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蒜了吧的更新速度從來趕不上熱點,但這次,我們還是打算來說說過去很久很久的里約奧運會上,東京八分鐘背後的日本動畫帝國。


幾乎被動漫和遊戲行業的經典鏡頭鋪滿的東京八分鐘,連首相安倍晉三都化身超級瑪麗拿著紅球從綠色水管里爬了出來。


作為動畫、漫畫、遊戲三大行業之一,動畫行業在日本到底有多重要?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里約奧運會閉幕式東京八分鐘環節以超級瑪麗形象亮相舞台


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發布的《日本的動畫產業報告2015》顯示,2014年,日本票房前10的電影中,6部是動畫電影,4部本土動畫電影。前5名中,除了《沉睡魔咒》以外,全是動畫電影,另外兩部《浪客劍心》系列電影也都是源於著名同名動畫。

滿屏都是動畫電影,以至於大熊第一眼看到這份數據時,還以為這是動畫電影票房前10。


為了讓大家感受到差別(順便趁機是回顧一下蒜了吧往期內容),我們看一看蒜了吧前(hen)不(jiu)久(qian)分析過的票房特輯中的中國電影票房前10。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2014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63萬億日元,同比2013年上漲9.2%,連續兩年刷新歷史記錄,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市場規模。

註:市場規模包括動畫TV版(電視上放映的動畫劇集)、動畫電影、視頻作品、網路市場、動漫周邊、動漫音樂、海外市場、賭博機以及其他娛樂項目。其中賭博機的遊戲背景或者機身上應用到動畫中元素時,需要支付版權費。


在諸多盈利項目中,最賺錢的一項,不是動畫內容,而是動輒上萬日元(上千人民幣)的動畫周邊。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日本動畫周邊之一:動畫人物模型

儘管2014年的日本動畫市場已經拿出了史上最好成績,現在並不是日本動畫最輝煌的時代。


21世紀之前,日本動畫的最輝煌時代


即便對日本動畫毫無了解的客官應該都聽說過《千與千尋》與宮崎駿,《鐵壁阿童木》與手塚治虫。這兩個名字幾乎是日本動畫最偉大時代的代名詞,但故事遠不止於此。


看到一部《大聖歸來》,就能讓我們嗨得不行。但是,早在三十年前,親愛的東洋鄰國日本就開始在動畫作品中討論機器人與人共處的未來、討論星際科幻題材中人類的渺小、宣揚保護自然、反對高度發達而毫無人情的社會。

陳奇佳在《日本動漫藝術概論》中提到了日本動畫的兩個重要時間段:黃金時代(1978-1989)與世紀末的輝煌(1990-2000)。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呢?幾乎中國普通觀眾熟悉的動漫大師都成就於這個階段。


比如……


富野由悠季的《高達》系列、高橋留美子的《犬夜叉》、鳥山明的《龍珠》系列、車田正美的《聖鬥士星矢》、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EVA》、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林太郎的《大都會》以及佳作無數宮崎駿。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盛極而衰,新世紀後的日本動畫


進入新世紀的日本動畫顯然沒有了它的福音戰士。


巨型機器人大戰、魔法少女、神話故事,2000年以後,這些曾經叱吒日本動畫界的經典元素開始不靈了。


後宮向、同人向作品開始充斥動漫市場,也就是說,突然出現了很多女主女配都是F罩杯,或者男主和男二生死相隨的動畫。


雖然這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製作者的出發點變成了投觀眾所好,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好像就是少了那麼一點。


此外,日本動畫長期以來都是依賴於精良的漫畫或小說原作。2000年以後,索尼、任天堂這些國際公司開始盯上了動漫業這個高利潤的香餑餑。大量資金的注入當然可以為日本動畫「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保駕護航,但是這樣的投資方式也割裂了動畫和漫畫之間的緊密聯繫。


受到衝擊的漫畫業難以保證高質量原創腳本的創作,而動畫則會失去最基本的質量保證。不少人開始擔心,日本動畫會不會走上迪斯尼模式化創作的老路。


低潮以後,依舊偉大的產業


盛極而衰的日本動畫在2000以後基本上就開始面臨內憂外患。與全球其他產業相似,日本動畫產業也沒能逃過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


雖然這幾年,日本已經鮮少出現經典之作,曾經的傳奇人物的傳奇續集也開始後繼乏力,但動畫仍然是一個龐大的產業。


之前提到過,2014年的日本動畫市場規模已經創下歷史記錄,比2013年增長9.2%。而日本動畫作品數量在2014年也終於回歸歷史最高值,打破了2006年279部的記錄,達到322部的新高。而這一記錄誕生的原因也成為了當下日本動畫界困境的寫照。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這些年,大家紛紛開始轉戰5至15分鐘的短篇形式。


為啥?因為窮。


30分鐘左右的動畫作品的製作費用太高,而製作方自然也要承擔更大的經濟風險。另外,網路的進一步普及也使得短小動畫形式更受歡迎。


網路時代,動畫困境中的機遇


同樣正在復甦的還有日本動畫的海外市場,雖然好像成效不太理想。2014年的銷售額尚不及2002年。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在今年火遍全球的Pokémon Go中,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人民心中熊熊燃起的日本動漫魂。大家被不可描述的原因困在牆內不能抓小精靈時,你敢說你不想過一把馴獸師的癮?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沉迷Pokémon Go的外國友人


與此相對,日本動畫的海外市場卻如此乏力,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日本動畫人的回答是:發行渠道。


在好萊塢,一個傳媒巨頭的年利潤就是日本所有動畫工作室的總和。就算是Pokémon Go的走紅,也是地球人民回味童年的產物。


但是……


網路給了日本人新的機會。


2014年7月,日本動畫新番《希德尼婭的騎士》由Netflix全球發行,這一嘗試讓日本人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網路發行改變日本動畫在海外市場的頹勢。通過Amazon、Apple、Google等渠道,使得日本動畫有可能接觸到上億觀眾,這樣的誘惑是日本動畫人無法拒絕的。

日本動畫:一個霸屏奧運東京八分鐘的產業



日本動畫新番《希德尼婭的騎士》由Netflix全球發行


日本動畫通過網路發行渠道獲得了重返輝煌的機會,那麼,日本動畫產業中的人呢?我們下期再說。


關注「蒜了吧」,回復「動畫產業」,可下載《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5》完整報告。


作者 大熊花


團隊支持 二郎 米格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蒜了吧 的精彩文章:

TAG:蒜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