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

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

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有人問:如果乾隆帝能夠多活50年,中國還會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嗎?強人回答,感觸頗多。

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揚儒道造成的。這種失去,是滿清造成的。為了維護統治,滿清費盡心思地破壞中華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並且將愚昧和麻木植入我們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難以想像。以至於,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固執的認為落後來自於文化,而不是滿清。孔子也成了滿清的替罪羊。悲哉。

我們需要恢復中華文化的本來面貌。找回能夠讓我們智慧、遠見和自豪的正宗的中華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東西。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

萬曆三十六年(1608),澳門陷入混亂。香山知縣蔡善繼獲知此事,單車駛澳,平息了騷亂。事後制定了《制澳十則》,對違法葡萄牙人嚴厲懲處。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行處置。牽涉華人的,需交中國官員審判。後來,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廣州審判打屁股。

1662年,鄭成功擊敗荷蘭收復台灣,不多說了。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

有人很不屑:葡萄牙荷蘭只是小國。怎麼不說說英法呢?因為,十六七世紀葡萄牙荷蘭才是西方海洋世界的超級強國。英國的工業革命,是18世紀的事了。

上面2件事,也許不全面,但也能反應出明朝對待西方強國的態度和能力。

清朝就不說了,溫習一下清朝簽定的不平等條約。

……

幾場戰爭,把中國幾千年發展的經濟成果,全貢獻給了別人。能不窮?

明朝的一個知縣和一個地方勢力,就能將西方列強收拾得順順的。清朝舉國之力卻是一敗再敗。相同的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的go-vern-ment,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結局。不由得想問一句:滿清和明go-vern-ment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被貽誤的三百年,看明清兩朝的真實差距!

先看看鴉片戰爭前。

一,國力:道光時清朝人口4萬萬,GDP約佔世界30%,明明白白一個東方大國。英國當時還沒成為"日不落",GDP約佔世界的5%。

二,軍事:英國兵少,而清軍兵多;英國後方太遠,清朝在本土作戰。

三,兵力:1840年6月,英國的懿律帶領的侵略軍也就4000人,乘艦船40餘艘。

四,武器:當時英軍使用的武器,海軍雖用蒸汽機裝備,但很多還是帆船;陸軍雖使用後膛裝彈的火槍和火炮,比清軍先進一些,並不像後來差距拉得那麼大。

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多得很。清朝的客觀條件還不錯,是可能勝的,卻敗了。根源在哪兒呢?不要說教科書。

中國引領潮流幾千年,突然就落後了,還落後的一塌糊塗。難道不讓人費解?有興趣的和我一起探索吧。歷史的問題當然要在歷史中尋找答案。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