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本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佛教典籍中,一部經典的題目,往往是全經內容的畫龍點睛之處。因此,在學習經典時,首先要了解經題蘊涵的深意。


先釋般若。般若,是梵語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兩種方式,音譯多是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玄奘三藏在譯經時,就制訂有「五不翻」的規則:一、尊重不翻;二、順古不翻;三、多義不翻;四、秘密不翻;五、此方所無不翻。「般若」既屬於第一種類型,以尊重故不翻。另一方面,漢語中也缺乏與「般若」內涵相應的辭彙,即此方所無,故採用音譯。


由於般若是梵語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麼,般若又具有什麼深意呢?古德為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將般若釋為智慧,但它顯然不同於通常所說的世間智慧。因為世間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夾雜煩惱的,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圓滿、清凈的,能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徹底超越生命中的無明煩惱。

所以,般若對於生命改善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人們就會產生兩種困擾:


一、認識上的迷惑


凡夫因無明所擾,總是陷入各種迷惑狀態中,既不能透徹了解自己,也無法真正認識世界。或許有人會說:難道我們連自己都不了解嗎?這個問題聽來似乎令人費解,事實卻是如此。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就是我呵。其實,這是一個極為深奧的問題。我們以為,「我」就是我。那麼,究竟是以身體為「我」,還是以思維為「我」呢?倘若以身體為「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體之時,「我」在何處?倘若以思維為「我」,思維乃經驗及概念的積累延續,並無獨立自性可言。足見,這個問題遠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容易回答。所以,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記得有位西方哲學家曾對人生作過一番形象的比喻:人生有如過橋,而這座橋的橋頭、橋尾、橋下都布滿雲霧,人們就從一團雲霧走向另一團雲霧。以佛教觀點來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僅僅是一期生命的開端。當我們死亡時,也只是這期生命的終點,並不意味著它的徹底結束。事實上,生命還會生生不已地延續下去。在漫長的生命洪流中,今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短暫片段。因此,我們在著眼於現世生存的同時,更應追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答案,這也是每個人必須解決的切身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那麼,命運是什麼?人生是否存在命運?假如存在命運,它又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由什麼力量推動?對於這些問題,世人的看法往往大相徑庭:有人不信命運存在,以為生命發展沒有既定規律可尋;有人深信命運規律,認為冥冥之中確實存在支配我們的力量。此外,有人認為命運不可改變;有人認為命運可以改變;有人認為支配命運的力量來自神靈;有人認為改造命運的機會來自自身,等等。那麼,命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因果報應也是世人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從某些現象來看,世間萬物似乎各有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收穫來自播種,成功來自努力。但從某些現象來看,生活中又存在許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比如,有人作惡多端,卻過得逍遙自在;有人行善積德,卻過得窮困潦倒。因而,多數人認可一生論,不信因果報應。而世間各種宗教大多認可因果報應的觀點。那麼,因果報應確實存在嗎?


人為什麼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也是人們經常提出的問題。生存在這個世間,許多人並不知道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只是沿著前人約定俗成的習慣,上學、工作、成家、生兒育女、升官發財、享受欲樂乃至一命嗚呼。一代又一代,人們重複著幾乎相同的生活模式,卻很少去思考這種生活能否實現人生的真正意義。怎樣才能開發生命的最大價值?這就必須知道:人究竟為了什麼而活著。


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


佛經中,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為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可以這麼說,這個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強烈的慾望中。什麼是欲?欲,就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產生的慾望,又有著千差萬別的表現形式。佛經中,將之簡單歸納為五種,分別是色、聲、香、味、觸「五欲」。色慾,是眼睛希望看見亮麗的顏色;聲欲,是耳朵希望聽到悅耳的音聲;香欲,是鼻子希望聞到芬芳的氣息;味欲,是舌頭希望品嘗可口的美味;觸欲,是身體希望接觸舒適的環境。在佛經中,「五欲」有時會另有所指,分別指財、色、名、食、睡「五欲」。財欲,是對金錢財富的希求;色慾,是對男女情感的希求;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食慾,是對飲食的希求;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有情的生命,就是在不斷追逐五欲的過程中延續。當上述慾望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暫時的快樂。因而,通常所說的人生幸福,無非是指慾望的滿足。

