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來:作家的開放與自信

阿來:作家的開放與自信

阿來


日前,《人民日報》刊登了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署名文章《一個中國作家的開放與自信——就從翻譯談起》。阿來認為:「一個中國作家,也只有書寫了真正基於中國人感受的文學,基於漢語這種語言,並對這種語言有所創新,有所豐富,有所發展的文學,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世界文學。」


9月13日,記者在成都專訪阿來,再聽他詳述他眼中「作家的開放與自信」。實際上,阿來的文學經歷,也正是一個中國作家開放與自信的印證。

文學迎來全球化時代 但文學翻譯仍面臨問題


在阿來看來,早在歌德所在的時代,西方就提出了文學會變成世界文學的概念,而這一概念在全球化的今天已逐步實現。「以前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交流很少,但現在和將來的文學,不管作家在哪裡、用哪種語言,一定是參與全球對話的。所以任何一個人開始寫作的時候,必須意識到,不管寫的什麼題材什麼內容,寫的都是全球背景下的。」阿來說。


全球背景下的寫作,翻譯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不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都需要靠翻譯。」阿來說,但在文學翻譯時,卻不得不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東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差異,這些差異造成的翻譯難度是肯定有的。」阿來說,而另一方面,則是意識形態方面存在的不同。「包括我自己的作品被翻譯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在被翻譯的過程中,基於什麼樣的標準來挑選作品?阿來說,「當然一般情況下是選擇好的作品,值得推薦給世界、可以跟世界對話的作品。但有些時候並不是這樣,也許有其他的因素,還有今天消費主義的興起,會有來自市場等各方面種種因素的考慮。」阿來的《塵埃落定》首次在美國出版時,就有藏學家認為書中所寫的殘酷、蒙昧和痛苦跟當地很多人的認知出現偏差,從而引發過質疑和憂慮。

「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學的標準就與翻譯的標準出現了偏差,也就是文學本身標準與文學『走出去』的標準出現了偏差。」阿來說。

阿來:作家的開放與自信



「湮沒期」要有自信挺得住 別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出現偏差時,是堅持文學的標準還是向市場屈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抉擇。阿來的文學經歷,正是堅持文學理想的印證。

1994年,阿來開始其成名作《塵埃落定》的創作,因為還在從事其他工作,寫作只有每天下班後進行。從4月開始動筆,到當年冬天,他就完成了寫作。阿來回憶,寫到四分之一的時候,他就認定這絕對是一本好的小說。「當時沒有人可以傾訴啊,我兒子才幾歲,我從書房裡衝出來,對著兒子喊,你爸是個天才!」


但《塵埃落定》的出版並不順利。一方面,當時並不流行這樣的文學寫作,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阿來堅持要求出版社對他的小說,除了錯別字,一個字都不能改。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作者,這樣的要求自然讓他遭到很多家出版社退稿。直到4年後,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偶然看到了他的小說,立即決定將其出版。1998年,《塵埃落定》「橫空出世」,立即轟動文壇。2000年,年僅41歲的阿來憑藉《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


在《塵埃落定》4年的「湮沒期」,阿來一直被拒絕,卻一直保持著足夠多的自信。「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一本好小說了。」阿來認為,藝術史、文學史都有這樣的規律,當時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它的意義會慢慢顯現,慢慢被認知。「湮沒期」長達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都是可能的,「就看你能不能撐得住」。


「現在消費主義改變了一些作家寫作路向,兌現心理太強。尤其在『走向世界』這樣的理由下,也許會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放棄本身的文學理想和文學標準,去迎合別人的挑選。」阿來說,所以作為中國的寫作者,在努力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走出去」作為唯一目的,讓文學遷就市場等其他因素。

阿來:作家的開放與自信



文學是煙火氣重的事業 堅持基於真實感受的書寫


實際上,《塵埃落定》之前,阿來並不是這樣充滿自信。1982年,阿來就開始寫詩歌,寫小說,也出版了,這些作品現在被他扔在床下。「寫得不夠好啊。」阿來說,寫了幾年後他停筆了,開始思考未來能不能寫得更好,如果不能寫得更好,寫作還有什麼意義?

停筆的幾年間,阿來開始大量地閱讀,通過閱讀對自己的寫作進行重新定位和塑造。更重要的是,他花了幾個月時間漫遊藏區,去真正感受他熟悉卻又陌生的故鄉。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在重新提筆寫作《塵埃落定》時,他才會有這絕對是一本好小說的自信。


閱讀和行走,是阿來進行創作的重要準備。每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行走在藏地,三分之一時間行走在國內外其他地方。「作家要先開放、先學習,學習在先。作家是一個複雜的勞動,所以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和訓練。」


在《塵埃落定》後,阿來又陸續創作了《空山》《格薩爾王》等作品,上個月在上海書展上,最新創作的自然文學三部曲「山珍三部」——《三隻蟲草》《蘑菇圈》《河上柏影》也正式亮相,這三本短篇小說,以高原出產的三種珍稀物種為線索,探討和思考當今社會強烈消費需求對傳統生活、自然界帶來的巨大影響。這些作品,都是他在藏地的持續行走中所產生的思考。


「如果要寫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小說,一定關涉到歷史的、現實的種種關係,這種關係使一個作家沒有辦法脫離開這個世界,文學是一個煙火氣很重的事業。」阿來解釋,作家要參與社會,但對事物的理解、看法不一定跟別人一樣,這才是作家的方式。「當一個世界發生變革和變遷的時候,變革是好的,但有些人跟得上,有些人跟不上,當跟不上這些變化的時候,變化對這些人就是悲劇的。文學不止要關心成功者,還要關心失敗者,因為失敗者也是我們共同體的一部分,當他們跟不上的時候,我們不能拋棄他們,而是要關心他們、關注他們。」


文|吳夢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研讀 的精彩文章:

盛可以:讓人迷戀,亦讓人生病

TAG:研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建立自信心:做一個開放的自我
我們來自黃泛區,我們相信開放的力量!
開明、開放的工作室 是最接近自然的所在
搞笑:美女妹子坐車就是這麼自信和開放
鏡頭下:全世界女性最開放的國家,他們的浴室都是兩性開放的
最開放阿拉伯國家是什麼樣?信仰就是慾望的天堂,為真理奉獻一切
紫禁城裡不曾開放的「禁地」,公主、皇子們的家
開放式布局正流行,打造可以自由互動的家
中東最開放的國家上個世紀的老照片,可見到開放的端倪
思想的解放從來不只是兩腿之間的放開,而是精神的開放
美國單親家庭泛濫,都是因為開放自由的戀愛觀念
新作要來了 聊聊《刺客信條》和育碧開放世界
王中江:儒家傳統的開放和包容
軍隊中女兵最開放的國家,開放程度令人「咋舌」!
唐朝果然是最開放的朝代,不僅皇家關係混亂,女人穿的也開放!
村裡的大姐真開放,直接讓我去她家!
以《人民的名義》告訴你:廚房到底開不開放?
從中國私家車的發展,見證改革開放的成果
他家的入戶和開放式書房,朋友看了都誇溫馨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