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澳大利亞在1901年成立聯邦後,推行歧視華人的政策,很多澳大利亞的華人逃離這個國家到中國上海開始新生活。郭婉瑩(又名黛西Daisy Kwok)(題圖中居右一者)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如果白澳政策有來世的話,我在1996年與它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了解。我翻看著江似虹(Tess Johnston)寫的書:A Last Look: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Old Shanghai(《最後一瞥:老上海的西洋建築》),發現一張黛西的照片,她站在上海靜安區如今已經頗顯老舊的家族大宅外。


黛西身著黑色絲絨連衣裙,戴著一串白珍珠,站在一條晾衣繩旁和開裂的水泥地上。照片上的她看起來應該至少七十多歲了。照片下的文字解釋告訴我,黛西在澳大利亞出生,1917年來到上海,她的身份是「上海的澳大利亞人」。

這很非同尋常。我在澳大利亞駐北京大使館度過了七年的青春期,也曾在中國的一所大學學習,知道澳大利亞直到1970年代才與中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關於澳中恢復外交關係的那段歷史,之前我讀到過的絕大多數資料都是各種宴會和握手、領袖會晤以及澳大利亞的政客們站在長城上的圖片。在中澳關係的影像記錄中,像黛西這樣的十分鮮見。


20年過去了,現在我知道黛西是澳大利亞的第二代華人,童年在悉尼的Petersham區度過,後來他的父親郭標(George Kwok Bew)舉家遷往中國。


一方面是為了逃離澳大利亞的種族主義和白澳政策,另一方面也嚮往當時上海舉世聞名的現代化生活。郭標在中國開了永安百貨公司,永安百貨直到現在仍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


1920和1930年代的上海,有許多澳大利亞的華人在那裡生活,郭標的女兒黛西只是其中之一。他們當年的家、工作的地方、教會、夜總會和舞廳如今已經難覓蹤跡,那些與澳大利亞相關的痕迹也早已被遺忘。

然而這些地方當年的生活曾經十分國際化。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那段日子,上海是歐洲在亞洲的首要通商口岸。這裡是巴黎模式的「法國城」,外灘上,馬路兩旁排列著英國式精英生活的代表性建築舊時的總部--各種會所、銀行和酒店。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1920年代的上海外灘Getty Images/Ulstein Bild


我十幾歲時曾經第一次到上海,當時就被和平飯店富麗堂皇的藝術裝潢震撼到了,那裡的每個房間都擁有不同國家的各自風格的主題(日本房、印度房、英國房),一支成員都上了年紀的30年代的爵士樂隊還在酒吧里表演。

通往外灘的是南京路商業街。就是在這條街上,像黛西的父親這樣的從澳大利亞返回的華人開設了先施百貨、永安百貨和新新百貨等百貨公司,這些公司如今已經走下坡路,但當時被稱為四大百貨公司,是一戰後消費資本主義傳到中國的先驅代表。


這些令人驚訝的與澳大利亞相關的遺迹曾經是上海資本主義歷史的核心,而在1990年代作為還是個十幾歲少女的我對此卻全然不知。我到了20多歲的時候,了解到在上海爵士樂鼎盛期,那些大把大把地把錢撒在這座城市的澳大利亞華人的命運。


他們失去了財富,逃到美國,有的人留了下來,但是那時的上海已經發生變化,在共產黨的統治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遭受極大的苦難。有的人活了下來,並且在「改革開放」後協助前來中國的澳大利亞外交官,成為文化聯絡官。他們是中澳自1950年代斷交以來兩國關係的歷史見證。


黛西本人就曾被中國的歷史洪流所淹沒。她在1949年共產黨執政後仍然留在上海,在60年代的政治運動中遭受迫害,一貧如洗。

上海名媛郭婉瑩與澳中那段塵封的歷史



郭婉瑩在上海教英語(1982年)Supplied: Better Link Press


那張在《最後一瞥:老上海的西洋建築》一書中震動我的照片攝於1980年代,當時中國的經濟改革引發了對上海過去資本主義生活的懷舊情懷,以及對那些仍然懷記那段生活的人士的敬意。


1987年,澳大利亞重開駐上海總領館,黛西開始協助領館的工作人員翻譯文件、教中文,並且擔任中澳關係史顧問。


1990年,黛西去世前幾年,在一個儀式上她被給予澳大利亞公民身份,長期以來她無法獲得這個身份。在黛西出生時的澳大利亞,亞洲人是不受歡迎的,與當時以大英帝國的白色要塞自居的澳大利亞的自我認知格格不入。


作為淘金潮時期中國移民後代的黛西,是眾多在澳大利亞出生然後到上海尋求更美好未來的眾多華人當中的一個,他們在上海尋找機會。當時在大英帝國世界最南端的澳大利亞沒有賦予他們這些機會。


那麼對於一個在中國生活的澳大利亞人意味著什麼呢?黛西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澳大利亞歷史的版本,她的生活引發了一系列的歷史回憶。在21世紀著眼於未來的中澳關係基調下,這些回憶往往被遺忘。


在1850年代的淘金潮與1970年代澳中恢復外交關係之間的這段歷史,像黛西這樣的人有著傳奇的經歷:他們是澳大利亞和亞洲之間悠久的文化交流歷史的鮮活見證。我們十分關切我們在這個地區的未來,而這個未來承載著那段悠長的澳中關係史。


本文作者 Sophie Loy-Wilson博士系悉尼大學澳中歷史學家。文章來源於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電台Earshot節目。


(翻譯:莫小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BC澳洲佳 的精彩文章:

科普平台解答你的十萬個為什麼

TAG:ABC澳洲佳 |

您可能感興趣

忘掉「奶粉和蜂蜜」 赴澳中國遊客盯上羊毛製品
旅澳中國科學家在石墨烯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歐美科學界盛讚不已!
吉澳中醫藥合作前景廣闊
影迷們有福啦!澳中聯合拍攝14部大電影,大批中國影星將赴澳
澳媒:赴澳中國遊客熱度下降 酒店服務需跟上需求
澳中合作抗癌大邁進,李嘉誠捐出$380萬澳幣給墨大癌症研究中心
繼牛肉後,驢肉成澳中貿易新方向
澳中籤訂自由貿易協定 新中貿易協定急需升級
引渡條約10年仍未批准,逃澳中國貪官鬆了口氣
澳中學生成功複製抗艾葯有效成分成本僅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