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自古以來「王天下者食天下」,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如此,清代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儘管在剛入關的時候還保留著滿族的飲食習慣,但很快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原美食文化所淹沒。

自順治帝入關以後,宮廷飲食開始慢慢漢化,到了乾隆時期,國內局勢日趨穩定,經濟也空前繁榮,宮廷飲食也隨之進入了黃金時代。皇帝的飲食早已不是當初僅僅以肉食為主的習慣了,清宮對來自全國各地的食材貢品,開始有選擇的加以食用。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宮廷飲食不僅在原料上打破了關東貨一統江山的局面,在飲食結構上和烹飪技術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和進步。就飲食結構來說,北京的氣候和生活環境都有別於關外,天天食用肉類就會導致人體內外的濕熱不調,很容易患病。

清宮也認識到這一點,對飲食結構做出了合理的調整,以便吃的更健康。飲食結構的改變還體現在食品種類的健全上,由於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宮廷飲食早已不是只為吃飽,而是向著吃出特色,吃出花樣的方向前進。

入關以後,清朝皇帝還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清初,統治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文化,保留了很多關外的滿族傳統,招待文武百官的宮中宴席,用的也是純粹的滿洲菜肴。到了順治、康熙年間,為了照顧漢臣的生活習俗,同時也是為了籠絡漢臣的需要,宮廷在宴請大臣時,開始有了滿族菜系和漢族菜系的區分。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一般宴請之時,滿族大臣用滿席,漢臣用漢席,滿漢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分。康熙時期,各名族之間的融合進一步加強,滿、漢之間原本涇渭分明的界限慢慢被打破。有一次,康熙帝前往曲阜祭拜孔子時,當地的衍聖公府首次將滿菜和漢菜放在一起款待康熙帝,很快這種融合了滿席野味和漢席典雅韻味的滿漢席就在宮中流行開來,後來的乾隆在宮廷宴席中首開了將滿漢席合為一席的先河,其用意不乏有標榜滿漢平等的意思。

宮廷是當時時尚的風向標,民間看到這種情況後,紛紛效仿,各地推出了「滿漢全席」。滿漢全席這一稱謂最早出現在乾隆時期李斗的《揚州畫舫錄》中。書中提到滿漢全席由於能夠滿足滿、漢兩族的需求而備受青睞,當時有身份的人都以能夠承辦滿漢全席為榮。在書中還記錄了一份詳細滿漢全席的菜單。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據記載,滿漢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其中南方菜54道:30道浙江菜、12道福建菜、12道廣東菜;北方菜54道:12道滿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全部菜肴要分三天才能吃完。

滿漢全席,即有了宮廷菜肴的特色,又吸取了地方菜系的精華;即突出了滿族燒烤、火鍋等烹制元素,也包含了漢族扒、炸、炒、熘、燒的烹調技巧。席間有葷有素,搭配巧妙,用材精緻,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乾隆發明的「滿漢全席」,絕不是為了擺譜,用意很邪惡

在宮廷里,皇帝天天吃的都類似滿漢全席,清初標準的御膳每頓飯有菜120道,需要三張大桌才能擺放完,除此之外,還有果品、點心以及主食。康熙皇帝覺得這樣太鋪張,就減到了64道,再往後又逐漸減少到32道、24道,不過到了慈禧垂簾聽政的時候,喜歡擺譜鋪張的她又將御膳恢復到了120道。

時至今日,很多的餐飲商家為了招攬客戶,頻頻推出滿漢全席,其目的就是為了高大上,殊不知滿漢全席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文化,更是一種深厚的民族文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非常有創意的發明,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這人也太懶了吧,才發明這些居家「神物」,滿滿的都是創意!
德國人一定是懶得極致,才發明這些廚房神器,滿滿的都是創意!
和珅發明一東西,讓乾隆非常滿意,我們後世也一直在用
請告訴我這些發明一定都是有用的,是我太傻理解不了發明人的意思
世界上最愚蠢的發明,無用而且搞笑
哭笑不得的神奇發明,只有你想不到的
這都是誰發明的,太有才了!
意想不到的奇蹟!全球最怪異太陽能發明
「開襠褲」竟然一個皇帝發明的,也是夠荒淫無道的
搞怪的日本珍道具發明,這也太不實用了吧
太極拳的發明人不是張三丰也不是陳家溝,而是他!
我國發明的這樣特殊的橋,全世界只有四座,看完不得不讚歎智慧!
不知道誰發明的土豆吃法,孩子非常喜歡吃,真是太聰明了
最沒有用的發明,看得尷尬癌都犯了
讓人哭笑不得的奇怪發明
【聚焦世界】喂,發明也要帶腦子的好嘛!這樣的發明真的不是作死嗎?
最沒有卵用的發明,看得尷尬癌都犯了!
有些發明,絕對是負責來「搞笑」的,出發點挺好,但實用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