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文/庋恥齋


鳥語猿啼呈幽趣,山嵐過處泛松濤。卧牛東望拜老子,高台西峙贊猶龍。莫道那,仙山可遇真道士,福地原有聖真藏。溪畔漁者歌,洞天羽客翔。欲問何方勝境,天社山玄元道場。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伴君猶若伴虎眠,瞬時陰山瞬時天。


為求江山社稷穩,天社山中訪四賢


呂后厚禮託付,張良竭力報恩

張良辭別了呂后回到府中,不覺二天過去。這一日家人傳報,建成侯門外求見。張良忙整肅衣冠出門相迎。呂澤見張良出來,忙忙行禮,二人交拜畢,進了府邸。張良把呂澤讓進前廳,命家人上茶。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張良命家人上茶(資料圖)


呂澤坐下,從懷裡摸出一封書信,道:「此乃太子親筆書信,凡事有勞少傅。」張良接過書信,放在懷裡,道:「侯爺放心,良自當善處。」

呂澤又命隨行家臣抬進個箱子,道:「少傅,此乃太子所備薄禮,也煩勞少傅一併代為處置。」說罷打開箱子,裡面有櫻桃大的珍珠一斛,白玉圓璧四枚,黃金四百兩,錦衣四襲,朱履四雙。


呂澤從箱子里取出一柄如意,道:「這如意是羊脂白玉所制,上嵌奇珍,珊瑚硨磲紅藍寶石點綴其上,乃昔日西域進貢之物。皇后特賜予少傅,以慰勞苦。」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稀世珍品玉如意(資料圖)

張良雙手接過,那如意人手溫潤無比,通體鑲嵌的寶石尤為璀璨奪目。


張良把如意放置在桌上,拱手拜了,轉身對呂澤道:「張良無才,蒙皇后垂青,甚是羞愧,實不敢當!唯盡心竭力以報聖恩。」


呂澤拱手道:「一切全賴少傅了!」


說罷便告辭。張良起身相送出了府門方回。

啟程天社山,禮拜天慈宮


第二日一早,張良命家人準備車馬兩乘,放好那箱珠寶,懷揣著太子書信,啟程往天社山而去。一路秋風漫卷,黃葉紛飛。張良無心觀看景緻,朝行暮宿,不一日到了岷江畔。尋了個客棧,安頓好車騎,留下家僕兩人照看,其餘人等便抬著那箱珠玉黃金,到渡口上了船,渡過岷江往天社山而去。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啟程天社山(資料圖)


棄舟登岸,只見諸峰環衛,天社高聳。鳥語猿啼呈幽趣,山嵐過處泛松濤。卧牛東望拜老子,高台西峙贊猶龍。偶見那,三兩兩荷柴樵夫,一對對兒村婦。悠揚揚間斷鳴磬,清脆脆連番響鼓。綠林深處露金瓦,山崖絕壁現紅牆。莫道那,仙山可遇真道士,福地原有聖真藏。溪畔漁者歌,洞天羽客翔。欲問何方勝境,天社山玄元道場!


張良一行,不覺到了天慈宮。那宮裡道人認得張良,見得張良步入大殿,便上前問訊施禮。張良忙躬身還禮。


道人道:「張留侯怎得閑至此?」


張良道:「良功成身退,縱情于山水。昔日曾游天社,景緻怡人,久難忘懷,故又冒昧叨擾。」


道人請張良客堂休憩。


張良道:「既來寶地,當禮聖尊,還煩道長取香。」


道人命徒弟準備凈手清水,自己到供桌前,引燃了香爐,擺放好寸許長的降真香,待張良沐手畢,引到香案前,自己去銅磬前站立。張良三禮九拜,跪在拜墊上把手在香爐上熏了三匝,左手拈起降真香,右手捻住另一頭,拿平了舉過雙眉,凝神瞻仰斗姥聖像,再以左手插香入爐,如此三遭。道人則站在一旁敲磬。張良拈香畢,又行三禮方才起身,退後轉身又對道人一禮。道人也抱拳還禮。