但慾望又是不穩定的。人類慾望雖與物質條件有關,但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滿足?並沒有具體、統一的標準。從整體來說,往往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謂水漲船高。對古人來說,豐衣足食就能知足常樂;而對今天的人來說,衣食無憂已很難使人滿足,更難使人因此產生幸福感。隨著物質的繁榮,慾望也在隨之膨脹,而且是無止境地膨脹,這使人們永遠處在無休止的追逐中。


慾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徵:


一、佔有:人們被慾望驅使,總想不斷佔有。當溫飽尚未解決時,人們只求吃飽穿暖,有個遮風蔽雨的住處。一旦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很快就不會滿足,進而希求方便舒適的生活。洗衣服太麻煩,最好有洗衣機代勞;走路太疲勞,最好有私家車代步;工作之餘閑得無聊,應該有個電視消遣娛樂;外出旅遊固然瀟洒,還要有架攝像機隨時記錄。要求越多,需要添置的東西就越多,為此耗費的錢財也就越多。但錢財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相應的,我們就得為了賺錢,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慾望而拚命工作,忙碌不休。


有了物質財富之後,人們又會嚮往名譽地位。總之,別人擁有的,我必須有;別人沒有的,我也得有。慾望,常常使我們一生都在不斷追逐、佔有的循環中度過。一個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很快接踵而至。被慾望支配的人,往往忽略自己已經擁有的,忙於追逐尚未屬於自己的一切。卻很少考量,那一切究竟是不是人生的真正需求。俗話說:慾壑難填。一個對財富充滿慾望的人,即使有了百萬家產,還會繼續想著千萬、億萬。由於我們永遠把目標向前推進,怎麼可能有知足的時候?因而,即使擁有再多,也很難感覺幸福。


二、比較:生活在現實社會,必然會與他人發生關係。於是乎,就會相互攀比。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坐夏利,我得坐賓士,比你神氣;你吃千元一桌,我得吃萬元一頓,比你豪華;你穿新款時裝,我得穿國際名牌,比你時髦;你的電腦是386,我得買486,比你先進;你當縣長,我得當上市長,比你官大。

帶著比較心態去生活的人,總在期待出人頭地,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感受幸福。但是,社會日新月異,即使我們不停地跟著跑,也難以長處潮流之先。比如電腦,前兩年286都難得一見,都覺得非常先進。短短几年,386、486就顯得過時了,因為586已閃亮登場。不過,就算換了最新型號又如何呢?要不了多長時間,又會落伍於時代。20年前,誰家如果有一輛自行車,就夠他們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普及後,需要擁有摩托車才會感到幸福。待摩托車普及後,則需要擁有私家車才會覺得幸福。


社會總在不斷推陳出新,處於比較中的人,雖然總在追求幸福,總在為達到某個目標努力,卻難有滿足之時。即使暫時處於領先地位,暫時感到滿足,但很快就會被新的比較驅使,繼續奔忙不休。


三、競爭:以比較的心態生活,必然導致競爭。在家庭中,兄妹間為博得父母寵愛而競爭;在學校內,同學間為成績高低而競爭;在市場上,同行們為佔領市場而競爭;在學術界,學者們為學術地位、作品影響而競爭;在國與國之間,則會因國土、資源的佔有而競爭。人類社會,難道也要像自然界那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難道相互拼搏,乃至你死我活的爭鬥,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嗎?在競爭中,多少人活得疲憊不堪,多少人過得不堪重負。


慾望,使人們不斷向外攀緣,並在這種無休止的追逐中迷失自我。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靜坐後在林中漫步。這時,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詢問,是否看見幾個女孩從這邊經過?佛陀問其緣由,年青人說:昨晚他們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清早起來時卻發現她們已逃之夭夭,並捲走了他們的全部錢財。佛陀反問道:那麼,是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們自己更重要呢?

