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女人9歲就被迫結婚,家庭暴力時有發生
女人和小孩在黎巴嫩面臨的威脅,不都是來自陌生人。據報道,黎巴嫩女人和小孩受到丈夫和父親虐待的情況越來越多,接受採訪的當地婦人稱,沒有工作的男人十分焦慮,他們會象對待難民一樣被人侮辱的生存。
在黎巴嫩,因為人們顧忌家族臉面和緘默文化的熏陶,所以很難獲取有關性暴力和家暴方面的數據。根據黎巴嫩非政府組織Kafa的一份報告,大約75%的黎巴嫩婦女遭受過至少一次家庭暴力。在一個十分依賴宗教領袖指引的社會中,一個叫Abaad的團體決定採取非常的方法與針對女性的暴力作鬥爭。
在一個羞於公開談論家庭暴力的社會中,這樣做並不容易。黎巴嫩是一個擁有17個宗派的國家,雖然大多數黎巴嫩人是穆斯林,但是馬龍派(流行於黎巴嫩的天主教教派)教徒佔了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
"我們發現了許多女孩,她們在房間了遭受性虐待, 特別是來自叔叔、兄弟。」這是一個穆斯林社區,這裡的人都是穆斯林,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但他們不願意讓外人來插手,更不願意承認他們是存在問題的的。
許多婦女由於他們在黎巴嫩的經歷遭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包括目擊親人朋友慘死的。性虐待和家庭暴力使得黎巴嫩女性更加痛苦。然而,有時候法律只能保護一個小部分,黎巴嫩法律不認可在婚姻中有強暴之說 。
貧困的父母經常因為別無選擇,只能為他們的女兒找老公,就算這樣會讓女兒的健康帶來高風險,還會剝奪她們的教育機會,但這樣的慘況仍無法停止;只要戰爭未結束,早婚女孩的數量便會持續上升。她們年紀尚幼便被迫嫁為人婦,而年齡最小的新娘只有9歲。
這些早婚的女孩,在結婚時都只有11歲或13歲,最小的只有9歲,自己還是孩子,卻嫁給了比自己年長一倍的丈夫,進而成為人母。
黎巴嫩家庭經常居住在十分擁擠的,又舊又空蕩蕩的老房子里,或者是粗製濫造的避難所里。援救人員說,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人民心中藏在深深地怨恨。他們就是這樣對他們對親近的女人,來發泄這種怨氣。
雖然目前已經有部分「娃娃新娘」逃離敘利亞和恐怖組織的魔掌,但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指出,這樣的婚姻「剝奪了她們的童年」,容易造成社交孤立和家庭暴力問題,她們的命運始終是不幸的。




TAG:這才叫態度 |
※這裡的人們對早婚習以為常,女孩14歲就已結婚生子
※這裡的女人生完孩子後會被隔離,多年不準碰男人更不能有夫妻生活
※在這裡只要有男人經過,女人就會追上去和他們發生性關係
※這裡只要有男人經過,女人就會追上去和他們發生關係
※這裡的女人經期被迫住狗洞,有時甚至露宿野外
※這裡的女人第一次生完孩子後要被隔離,多年不允許有性生活
※這裡的女孩11歲就被迫結婚,警察都阻止不了他們!
※這裡的未成年少女被迫嫁給年老的陌生男子,婚後終生不能回家
※在這裡,男人發獃不幹活,女人是被偷出來結婚的!
※痛經發生時,為什麼有人怕按,有人不怕按?這裡的學問太大了
※這裡的女人生完孩子後要被隔離幾年,不能接觸男人
※這裡的女孩子8歲就結婚生子,看過後有些驚訝!
※這裡的女人與女人結婚,婚後可以擁有各自的男性伴侶
※這裡的孩子從小被家裡賣掉,生死掌握在陌生人手中
※杭州有一家攝影館,每天僅接待2個客人,卻有人把最重要的人生時刻都留在這裡
※這裡的人世代為僕人,餓極了甚至吃親人屍體,婦女大多從事賣淫
※這裡的女人走在街上,隨時會被男性搶回家去強制結婚
※這裡的女人不會放過每一個經過的男人,她們以此養家
※這裡的女孩從5歲開始就要戴一輩子的枷鎖,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