摘 —


沉寂令我情緒低落。這不是萬籟俱寂的那種沉寂。是我自己的沉寂。 我知道得很清楚,車輛在發出聲音,車裡的人、燈火通明的建築物里的人都在發出聲音,河流也在發出聲音,但我什麼也聽不見。這座城市就這麼懸掛在我的窗口,平展展的,像一張海報,閃閃爍爍,光怪陸離。


更多優質圖書請前往JIC Books購買,或致電400-8202985進行預訂。


建投書局


上海 · 浦江店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


營業時間:


周一~周五:8:00AM-9:00PM


周六~周日:10:00AM-9:00PM


北京·50+店


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一層


營業時間:9:00AM-9:00PM


杭州·歐美中心店


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一層


營業時間:8:30AM-9:00PM


無錫·太湖嘉昱珺唐店


馬山環山東路20號嘉昱珺唐酒店一層


營業時間:10:00AM-9:00PM


本書單由JIC書局綜合整理編輯,圖片來自網路,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IC書局客 的精彩文章:

獲得福利的讀者名單
在猶太人的智慧面前,我們需要謙卑下來
一份來自月亮的味道
張汝倫:現代性是中國人無法忽略的問題
北外灘最美賞月地,一席茶韻邀月光

TAG:JIC書局客 |

您可能感興趣

願女人都如她一般敢在自己懷裡孤獨
我們生來孤獨,但沒有人會一直孤獨
其實你太孤獨都是因為你自己,誰讓你太在意別人還忘了自己
我並不孤獨,我只是想和自己在一起
你有想過自己會孤獨終老嗎
我們都將孤獨地長大,不要害怕
你害怕孤獨,才會覺得孤獨不好
愛讓我們更孤獨
經歷難忍的孤獨,也要盡自己所能
孤獨終老又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我
國外也有留守兒童,他們一樣要靠自己對抗孤獨
我的孤獨是你
愛情都留給你們,我只想做個孤獨終老的富婆
我或許真的要孤獨終老了吧!
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但孤獨得還不夠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會孤獨終老?
給自己孤獨父母挑選一隻狗陪伴,讓他們沒在那麼寂寞
說自己孤獨的人真不孤獨
你有想過自己會孤獨終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