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孫悟空大鬧天宮,從齊天大聖任上返回花果山;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哪吒父子征剿,卻又落敗,弄得玉帝臉上還是「笑」,但話里卻透著底氣兒不足:「卻將哪路神兵助之?」玉帝屬下的天兵天將雖然不少,但數來能與孫悟空抗衡的並不多,主要依靠的還是李天王與哪吒父子,現在李天王父子一敗再敗,還能調哪路兵馬呢?

來做客的觀音一旁插嘴,推薦調灌口二郎神前來擒拿猴頭。請注意,當時觀音特意點明他推薦的「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玉帝雖說內心不太願意———這點以下會證明———但卻不得不接受推薦,派人調二郎神的人馬來花果山參戰,聖旨中說「功成之後,高升重賞」。

二郎真君有點能耐,雖說費了點勁,但到底把孫悟空捉了來。他凱旋歸來,李天王與四大天王諸神,都前來賀喜:「此小聖之功也。」二郎神倒也挺懂事地說:「此乃天尊洪福,眾神權威,我何功之有。」一時大家都是喜氣洋洋。但在無兵可調時臉上尚有笑容的玉帝此時卻連一點笑意都沒有(不信可查),當初許諾的「高升重賞」,只兌現了一半———有重賞,無高升。或許當時玉帝心中就已發狠:從此再也不用二郎神。

憑什麼說玉帝對二郎神不滿意?有證據:其一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宮已無兵可派,可玉帝硬是沒有想起二郎神,按理說,二郎神是他的外甥,最了解的就應該是他,何必要等觀音提醒?其二孫悟空再鬧天宮,玉帝一反往日猶豫無斷的樣子,也不與誰商量,立即派人往西天請佛祖相助,哪怕自貶身份惹人恥笑。二郎神不是還在灌口嗎,何必捨近求遠?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要弄清這其中的彎彎繞,還得從玉帝和二郎神的關係說起。關於二郎神的神話故事,版本很多,《西遊記》是取其中兩個組成的。家住灌口,取的是四川灌口的治水李二郎的故事;玉帝外甥,取的是西漢桃山楊二郎的故事。楊二郎的故事有點像董永、七仙女的故事。相傳書生楊天佑在桃山讀書,被思凡的玉帝之妹張仙姑看中,結為夫妻,生子二郎。玉帝知道後懲罰張仙姑,將其壓在桃山下,待二郎學成武藝,劈開桃山,救出母親。玉帝無奈,赦免仙姑,認二郎為外甥。所以孫悟空見面就說:「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開桃山的,是你么?」原來玉帝和這位外甥有點疙瘩。

但這點過節並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在於二郎是玉帝的外甥。中國古代的皇帝,雖然都把自己說成是天生該做皇位的真命天子,但心裡隨時都在提防著別人。曹操、趙匡胤那樣欺負皇家孤兒寡母的大臣固然要防,但像那樣的大奸大惡畢竟不多,真正要防的還是宦官和內、外戚———沒有他們起內亂,大臣翻不了天。吳三桂的實力可謂強矣,康熙一下決心就把他滅了;年羹堯的權力可謂大矣,雍正的一紙詔書就把他廢了。只有宦官、內戚才日日夜夜、時時刻刻構成對皇權的威脅,不見痕迹而又防不勝防,有關記載真是不勝枚舉。

明初,出於對歷史教訓的記取,朱元璋對宦官干政的防範非常嚴格,有許多條款都規定「殺無赦」。後來到明中葉,皇帝已經不如他們的祖先那麼精明強幹了,血的教訓也漸漸忘了,宦官勢力有所抬頭,於是有了劉瑾、江彬那樣權力過大而對皇權產生影響的太監,也才有了天啟年間權傾一時幾乎顛覆江山的魏忠賢閹黨。至於對內戚的管理,明朝的防範制度也執行得非常嚴格。我們前面說過永樂帝奪取侄兒皇位的「靖難之役」,不就是自家的內訌嗎?因此從永樂帝朱棣開始,就規定了一套內容全新的封國制度,皇帝的長子為太子繼承王位,其各兄弟自幼封王(一般在十歲左右),大約在十七八歲結婚後便去自己的封地生活,只可享樂但不得與聞政事。很多王因為政治上沒有了出路,就花天酒地,胡作非為,鬧出很多今天稱之為緋聞的事情來。但對這些事,只要不是太過出格,朝廷實際上是不問的,甚至是慫恿的,因為朝廷正希望藉此消磨那些王的意氣,免得他們在政治上惹是生非。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這個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宮廷內部禍患的出現。明武宗與世宗之間的平安過渡,是一個最好的例證。這件事就發生在吳承恩幼年時期。吳承恩出生在公元1506年,這一年正德皇帝即位因此也稱正德元年。正德皇帝在位十六年後一命嗚呼時沒有子嗣,給朝廷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如果在其他各朝,這就是一個大大的危機,各路勛侯貴戚必然以擁立為名乘機圖謀皇位,若稍有不慎就是一場血光之災。但由於這是發生在明代,各路的王都不在京城,他們與朝中大臣既無往來,心中也從來就沒有圖謀登基的妄想,沒有任何準備。所以武宗死後,竟然沒有一位王爺插手,竟然由大臣們按部就班地商議確定由武宗的一個侄兒、封在湖北安陸的興王———後來的嘉靖皇帝即位。武宗一朝政治混亂,但在重大的事件面前能夠平安過渡,這不能不歸結於制度之力。

