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林彪如此高傲,卻很佩服這個人
在軍事上粟裕和林彪,可謂一時瑜亮,常常讓人有「千載誰堪伯仲間」的感覺。兩人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儘管不是孿生兄弟,卻幾乎就成了對方的影子。
都出生於1907年的他們,在月份上也只有細微的差別。
一個出生於洞庭湖的南面,是「無湘不成軍」的「南蠻」;一個出生於洞庭湖的北邊,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楚才」。他們的老家,隔八百里洞庭遙遙相望,兩千年前就是一家,都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楚國。
他們都不夠「帥」,個頭也不高,「狀若婦人女子」,與漢代貌不驚人的張良有得一比。久聞其名不見其人的老部下見到他們,幾乎都會徹底摧毀早先高大威猛的想像,放下幾許敬畏之心。
他們不只面相文弱,而且多半時間裡也都病歪歪的。
林彪曾偶然雅興,戰後穿著繳獲的日軍軍服遛馬,被閻錫山的小兵蛋子當做日寇誤傷,留下了一輩子的後遺症,怕風、怕光、怕聲音。頭疼的時候,頭直晃,只好用一條小毛巾捂著頭使勁揉。
粟裕更是負傷六次,兩次傷在頭部(三塊彈片終身留在頭顱內)。頭疼的時候,頭髮都不能碰,也不能摸。他的臉總是異常通紅,經常說腦袋發脹。後來還不能左右環視,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
他倆的怪病還都曾差點耽誤毛澤東的軍國大事。1950年9月3日,國難思良將之際,毛澤東不無遺憾地電告急盼東北邊防軍統帥儘快到位的高崗:「林粟均有病……暫時均不能來。」
國內戰爭創造了最好戰績,蔣介石的五大主力各自「包干」了兩個的林彪、粟裕,「卧龍鳳雛左右得一」,隨便哪一個不病,毛澤東的心就不用那麼提到嗓子眼上。可他們偏偏都上不了朝鮮戰場,毛澤東只好讓他們先後前往蘇聯治病,另請老將彭德懷出馬。
他倆早年都加入葉挺的「鐵軍」,參加了南昌起義,一個是連長,一個是班長。因為級別低,都沒做成人民軍隊的創建者。朱德帶他們走上井岡山,一同吃紅米飯,喝南瓜湯。他們也一起跟著朱德,在井岡山彎彎繞繞的小路上,用扁擔一次又一次挑糧食。
後來,他倆奔赴抗日戰場,奇兵設伏,痛擊日寇。雖然斬獲均有限,卻各自為中共僅有的兩支軍隊來了個漂亮的開門紅,振奮了中國人抗敵的決心。
一個「平型關大捷」,為主力紅軍改編的八路軍露了臉,威名天下揚。名義上的最高統帥蔣介石不得不發來賀電:「有日(9月25日)一戰,殲敵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指揮得宜。捷報南來,良深嘉慰。」
一個打了韋崗處女戰,大長南方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志氣,威震大江南北。蔣委員長又只好字斟句酌,馳電嘉獎:「所屬粟部,襲擊衛(韋)崗,斬獲頗多,殊堪嘉尚。」
再後來,他倆一南一北砥柱中流,橫掃千軍如卷席,都是毛澤東最倚重的愛將,掌管兩支最大的野戰軍。關鍵時刻,毛澤東總想到他們。
他倆也都讓毛澤東打破了不迎送黨內訪客的「潛規則」,樂顛顛地親自迎出門外,給足了面子。
蔣介石也將曾親自嘉獎過的他倆看成勁敵,卻又徒喚奈何,無計可施。他說關內的粟裕「詭計最多,肅清最困難」;關外的林彪則是「戰爭魔鬼」。
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他們倆,毛澤東的覺自然睡得安穩踏實多了;而沒有他們,蔣介石的頭上大概也會少不少白髮。
林彪擔任紅四軍軍長的時候,粟裕曾做過他的參謀長,同在一個司令部共事,雖然時間很短,但一個鍋里吃飯的情誼,無疑為後來的惺惺相惜打下了基礎。
抗戰期間,林彪一一五師師長的「交椅」還沒坐熱,打了平型關、廣陽兩仗之後,就因一次誤傷離開了前線。
大概伏擊的是日軍的輜重部隊,自己損失又大,他似乎並不以平型關之戰為榮,說「平型關吃了虧,頭腦發熱,是弼時作的決定」。將主要的責任推給了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反過來,如果這一戰役的確有「驚天動地」之功,似乎也只能是任弼時領銜。
