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生於義烏(今浙江義烏),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來源於《易經》中的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例如,「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志,見聞親切。


絕句小詩,如《於易水送人》(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在軍登城樓》(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每首詩寥寥20字中,壯志豪情,激蕩著風雲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


駱賓王曾經寫過一篇檄文痛罵武則天,但是由於文采太好,武則天看了非但不生氣反而大為讚賞,驚嘆不絕,這也是世間罕有的傳奇了!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唐】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翚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 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 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翻譯:


那個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個溫和善良之輩,而且出身卑下。當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機會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後來,不顧倫常與太子(唐高宗李治)關係曖昧。隱瞞先帝曾對她的寵幸,謀求取得在宮中專寵的地位。選入宮裡的妃嬪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個都不放過;她偏偏善於賣弄風情,象狐狸精那樣迷住了皇上。終於穿著華麗的禮服,登上皇后的寶座,把君王推到亂倫的醜惡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腸,兇殘成性,親近奸佞,殘害忠良,殺戮兄姊,謀殺君王,毒死母親。這種人為天神凡人所痛恨,為天地所不容。她還包藏禍心,圖謀奪取帝位。皇上的愛子,被幽禁在冷宮裡;而她的親屬黨羽,卻委派以重要的職位。嗚呼!霍光這樣忠貞的重臣,再也不見出現;劉章那樣強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孫」歌謠的出現,人們知道漢朝的皇統將要窮盡;孽龍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宮庭里,標誌著夏後氏王朝快要衰亡。


我李敬業是大唐的老臣下,是王公貴族的長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訓示,承受著本朝的優厚恩典。宋微子為故國的覆滅而悲哀,確實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譚為失去爵祿而流淚,難道是毫無道理的嗎!因此我憤然而起來干一番事業,目的是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隨著天下的失望情緒,順應著舉國推仰的心愿,於是高舉正義之旗,發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遠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鐵騎成群,戰車相連。海陵的粟米多得發酵變紅,倉庫里的儲存真是無窮無盡;大江之濱旌旗飄揚,光復大唐的偉大功業還會是遙遠的嗎!戰馬在北風中嘶鳴,寶劍之氣直衝向天上的星斗。戰士的怒吼使得山嶽崩塌,雲天變色。拿這來對付敵人,有什麼敵人不能打垮;拿這來攻擊城市,有什麼城市不能佔領!


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國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親,或者是負有重任的將軍,或者是接受先帝遺命的大臣。先帝的話音好像還在耳邊,你們的忠誠怎能忘卻?先帝的墳土尚未乾透,我們的幼主卻不知被貶到哪裡去了!如果能轉變當前的禍難成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舊主和服事當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勛,不至於廢棄先皇的遺命,那末各種封爵賞賜,一定如同泰山黃河那般牢固長久。如果留戀目前的既得利益,在關鍵時刻猶疑不決,看不清事先的徵兆,就一定會招致嚴厲的懲罰。

請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這道檄文頒布到各州郡,讓大家都知曉。

駱賓王寫文章痛罵武則天反被點贊,只因文采實在太好!



評析:


「初唐四傑」齊名,原是詩文並稱的。他們的駢文在才華艷發、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比起六朝後期堆花儷葉,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風,有著明顯的不同。


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便是最能代表這種時代新風、流傳廣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時代忠義大節作為理論根據,號召人們起來反對正在籌建中的武周王朝,氣勢充沛,筆端帶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頗能激發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


據說,武則天讀到了這兩句,矍然為之動容,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後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書》本傳)


足見他在政治和文學上的才能,連敵對方目空一世的武則天,也為之折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論壇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唯讀書可改變氣質
中鋒取勢,側鋒取妍,所謂筆筆中鋒,不足信也!
精絕之作!趙孟頫行書《秋聲賦》!
真正的牛人,民國七位大師上課精彩開場白!
文徵明寫給岳父的家書,寫封信都這麼美!

TAG:書法家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篇檄文令武則天變色,駱賓王原來不是王爺?
都學過「鵝鵝鵝」,但你知道嗎:作者駱賓王還曾參與起兵反武則天,起草檄文曆數穢行劣跡,武則天知道後卻說:帶他來,我想見見
千古第一檄文:看駱賓王如何痛罵武則天
「比那陳琳討曹操,駱賓王討武曌,尤覺淋漓盡致,令人叫絕」的一篇近代檄文
武則天與駱賓王那點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駱賓王把武則天罵得狗血臨頭,武則天非但不生氣還很高興
為何說駱賓王是反抗暴政的英雄?武則天的鷹犬們究竟有多歹毒
寫「鵝鵝鵝」的駱賓王曾怒懟武則天,最後結局卻不為人知
武則天的鷹犬們究竟有多歹毒,為何說駱賓王是反抗暴政的英雄
駱賓王寫過討武檄武則天為何還會重用駱賓王
駱賓王討武檄文寫的什麼戰爭
歷史冷知識:當年大罵武則天的駱賓王,他的下場怎樣?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駱賓王造反搞錯對象
宋之問吟詩卡殼,一個老和尚續完全篇,有人說他是駱賓王
五千年中唯一女皇武則天並非駱賓王說的「底實寒微」
駱賓王是哪朝哪裡人 駱賓王做詠鵝詩的故事
唐詩鑒賞:駱賓王·詠鵝
冷知識:歷史上的失蹤者,詠鵝和討武的駱賓王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