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年頭,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這年頭,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2016年6月9日,每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如今,全國的考生數量接近了1000萬,而其中的700萬能夠最終進入大學,錄取比例達到了70%。作為中國當今最重要的一門考試,高考是中國年輕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然而,在高考進行得轟轟烈烈的同時,一些地區的報名人數卻出現了下降。比如,江蘇省的考生比去年減少了3萬多,遼寧省報考人數已經連續4年下降,而國內名牌高校最集中的北京市,今年只有6萬人報名參加高考。統計發現,這已是北京高考報名人數連續第10年下降,相較2006年的12萬人,北京高考報名人數在10年間縮減了一半。


考生人數減少,一方面固然與當地的人口結構老齡化、年輕人數量減少有關係,但另一方面,我們在街頭坊間也常常能聽到人們對於高考的質疑之聲——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這年頭,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反方:上大學的吸引力在下降


如果時光退回到上世紀90年代,沒有人會懷疑大學教育的價值。當時,國內大學的錄取比例只有20%到40%,在國內大學集體開始擴招的前一年(1998年),錄取比例僅為34%,大學生的錄取人數也只有108萬。當時的大學生真的可以算得上天之驕子,由於數量少,進入大學就意味著進入了精英機構,只要能順利畢業,大部分大學生都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前程。


然而,1999年之後,政府鼓勵大學打開大門,招收更多學生,大學生的錄取數量每年以數十萬的速度上升,以致於達到了今日的700萬。由於上大學不再是件稀罕事,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可選擇的人力資源非常充足,僅僅一張大學文憑已經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即使在2003年,即大學擴招後首批大學生畢業的時候,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就發現找工作難的尷尬了。十多年之後,大學文憑可以直接帶來的收益每況愈下。

而另一方面,對於普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來說,高考以及讀大學的成本越來越高。在國內大學還沒擴招的日子裡,考生們的壓力似乎沒有這麼大,他們只需要在學校好好地拿著課本複習應考就可以了。然而如今,高考的賬單一年年水漲船高。普遍的趨勢是:你要給孩子請家教,從高一、高二就開始輔導,甚至是一對一輔導;你需要購買五花八門的複習資料;你需要準備健腦醒腦的營養保健品,還有專門制定的營養套餐;如果你的孩子在大城市上學,你還要考慮陪讀,在學校附近租一套房子;考後還有各種謝師宴、各種獎勵。進入大學之後,學習的成本依然很高。政府降低大學准入門檻的同時,也允許大學提高學費,以應付學生規模的擴大。目前,中國大學平均一年學費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雖然與外國大學相比還是很低,但這已經是中國一些最貧困地區家庭的年收入的數倍了。對於偏遠地區或者一些農村家庭來說,上大學成本的上漲正在考驗著家庭的承受能力。


上大學的收益降低,成本增加。這使得自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上大學的吸引力下降。國內也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這種論調正由農村地區逐漸向城鎮蔓延。

這年頭,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正方:上大學依然有用

雖然從「算經濟賬」的角度看,上大學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划算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大學生認為,上大學是非常有用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大學可以帶來的各種無形的價值。比如,在大學裡,你會認識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及朋友,這將開闊你的眼界,為你積累起人脈財富。又比如,在大學裡,你不僅會獲得知識、加深修養、獲得來自大學生身份的滿足感,還有可能會收穫愛情,並得到一生中美好的回憶。然而,即使按下這些無形價值不表,從長遠來看,對於普通人來說,上大學在經濟上依然是不會賠本的。


一方面,和大學生相比,低學歷者就業更難。我們應辯證地看待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數百萬大學生在短時間(即畢業的季節)內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很大,但到了年底時,大學生的就業率就已經比較高了。另外,也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就業難,名牌學校的好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要高得多。真正造成就業難的原因,主要是學校設置的某些專業和課程缺少特色,不符合市場需求,而學生自身的成績也不夠優秀。


另一方面,高學歷者收入水平要顯著高於低學歷者。這種現象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存在。在美國,根據勞工統計署的資料,以2012年為例,所有文化程度的職業種類合并到一起統計,平均年薪是3萬多美元。具體來說,高中文化程度以下員工的平均收入為2萬美元,高中畢業的為3.5萬美元,而大學本科畢業生的為6.7萬美元,博士或專業技術人員的則更高,為9.6萬美元。在我國,諸多研究也表明,學歷與收入之間有著明顯的正比例關係。比如,有研究就曾表明,在我國城鎮居民中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不同學歷勞動者的收入比為1:1.17:1.26:1.8,高學歷者的收入明顯高於低學歷者。至於網上炒作的月收入動輒過萬的快遞員、搬運工等,只是個別現象,並不能代表整個群體的收入水平。

這年頭,上大學還值不值得?


當然,有人可能會置疑,統計中忽略了上大學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但即使考慮到這些,從長遠看,讀大學在經濟收入上也還是值得的。比如,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統計,2011年四年制本科大學的學雜費平均為2.2萬美元,讀完4年大學大概需要9萬美元。而在這4年中,一個高中畢業生如果工作、按年薪3.5萬美元計算的話,可以掙得約14萬美元的工資。這就是說,一個大學畢業生畢業拿到文憑時,會錯過大約23萬美元的收益。不過,大學本科生的工資幾乎是高中生的一倍,因此,從長遠來看的話,讀大學在收入上還是值得的。而中國大學的學費遠比美國低廉得多,成本更低,所以,對於「上大學收回成本」這件事而言,中國大學生明顯要比美國大學生更有優勢。


而且,高學歷者的就業質量是要高於低學歷者的。在就業層次上,高學歷和低學歷勞動者的職業分布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勞動力市場分割明顯。一般來說,低學歷者主要集中在臟、累、險等行業,而高學歷者大多集中在白領階層。少數低學歷者雖然日薪高,但就業不穩定,社會保障不全,工資拖欠現象是普遍問題。所以,綜合來看,如果你沒有比爾·蓋茨(大學肄業)、邁克·戴爾(大學肄業)或者黃光裕(小學文化)的超常的創業才能,上大學仍然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掙錢之路,即使這條路已不像以前那麼好走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的UFO情結
抓住那隻口袋妖
神奇脂肪令你瘦
性感的人更自私?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年頭,上大學都沒有用了?
天了嚕,這年頭沒有高顏值,誰敢當燈泡?
這年頭做設計師還得看顏值啊!
他的菜和臉一樣高顏值,這年頭好看又有才的人越來越多了
這年頭,不面癱在歐洲都賺不了錢了!
時尚大比拼,這年頭誰還不會玩時尚了!
這年頭,不面癱在歐洲都賺不了錢了?!
這年頭,做只貓也不容易啊!
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這年頭,真的是賺點錢也是不容易啊
長得這麼漂亮還這麼傻,這年頭不多了!
這年頭,就算爛也要爛得時髦
見過孫儷的字嗎?這年頭不僅看顏值、比演技,還拼字!
這年頭做個包裝也得拼顏值了!
這年頭,當個聲優也太不容易了!
這年頭,就算上了床又怎樣?
這年頭,沒件大紅新衣還不叫過年了!
薛之謙最新回應,這年頭,你不多讀點書,對的都不一定能讓你說對!
這年頭,別以為大就可以,就連越獄都是要看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