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父母逼過婚嗎?
Q&A160920
問:中國父母為什麼都愛干預子女的婚事?
答:眾所周知,中國父母都熱衷於干預子女的婚事,不僅干預是否結婚,與誰結婚;而且結了婚之後仍然會繼續干預什麼是後生孩子,如何帶孩子。對許多家庭來說,只要是父母精氣神杠杠地,那麼對子女婚姻生活的干預會一直持續下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雖說以中國為代表的集體主義文化相比於以英美為代表的個人主義文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邊界是模糊的,子女的婚事不是子女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情。因此,類似中國具有集體主義文化特徵的的東亞其他國家,乃至普遍的第三世界國家都存在著父母對子女婚姻不同程度的干預。但是中國式的逼婚卻令其他集體主義文化的國家中的人瞠目結舌。
《我盛大的希臘婚禮》中,集體主義文化下的新娘代表的是後面的整個家族;而個人主義文化下的新郎代表的是他自己。
例如,中國最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蜚聲在外的還有人民公園的相親角。整個相親角攢動的不是愁婚恨嫁的孤男寡女,而是他們白髮蒼蒼的父母們。一個老先生舉著列明自家兒子各項賣點的牌子,一個老婦人舉著誇耀自家閨女種種優點的牌子,雙方一見鍾情,哦,錯了,是雙方對對方的子女一見鍾情,然後就私結親家,然後各回各家推薦給各自子女。
上海如是,其他城市也差不多。女兒年過25,兒子年過28,如果還是單身在許多中國父母眼裡儼然就成為了不得的大事,不逼不催簡直是父母的失職,委託老同學,老同事,老街坊,三姑六婆給自家孩子介紹合適的結婚對象。子女如果不從,那就碎碎念,碎碎念,就差唱「only you,能伴我去取經」。至尊寶也受不了呀,何況自家孩子還是凡身。
上海「相親角」上為子女婚事操碎了心的父母們。
在心理學框架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中國特色的父母逼婚。例如:
人格心理學:中國父母將子女視為「擴大的自我」,很容易將自己未償的願望通過子女來實現;同時又很容易將自己的感受,特別是恐懼和不安投射到子女身上。
社會心理學。擔憂子女,包括逼婚是中國中年夫婦的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除了職業,以及有限的活動,對子女的高度關注、擔憂以及支配成為更年期中國家庭的一種反應。如果不對子女的婚事進行干預,就會感到受到社會文化的排斥,在同事、親友圈、街坊儼然是「另類」。
發展心理學:中國父母對晚年生活的不安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子女婚姻建立、維護上。從這個角度,逼婚只是第一步,干預子女的婚姻生活、親子關係幾乎是必然的延續。
政治心理學: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權威,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所感受到的體制對他們權威的翻版。50後、60後父母經歷過「國家」對他們私人生活的全面干預和支配。像結婚需要組織開介紹信;想離婚先要經歷組織上的調解,等等。甚至,像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國家對家庭的干預直接將收費口設在育齡婦女的子宮口。
……
那麼,您如果是孩子,有過被父母逼婚過嗎?或者,您覺得如果您大齡後仍然單身,父母會對你逼婚嗎?
關聯閱讀
Q&A150224《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父母要對子女「逼婚」?》
Q&A150514《單身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主張合理嗎?》
Q&A150128《選擇「不生孩子」是違背自然嗎?》
2016-09-20
----------------------------------------





TAG:psy-eyes |
※離過婚的女人你不想娶?她們都離過婚卻是搶手貨
※馬上就要訂婚了,相親女卻告訴我她離過婚,還要結婚嗎?
※你願意嫁給離過婚的男人嗎?
※「我離過婚,你還會娶我嗎?」
※我離過婚又帶著小孩,母親節時准婆婆的話把我氣瘋
※張歆藝「被懷孕」?失過戀離過婚的她,這次終於嫁給了幸福!
※離婚後再相親,相親女也離過婚,女友說不給愛情不結婚
※「離過婚的女人,你會她娶回家嗎?」
※姐姐逼我和離過婚的女人結婚,婚後才發現她不能生育,該離婚嗎?
※結了婚就替單身朋友著急,離過婚就覺得別人的婚姻都是假相
※離過婚後的女人你覺得能娶嗎?
※我離過婚怎麼了,但是我比沒結婚的她還乾淨!渣男拜拜!
※准婆婆嫌棄我離過婚,準備的婚房全都是二手貨,好心寒!
※離過婚的女人,應該怎麼和她談戀愛呢?
※渣男,你離過婚,還有小孩,騙我幹啥?
※你都離過婚的女人了,思想還那麼保守嗎?你就別裝了!
※「我不該娶離過婚的女人,太臟!」
※瘋狂的愛上離過婚的男友,但難以和父母啟齒,無助的我該怎麼辦?
※「我就離過婚,你不愛就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