這些都是吳承恩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所以也反映到玉帝和二郎神的關係上。他筆下二郎神的地位其實正是明代皇室封國制度的寫照,玉帝對二郎神這位至戚並不親熱,採取的也是不接觸、不使用、更不重用的政策,只讓他住在灌口,無事不得上天, 「聽調不聽宣」。這「聽調不聽宣」是個很有意味的話頭,宣,是皇帝召見臣子,是日常政務,二郎神不得(或不必)參與,所以不聽;調,是調兵,應該出現於緊急情況時,是二郎神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要聽。這個約定不知是玉帝為了制約二郎神提出的,還是二郎神為了自避嫌疑提出的,書上沒說,但估計是二郎神為讓玉帝放心提出的自我約定。你看二郎神聽調後隨帶各位兄弟到達花果山,見到李天王時說:「……若我輸與他,不必歷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歷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說這話幹嘛?怕人家搶功?不像。倒好像是刻意要與各天兵分清界限以避嫌疑。吳承恩不愧做過王府官員,對王府與朝廷微妙關係的了解竟是如此細緻。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為何一直無法得到重用?

清人入關之後,總結明代亡國的原因,將明代的這一宗法制度視為明代亡國的原因之一,據說康熙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明朝宗法,使皇家骨肉分離,眾王尸位素餐,毫無作為,以至於國事緊要時竟無人能援手相幫,遠不如大清制度能使皇家兄弟齊心協力。或許基於這一認識,清初不設太子(康熙朝時立時廢,態度曖昧),大有讓諸皇子中原逐鹿,使捷足者先登的意思。清人的這一制度,讓他們避開了明代宗室王軟弱無能的結果,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康熙朝參與黨爭的皇子有十多人,時間長達二十多年,禍害延至雍正朝,直弄得非死即傷;雍正帝為了不給自己選定的繼承人遺禍,不得不處死了暗中使勁爭位、名為三子實為長子的弘時。有清一代,皇位的傳承遠不如明代穩定。

兩相比較,兩代制度各有千秋,正暗合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一哲學命題。只是可憐朱家子孫,在自己一小片宮殿里,雖說不缺吃穿,但無調不得進京,甚至不得離開封地,大多數就從此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兄弟。不管有無才幹,都終身不能從政,養肥終老完事。而《西遊記》里那位渾身本事的二郎神,也因為是玉帝的外甥,就只能住在鄉下灌口,無事與一班草莽兄弟打獵為樂,看起來超脫,其實挺可悲的。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西遊記》里的這一大酷刑,連孫悟空都無法忍受
十字路口的你還在么?魔獸中無法忘記的美好回憶
來過三亞都無法忘記的一種情懷!
三花貓抱著主人的襪子聞,這酸爽,簡直無法想像!
皇帝最想得到的三樣東西,最後的一樣永遠都無法擁有
主婦一見鍾情的家居好物,用過一次就無法拒絕,關鍵是賊便宜
這些才是真女神!電影中一出場就讓人再也無法忘卻
十二星座誰永遠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去?
連如來都無法跳出三界眾生之外,法術更低的孫悟空為何卻做到了?丨風林秀品西遊番外篇
一襲紅裙, 冷艷的讓你無法靠近
無法重來的一生 (寫得真好)
什麼?這兩樣東西根本無法阻擋子彈的射擊!被神劇坑慘了
烏龍再大鬧劇再多,也無法阻擋我追逐你的腳步……
這是一組神奇的圖片,看了以後便再也無法直視香蕉了
無法無天的二哈,在這卻淪為狗拉車,為被二哈迫害的寵主感到高興
無法重來的一生!
愛情和生活無法兩全之際,就看哪一樣對你而言更重要
在地球上為何永遠無法看到月球的另一面?一切都是它「惹的禍」!
請善待這無法重來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