其實,現代人多數和故事中的年青人很相似。在一味向外追逐時,卻很少關注自己,更不知道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如今,幾乎全社會都在瘋狂地賺錢,所謂「十億人民九億商」。今天的中國大地,與經濟掛鉤的書籍特別暢銷,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爆滿。文化界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社會上,各種生財之道五花八門。多少人為了賺錢挖空心思,不擇手段。


隨著經濟發展,又創造了無數消費機會,以此不斷刺激人們的消費意識。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這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各類娛樂場所:如舞廳、酒吧、夜總會等等。人們白天忙於賺錢,晚上縱情享樂,在一刻不停的忙碌中,徹底迷失了方向。更令人擔憂的是,經濟繁榮了,社會道德卻每況愈下。


對慾望的過度追逐,必將導致痛苦的結果。正如《阿毗達磨俱舍論·分別界品》所說:「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所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這首偈頌告訴我們:沉溺於慾望中的人,總在不斷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如願,就會沮喪失落,有如被利箭射中那樣痛苦難當。佛教中,將這種慾望不能滿足所造成的痛苦稱為求不得苦,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合為「八苦」,是對人生一切痛苦的簡要歸納。


《中阿含經·苦陰經》中,也深刻闡明了欲的過患。《經》曰:「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伎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饑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若有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記述了追求財富和失去財富導致的痛苦。《經》中又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彼既如是共斗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這些因爭奪財富而導致的糾紛,從古到今不曾停止。不僅社會上彼此爭鬥,即使在朝暮相處的家庭中,在血脈相連的親人間,也時常會因財產而造成各種糾紛,或是夫妻反目,或是父子敵對,或是兄弟失和,或是親族離散。究其根源,也是因為佔有慾造成的。


《經》中接著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爭,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斗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斗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世人因慾望而彼此爭鬥,永無休止。商人與商人爭,政客與政客爭,國家與國家爭。當年,德國法西斯席捲歐洲,日本侵略者危害亞洲,及人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種種痛苦,其始作俑者,也是慾望導致的霸權擴張。在武器落後的古代社會,戰爭通常只會造成局部地區的災難。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倘若某些大國無法遏制自身的擴張欲,人類就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其後果不堪設想。


人類若想解決由認識困惑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智慧的力量。《經》曰:「般若波羅蜜。」波羅蜜,漢譯為度,即到彼岸之義。所謂度,就是度過煩惱,度過生死瀑流。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所說的到彼岸,並非東方琉璃世界,亦非西方極樂世界,恰恰是我們所在的現實人間。假如我們被無明所惑,就是煩惱、痛苦的此岸,就是彷徨、苦悶的此岸,就是空虛、不安的此岸。一旦開發般若智慧,正見諸法實相,如法起修,如理而行,就會抵達安樂、祥和的彼岸,抵達解脫、自在的彼岸。所以說,般若正是將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的舟航。


三、解脫痛苦的原理


【觀自在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將這段經文稱為「標宗」,即標明一經宗旨。可見,理解這段經文是學習本經的關鍵所在。


佛陀出現於世的根本目的,正是幫助有情解脫痛苦,超越生死。我們學佛修行,也無非是為了離苦得樂。但是,當我們說到離苦得樂時,卻有人不以為然,說什麼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顯得豐富多彩;又說什麼苦樂是相對而言,有苦方能有樂。類似論調,乍聽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仔細推敲,卻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說人生應該有苦有樂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痛苦應該像迎接快樂一樣歡喜踴躍。事實上,痛苦來臨時,我們本能地就會逃避。


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的一切行為,始終是在通過各種方式逃避痛苦,追逐快樂。很少有人刻意追求痛苦,即使有,也不是以追求痛苦為目的。而是將之作為達到某種目的的過程,試圖追求更大的快樂。比如自虐,仔細考量的話,也往往是因為心靈痛苦過於沉重,為轉移痛苦,始有對肉體的自虐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自虐也是為了緩解心靈痛苦,而非有意製造痛苦。至於那些覺得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豐富多彩的觀點,也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的說法,是「為賦新詩強作愁」的想像。一旦痛苦成為現實,任何人都會避之惟恐不及,都會想方設法地避苦趨樂。由此可見,解脫痛苦不僅是佛法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世間法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解脫人生痛苦呢?佛法認為,首先要對苦有全面認識。唯有了解苦,方能對症下藥。說到苦,大體可分為身苦與心苦兩種。所謂身苦,即色身之苦,一般來說,感覺大致相同。比如在嚴冬酷暑中,人們都會被寒冷和炎熱折磨;處於病痛或被火燒刀斬時,都會感到疼痛難耐,不堪忍受。至於心苦,則是由內在煩惱引起的痛苦,其表現千差萬別、因人而異。例如同觀一輪明月,有人覺得清涼安然,有人卻會黯然神傷;同游一處風景,有人覺得心曠神怡,有人卻會悲從中來。


