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比現實更令人震撼

歷史比現實更令人震撼

歷史比現實更令人震撼



對歷史了解得越多,危機感就越大。尤其是手中的學歷和自己知識結構中尚存的那點兒文化,在歷史的文化潮流中,真是不堪一比,可憐又可悲。

學習首先要擦亮思想——國學心印


做學問,最講究程序。


源清流濁。源頭水自清,江湖泥沙渾。因此,學習首先要從源頭的追尋開始。《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講得非常精彩。不知道本末,不明白先後,怎麼能近道、了解道呢?!


世界上最早想到「大學」的是孔子,孔子為大學設計了「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七道程序,是一種通過人生「大學之道」來培養精英而使中國有「聖人之治」的文化建設。

對於學術的研究和學問的理解,一定要做到「格物致知」和「返本開新」!


格物,與事物接觸;致知,最後就貫通了。本,就是本原,舊有;新,就是要先使自己受教化,探知自己的原始底蘊,然後再教化別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國,邦國。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齊家」,是道德修養。這種道德修養就是追求本心,即孟子的四端之心,亦可謂良心。四端之心——惻隱、是非、辭讓、羞恥,對應著仁義禮智,強調的是要在追求本心的過程中,達致原點;即文字、文化的根源。


兵法講究的是:「上兵伐謀、伐交、伐兵、其下攻城」。謀略不可行,則外交,則動兵,則攻城。王道是以德服人,霸道是以武力服人。「非聖智不得用間,非賢將不得使間。」間,間諜。很多人認為《孫子兵法》它只談兵法,但是你仔細看看就知道了,雖然戰爭是殘酷的,但建立在兵法這個「術」之上的首先是設置了道德要求,在《用間》篇說:非「聖智、良將、仁義」者不得用兵法。謀略只能節約成本而已,沒有道德關懷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成功。


蒙牛集團的董事長牛根生,談及對經商的感悟,說:小勝智,大勝德!此言頗得文化之精髓。

兵法還有它進一步的細化。《孫子兵法》曰:「國家之大事,不得不察」。察的五個條件:一曰道(令民同意。發動戰爭取得百姓同意),二曰天(天氣氣候),三曰地(地形地勢),四曰將(指揮者),五曰法(法度制度,編製制度)。


此外,立國也有三道程序,孔子曰:足食、足兵、足信。足食,就是首先要保證生命存在。足兵,在人身上體現的就是安身立命的保障方式。一年四季中的五行,土都在每個季節的後面,說明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誠信。這是足信。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誠為真、不枉之意。


做人,做學問到要遵循這樣的原則。


精神有多深,你就能走多遠。武漢紅金龍的廣告語說:「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他們是異曲同工。


治學,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從精神上將它貫穿。要知道:概念的傳承,首先需要有精神的傳承來駕馭和統領。否則,沒有精神傳承的概念傳承是有缺陷的,並且不具備延續性。這也是現代教育沒落的重要原因。

現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最大區別就是精神傳承的消弭。現在的老師只傳授知識,很少有精神傳承。絕大部分是因為他自己就沒有。思想朝三暮四,教授統稱為老闆,這樣怎麼能會有精神傳承呢?老闆跟老師風馬牛不相及啊。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以心印心的東西喪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關係。「在學業上,只查書不讀書,只讀專業書,不讀其它書,整個一個『學術殘廢』,而且,還都是因公致殘,很光榮。」(李零語)


並且,學生學的東西很多都不能用,不能夠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來,造就了有知識沒文化的一大批人,不是學以致用,而是學以致庸(平庸)。導致對文化傳承造成了的結構性破壞——遍地都是「六經注我」,我認為怎麼合適就怎麼來,而不是「我注六經」。


還有人大張旗鼓的倡言現在要文化崛起。可事實是,站在文化的角度,我們絕對不能談崛起,因為崛起是爆發戶,是橫空出世。我們有至少五千年的文明歷程,怎麼能叫崛起?應該是要復興才對。

能否復興,就需要我們的文化自覺,從我們自己做起。不能把國學作為知識,要能上達。要讓自己通過「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大學之道」,來使自己成為有「聖人之治」的精英。


即使治不了現世,也要活化中國傳統的精神遺產,促進古今的互動,為社會貢獻經驗和思想。


曾國藩在他的雜注中很有感觸地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打江山創事業一定要有基礎,你的宅基有多大,事業基礎就有多大,就像房間一樣,你蓋的有多大,庇護你的人就有多少。所以基礎的打造非常重要,而這個基礎就是人才的舞台。


文化衰微,導致人才難得。因為人們自身不知道如何讓自己成才。「天下無賊」電影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台詞,說:「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連賊都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了!


清代的龔定庵(兒子就是那著名的龔半倫,帶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也感嘆「選才之難,盜亦無才」。連盜賊都沒水平了。


被宋史本傳稱為「泛通六經,長於《易》」的范仲淹,豪情滿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要忘記:是他,成就了張載。


張載21歲隨軍,好談兵事,范仲淹慧眼識才,見張載是個人才,不適合從軍,就警戒他說:「儒者自由名教可樂,何事於兵?!」於是資助他,讓他回去讀書做學問,後來張載就成為了與邵雍、周敦頤(愛蓮說)、程頤、程顥齊名的北宋五子之一,終為一代理學大家,並留下了(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的千古名言。這四句話鏗鏘有力,反覆誦讀,可親可泣,它說出了宋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目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內心深處的最強音!偉大的張載!


子曰:「不義而貴且富,於我如浮雲」——這與張載的「只有成就社會才能成就自己」的思想情懷一樣,都是知識分子的良心和道德反省。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歡迎關注人文(ID:renwenzhishi),了解人文,學習人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 的精彩文章:

看古人認識的「政治與經濟」:子貢的商政觀
歷史上真有「午門斬首」制度嗎?
歷史上最豪放大氣的10首詩詞
歷史上十位結局悲劇的古代名宰相:誰被五馬分屍?
中國歷史上最不可理喻的15件荒唐事!

TAG:人文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師巨作,比夢境還震撼的超現實照片
比生為何故更讓人震撼的,是正在抑鬱中掙扎的你
風靡全球的虛擬現實真的太震撼了
令人震撼的幾則真實因果報應故事
曾經魅力四射震撼世人 因為減肥現在皮包骨讓人難以置信
清末民初的真實大學生軍訓,場面震撼竟非現代所能比!
海賊王:最震撼的秒殺場景 絕對實力展現差距
史上最實在與震撼並存的求婚
震撼利器入役風格實現靚麗轉身,西方驚訝困惑,背後的意義比軍備突破本身更重要
震撼!實拍天空出現的奇異人臉雲
實拍中國印度邊境實兵實彈演練,現場震撼如大片!
《海賊王》中最震撼的秒殺場景 絕對實力展現差距
最震撼的抗戰真實照片,最後一張是所有中國人的遺憾
超震撼的真實照片
那些令人無比震撼的圖片,比史泰龍更強壯的金剛芭比你肯定沒見過
三個令人震撼的歷史小故事
催人淚下,為之震撼的三個真實故事
超震撼PS讓你看見真實版冒險故事
全球最令人震撼的景象 骯髒的雷暴雲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