道人請張良至後廳稍事休息,張良道:「在下還欲登山觀景,便不打攪道長了。」


命人取了些銀兩,作為香資交與道人。又與道人作禮告辭。


抵達太清宮,故人卻仙逝


道人將張良等送出天慈宮便自回去了。張良便與眾隨從往山上走去。過了虎跑徑,一座宮觀出現在面前,山門巍峨,殿宇雄偉。門樓正中懸掛一道匾額,藍底金字,上書「太清宮」三字,陽光影射之下,金光燦爛。山門兩側矗立著獅子麒麟,一條神道直通大殿。張良等人進了山門,來到大殿,一道紅底金字匾額上書「玄元殿」。大殿當中,一尊聖像高有三丈,白髮白髯,慈眉善目,正是老子。張良見殿上無人,便自己拜了。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老子聖象(資料圖)


剛起身走出殿門,下了台階。一個道人便上前迎著,拱手問訊: 「施主還神還是許願?」


張良還禮,道:「敢問道長,老子廟主持道長可在?」


道人道:「吾師三月前太清宮竣工之期便已羽化。」


張良太息道:「真是光陰似箭,人生苦短!當初游天社山,萬歲賜金建太清宮,不想宮室已成,故人不在。」


道人這才想起,忙道:「貧道是說先生有些面善,原來卻是留侯。」


便請張良到後院廳堂用茶,又叫另一位道人領了張良那些隨眾去了偏廳休息。


張良隨道人去了後院,進了廳堂。道人請張良上坐,口中說些感激當年高祖封賜之恩的話。又道,自高祖封了天社山神,賜金建太清宮,此處便時常有仙家往來,常見雲遮霧繞,紫氣覆蓋,又聞空山人語,雲中鹿鳴。時有車馬在天空往返,常常仙樂白天外傳來……張良只是聽著,不時報以微微一笑,並不議論答言。


不覺已至晌午,道人留張良在宮中用齋。張良道:『『道長只招呼在下那些隨從便是,在下在此處用些茶水便好。」


道人客套了半晌,見張良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勉強,叫徒弟為張良換了茶,端了些果品,自己便去招呼那一干隨從用齋了。


四皓不易尋,留宿太清宮


道人匆匆用畢齋飯,回到後廳,見張良坐在那裡養神,輕輕咳了聲,叫道:「留侯。」


張良睜開眼道:「有勞道長了!」


道人道:「已到未時,留侯今日便在太清宮歇了罷?」


張良想那四皓也不是一時便能尋得,便道:「那就叨擾道長了。」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商山四皓(資料圖)


道人便喚來徒弟,安排好廂房,領張良那些隨從去住下,又親自領張良去了東廂,選了間上好的丹房,換了新被褥,又熏起一爐盪穢柏枝香,張良謝了道人。


道人道:「留侯若是累了,便在此稍息片刻。」


張良道:「多謝道長了,在下精神還覺尚好。道長只管忙去,我自隨處走走罷。」


那道人哪裡肯依,硬要做嚮導,領張良在宮內遊玩。


道人領著張良出了後廳,一重重殿字看過,又領張良到了後院,院里菊花怒放,五彩繽紛,淡淡香氣沁人肺腑。遠處一塊奇石,高有丈許,形如孤峰,便走近觀玩。又見那石上如雕鏤一般,無數孔洞,洞洞相連,張良不由讚歎。道人道:「此石乃建太清宮時,在大殿之下而得,因見其奇巧,我師便置於此處,供雅客觀瞻。」


張良見石旁有泉,泉水清澈,便道:「此泉甚好,往昔來此並未得見。」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石旁有泉 泉水清澈(資料圖)


道人道:「留侯忘了,此泉原在老子祠側,乃是聖跡。往日留侯到此也是見過。後奉聖旨建太清宮,殿宇便遷至當今之處。舊祠已經拆去,這一片便是原址。』』


張良道:「原來如此!是說有些認不得了。」


忽聽得前面鐘鼓聲響。道人道:「唔,晚課了。』』


張良道:「道長莫要誤了功課才是。在下隨意逛逛便回,道長自便吧。」


道人又囑咐了幾句,便往殿上去了。(編輯:若水)

第三十回天社山留侯請四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白雲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 畫像題詞者竟是果郡王
北京白雲觀歷代律師像題詞暗藏豐富史料
念念存誠:命中自有貴人助,福田需得自己耕
第二十九回呂后侯府拜張良
當代高功薛明德道長壽辰寄語 要立志發揚經懺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五十五回天社山張陵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