粟裕則一直待在前線,不斷積澱,準備厚積薄發。除與搞摩擦的國民黨軍作戰的黃橋、天目山之戰成為戰役經典外,打日本鬼子的車橋、南坎等其他戰役,也都可圈可點,令後世兵家嘆為觀止。
不過,因為八路軍與新四軍都在執行毛澤東「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戰略方針,又由於新四軍一師實力不足,本錢實在不夠,粟裕與別的中共將領一樣,也不曾打後來那種令人炫目的大規模運動戰。
因此,林彪對粟裕還未到引以為知音同好之時,少年得志、無與倫比的「仕途」與過去的輝煌,使他依然有良好的「天馬行空」之感,從不誇讚友鄰。
但國共全面內戰一開端,他就打破了先例。
粟裕蘇中首戰之後,毛澤東將他的戰例通報給各戰區,東北的林彪當然也收到了一份。
他其實一直在關注其他戰區的戰況。晉察冀戰區一些戰役失利的資料就擺在他的辦公桌上,敵我優勢在我卻反遭嚴重失利,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粟裕以三萬劣勢之兵敢於迎戰十二萬美械國軍,還能一口氣快刀切豆腐,酣暢淋漓,七戰七捷,他對這個經典戰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叫來了自己的參謀長劉亞樓,命他收集蘇中戰役更多的資料。劉亞樓勞神費力弄來後,他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裡,仔仔細細琢磨了兩天。
劉亞樓有事再進去時,林彪忽然感慨地說:「粟裕盡打神仙仗。
突兀的一句話,劉亞樓摸不著頭腦,沒能聽懂,林彪便接著解釋說:「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決心。」
雖然誇讚里還有些許自矜,但他內心的折服也是顯而易見的。粟裕已非吳下阿蒙,自當刮目相看,他從此格外關注起來,鄭重交代劉亞樓說,多留心收集粟裕作戰的資料。
不久「文革」爆發,林彪走上了新的高位,成為了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的「政治林彪」,卻又很快流星一般掃過天際,墮入谷底,橫屍異域。
這位難得的軍事天才,又一次以他「天馬行空」的方式,與粟裕這位「談得來」的同好告別了。





TAG:史實事 |
※蜀漢昭烈帝劉備最尊重的人並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這個美女的完美生活令人羨慕,但所有粉絲都被騙了,真相居然如此
※帥這個詞,已經無法形容他的氣質!為什麼井柏然如此惹人愛?
※這個世界太可怕了,竟然有如此妖艷貨!
※隆相大和尚:有煩惱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這個
※這個女人陪著勾踐忍辱負重,最後的結局卻如此悲涼!
※如果是男人在做這個姿勢,你們會有什麼反應
※不愛狗的人,都是這個原因
※康熙對這個為他生下優秀皇子的女人為何如此薄情,公然罵她是賤婦
※為什麼你還在痛苦掙扎,其實這個才是他不愛你的真相
※如果你的耳朵有這個特徵,那麼你可能存在這種疾病
※這個方子為何成了女人們的最愛?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這個女人被歷史遺忘,但她卻是劉邦背後一個不可多得的賢內助!
※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讓人同情,原來她的經歷這麼凄慘
※母獅捕殺母狒狒竟然是為了這個,雖然可憐但還是可恨
※如果曹操不嫌這個人長得丑,也許就真的沒有三國了
※道家儒家算是同根而生,那麼為什麼它們又如此不同?跟這個有關!
※這個女妖精,如來佛也懼怕!孫悟空卻擔心另一件事?
※哈里,這個亦正亦邪,有善心也有無數負面的王子……這是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