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至,夜漸長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


- 傳統文化 · 秋分 -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陽曆時間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


今日秋分。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至,夜漸長


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

秋分至,夜漸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當中說:「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三候


初候,雷始收聲。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至,夜漸長



二候,蟄蟲坯戶。戶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秋分至,夜漸長



三候,水始涸。《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由於秋季天氣乾燥,水分蒸發快,所以,湖泊河流將面臨枯涸的境地。

秋分至,夜漸長



在天文學上,秋分是作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確切地說,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秋分至,夜漸長



因為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養身


秋分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在養生中也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以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的"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秋分至,夜漸長



秋季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至,夜漸長



精神調養方面,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老人可減少說話,多登高遠眺,讓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消散。同時,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複發季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習俗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之後,冬眠的動物開始做準備。此時,人類則有很多民俗活動,來為這個節氣賦予更多意義。

秋分至,夜漸長



秋祭月:中秋節由此而來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就太煞風景了,所以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至,夜漸長



立雞蛋:成功與否有講究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很多人在做「立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


為什麼春分或秋分這天雞蛋容易豎起來?有人認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子,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較容易立。也有人說,春秋分時節天氣晴朗,人的心情舒暢、思維敏捷,動作也利索,有利於立蛋成功。

秋分至,夜漸長



吃秋菜:秋湯灌臟利養生


在嶺南地區,昔日流行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至,夜漸長



粘雀嘴:放些湯圓保收成


秋分這一天農民按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10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來破壞莊稼。


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的想像和美好願望,不過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時節氣候微涼。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以秋涼的哀怨,描寫秋天。其實秋日也可勝春朝。

秋分至,夜漸長



金色的九月,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微風吹拂,正是賞秋的好時節。看綠葉慢慢變黃,看楓葉染紅山林,看菊花開遍大地;望北雁南歸,望雲霞變幻;聽瑟瑟的秋風,聽綿綿的秋雨;品豐碩的秋果......秋天的風景一樣獨好,秋天的風景一樣嵌入人心。人生享受著每一個季節不同的風采,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秋分至,夜漸長



臨窗而立,已有幾分寒意。夏,曽經的火熱與瘋狂,正隨著秋分到來慢慢退卻。在人生的路上,享受著一份時光,笑談著一段過往。晚年的生活不需要轟轟烈烈,不寄於柳暗花明,一切歸於自然,歸於平淡,歸於淡定,這就是秋的靈魂。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詩詞


點絳唇·金氣秋分


[宋] 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秋分至,夜漸長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至,夜漸長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里,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秋分至,夜漸長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秋分至,夜漸長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秋分至,夜漸長



採蓮令


[宋]史浩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


朱陵曜綺綉,箕翼炯、瑞光騰起。


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天子當膺,無疆萬歲。


北窺玄冥,魁杓擁佳氣。


長拱極、終古無移。


論南北東西。


相直何啻千萬里。


信難計。

秋分至,夜漸長



秋分後頓凄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圖:網路編輯:蔓延


西風東韻原創編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END-

秋分至,夜漸長



西風東韻主編私人微信


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東韻 的精彩文章:

箱匣如此精美,「買櫝還珠」也願意!
穩坐寂寞,靜看繁華
沐一路煙火,尋生活暖意
沉靜的人生,以樸素為本色

TAG:西風東韻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秋分-不覺初秋夜漸長
今日秋分,夜漸涼,勿忘加衣,莫相忘!
想你的夜漸漸變長
致我最在乎的人,因為想你的夜漸漸變長了
白晝漸短黑夜漸長,這樣的英國有種特殊格調
當冬夜漸暖,有這樣一群人在成都品杯酒人生,聊快意旅途
加拿大銅管五重《彩雲追月》彩雲追著月兒走 彎彎月兒夜漸濃 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