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一个人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最好的状态是像一条河流那样,绕过群山与大地,奔流到海;像一棵树那样,开花结果,落叶枯萎,都尊重自然的生命历程。

人是自然界中唯一反思自身、追问存在意义的物种。人要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需要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关系。


儒家主要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内圣外王;道家谈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空灵的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主要谈的是人与超自然的关系,是解脱的智慧,缘起性空,转识成智。


中国人的天性关注现世的、「此岸」的生活,不太喜欢思考死后的、「彼岸」的世界,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后,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超验的生死观,中国人才有了死后来生、轮回转世这些观念。


同时佛教逐渐中国化,到唐朝时出现了最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禅宗从创始人慧能开始,就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点,儒道的精神融入佛教,关注当下,把佛教从「彼岸」又拉回到了「此岸」。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儒:忠恕之道


在《论语》中,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今天的俗话来说,意思就是「想人家好,才能自己好」。

「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用今天的俗话来说就是「要想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恕」道可以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可以推衍开来,比如说我们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们决不要羞辱别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这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其实,忠恕之道是「仁」的一体两面,「忠」中有「恕」,「恕」中有「忠」,「尽己」与「推己」很难分割开来,这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推而广之,由个体到群体,忠恕之道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是促进人类奔向大同目标的普遍和谐之道。


中国几千年中的战乱多是由于外族入侵造成的,而且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没有为了「有几个上帝」「圣父圣子哪个大」这样的超验问题而屠杀自己的同胞和异族,这不能不说是拜儒家文化所赐。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道:至乐之道


道家智慧的精神追求是「至乐」,即达到快乐,至高无上的快乐。这才是道家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精神。

「至乐」之道建立在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之上。道家最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并且把整个自然生命看成是一体,不仅仅是人的生命,还包括动物的生命,地球的生命,整个自然界的生命,宇宙的生命。


出于对生命的敬重才要「至乐」,「至乐」不仅要使自己快乐,还要让其他的存在也快乐,人类社会快乐,自然界也快乐。


道家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与外部的大宇宙存在对应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完全融合,融于自然,连自我也不存在,跟大自然完全一体,就可以获得「至乐」。


所以「至乐无乐」,这里的「无乐」指的是没有常人所有的感官欲望快乐,从而真正达到快乐,也就是成为道家所说的「真人」。《道德经》说「修之以身,其得乃真」,懂得修身,有了「真德」就可以延年益寿。


道家的修真就是达到「至乐」,从而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死。「真」在甲骨文里是一个倒立的尸体,可见在古人的思维中死亡才是「真」,而道家并不认为死亡就是终结。


《庄子》中骷髅可以托梦告诉庄子人死后的快乐生活,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说我是可以没有身体而存在的,老子又将死亡形容为「复归婴儿」。


道教把死亡看成是成仙前的准备阶段,就像「蝉蜕」一样,摆脱旧的躯壳,开始新的生命,从而羽化成仙。可以说道家和其后的道教对中国人的医学、养生学提供了基本理念和实践法则。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释:平常心是道


禅宗提出「平常心是道」,把修行拉到人间的日常生活中,吃饭睡觉、劈柴担水都是妙道。看似容易,其实修行到心无挂碍,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


平常心是道,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悠然地品味流逝的或正在流逝的,看似寻常而实不寻常的生活片段。比起对是非成败的热衷来,日常生活细节中的趣味和品味更能提高人的尊严和生命意识。


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只有保持平常心,静心做日常事,不染不著,「山高不碍云飞,竹密不妨水过」,这样,你才能理解生命自在的真味。


一些人在生活中千般计较,陷在利害得失的算计中不能自拔,其实不如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胜负心。春来,奉一树绿叶;春去,还一身自在。不去妄求,也就没有了忧伤和苦恼。


谁家无明月清风?平常心人人皆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修炼自己的内心,从容而独立,充满乐趣与热情地对待工作、生活,平静温和地对待这个世界。

学一点儒释道智慧,与这个世界美好相处



本文属儒风大家编撰整理或原创约稿系列稿件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欢迎关注人文(ID:renwenzhishi),了解人文,学习人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一場意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將不是李白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RMB?
一條神秘家規造就「中華第一望族」

TAG:人文 |

您可能感興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儒释道三家之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