此外,佛教還將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類。


苦苦,是切實感受到的痛苦。即使佛陀不曾指出,我們也認為是苦的。如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病痛之苦、死亡之苦。此外,還有內因和外境共同造成的痛苦。如親人天各一方,為愛別離苦;所求不能如願,為求不得苦;怨家狹路相逢,為怨憎會苦;身心不得平衡,為五蘊熾盛苦。


壞苦,則與苦苦相反,是我們以為的快樂感受。或許有人會不解,既然是快樂感受,如何又屬於苦呢?從佛法智慧來看,世間所有的快樂,同樣是以痛苦為本質。當我們飢餓時,吃飽會覺得快樂,如果繼續不斷地吃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當身體變髒了,洗澡會覺得快樂,如果沒完沒了地在水中泡著,還會覺得快樂嗎?當心情鬱悶時,看看電視會覺得快樂,但不分晝夜地看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由此可見,我們所謂的快樂,只是某種慾望滿足後,痛苦暫時得到的緩解,心理暫時出現的平衡。如果吃飯、洗澡的本質是快樂的話,那麼,無論吃多少、洗多久都應該是快樂的。而且,應該是越吃越快樂,越洗越快樂。事實不然,只要這種行為超過身體所需,快樂立即會轉為痛苦。吃飯如此,洗澡如此,一切因慾望滿足而產生的快樂莫不如此。正是因為這種樂受能夠變壞,所以,佛法將之稱為「壞苦」。同時,樂受與苦受、憂受、喜受一樣,屬於變化無常的情緒。我們貪著樂受和喜受,但這種感受並不能恆常擁有,樂受伴隨著苦受,喜受伴隨著憂受,時時都處在變化、轉換之中。在四禪八定的修行中,初禪、二禪、三禪正是因為喜樂感受未除之故,仍不能避免火水風(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災難,唯有到四禪舍念清凈,無喜無樂,才能平安無事。


行苦,是由遷流變化帶來的痛苦。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此為自然規律。但世人不明真相,一味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愛情永恆、家庭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係永恆。卻不曾想過,其中又有哪一樣,可以永恆不變?只要我們願意觀察,就會發現,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能堅固不壞,再健康的身體也不可能天長地久。由於自身認識與「行」的事實相違背,因而導致「行苦」。


認識苦,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苦,而是為了積極地解脫苦。那麼,什麼又是離苦之道?世人往往將改善生存環境作為解決方法,以為經濟繁榮了,物質條件改善了,人類就能由此獲得幸福。事實上,在物質條件遠遠超過古代的今天,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痛苦,並未比任何時代有所緩解,甚至還可能更多。原因何在?正是因為沒能抓住問題核心。因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心靈,試圖通過改善外在環境來解除痛苦,只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佛法認為,解脫痛苦的方法,首先是了解有情的痛苦現狀,然後,由此尋找痛苦之源。人類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究其根源,還是生命內在的問題。從般若思想來看,一切痛苦都是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造成。想要解脫痛苦,必須對存在具備正確認識。


《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正是告訴我們,須以般若智慧觀照五蘊。五蘊,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為集聚義。


色蘊,便是色的總和,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等,統稱為色。所謂色,此處相當於物質。對於物質現象,我們往往是從形狀(形色)、顏色(顯色)這些色相進行認識。因而,佛教以「色」代指物質。


受,為領納義,即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產生的情緒,包括苦、樂、憂、喜、舍等等。


想,為取像義,當我們接觸外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為之安立名稱概念。


行,為造作義,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


識,為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


五蘊中,色蘊屬於物質現象,而受、想、行、識四蘊則屬於精神現象。


五蘊,是佛教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歸納和概括說明。世人對「有」的一切不能正確認識,在有情生命體上執有實在的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此外,更對我、法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著,造成人類的煩惱及痛苦。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正是為了扭轉世人對「有」的錯誤認識。我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其本質是空無自性的。這裡所說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告訴我們,五蘊的「有」,不是我們執著的實在性。所謂的「有」,只是假有。而與之相對的「空」,則是對「有」的透視,是幫助我們破除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那麼,由此而生的煩惱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從而度脫一切苦厄。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感謝您的分享和轉載,


因為您的愛心點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光明佛壇【gmfotan】


已有50餘萬關注讀者,是免費的公益佛學、修行、傳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學平台。讓您天天親近佛菩薩,學習善知識,積累福報,讓生命充滿慈悲與智慧!請搜索本平台總目錄,也可以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檢索。


以下是近期讀者閱讀或轉發最多文章:


【1077】今天燃燈佛聖誕 祈願眾生皆能悟道成佛


【1076】明日 恭迎燃燈佛聖誕


【1075】今天 中國佛教八宗之祖:鳩摩羅什大師圓寂紀念日


【1074】正確誦經 獲福無量


【1073】佛教看懺悔


【1072】伏藏與伏藏大師


【1071】南懷瑾:學佛誤區「嘴在學佛,心在學魔」


【1070】團圓中秋節 共慶月光菩薩聖誕日


【1069】農曆八月十五 恭迎月光菩薩聖誕


【1068】佛教看布施


【1067】動畫《佛說阿彌陀經》


【1066】佛教看財富


【1065】解讀《菩提道次第廣論》


【1064】明-憨山大師《圓覺經》直解(上)


【1063】佛教說魔


【1062】佛教看命運


【1061】逆緣,應對與改變


【1060】十集動畫《阿彌陀佛的故事》1-3 集


【1059】聖嚴法師:佛教徒應以怎樣的態度來賺錢


【1058】覺知禪(上篇)


【1057】佛法不是探討今生來世、神秘、鬼神的


【1056】辟穀的利與弊


【1055】今天地藏菩薩聖誕 祈願三界眾生早日得度


【1054】明天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


【1053】近代禪宗泰斗虛雲大師聖誕紀念日


【1052】南懷瑾:修行在智慧,不要自認為在行善


【1051】佛馱跋陀羅尊者畫傳


【1050】恭迎「佛陀第二」龍樹菩薩聖誕日


【1049】明天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1048】一念通三世 開悟方能知


【1047】附體、感應與神通


【1046】星雲大師:《人生就是放下》


【1045】精選地藏王菩薩像


【1044】南懷瑾:諸佛菩薩都在世間 只是你不認識而已


【1043】佛說放生


【1042】星雲大師新作《貧僧有話要說》


【1041】閉關修行


【1040】明天盂蘭盆節,佛弟子該做什麼


【1039】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1038】明天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


【1037】宣化上人:蛇來聽法(中英文)


【1036】微視《為什麼不能意淫、邪淫》


【1035】佛教的空性


【1034】《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及白話翻譯(一)


【1033】慈禧為何哭著跪拜虛雲老和尚


【1032】盂蘭盆節臨近,佛弟子須知道來龍去脈


【1031】通過形象認識諸佛菩薩


【1030】佛教修行大全《楞嚴經》


【1029】推薦佛教入門書(三) 《佛教常識答問》上


【1028】朝時課誦課本(早課)


【1027】《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佛壇 的精彩文章:

解讀《心經》中的九個層次
歷代祖師大德對楞嚴經的
《佛教常識答問》下
歷代觀音菩薩繪畫造像珍品
《心經》隱藏的神奇密碼

TAG:光明佛壇 |

您可能感興趣

濟群法師:用佛法智慧凈化社會人心
濟群法師:人生的導演
宗性法師:智慧護生
道偉法師:智慧的人生 永恆的安樂
濟群法師:人生五大問題
濟群法師:《心經》的般若正觀
濟群法師:常讀《心經》 能有效治療心理疾病
傳喜法師:最吉祥的人生
印光法師:眾生心與佛無區別
清凈法師:佛的心
佛教文化:玄奘法師與心經
濟群法師:人生佛教不是人乘佛教
宗性法師:迷信與智慧
濟群法師:供養的意義
傳喜法師:吉祥人生
濟群法師:化解生氣的有效方法
聖嚴法師:如何用「智慧」與「慈悲」指導人生
清凈法師:使人心亂的「禪病」
濟群法師: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