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常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常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眾所周知,1842年,強大無比的清王朝、聖明絕倫的皇帝陛下,覺得洋人萬里迢迢打大西洋來到咱中華帝國太過辛苦,於是大發慈悲,與英國人簽了一份條約,允諾把五個地方開放與英國人做生意,不但如此,更打賞給人家2100萬銀元。


呵呵!沒辦法,大清國就是這麼拽。


但有一點是需要說清楚的,許多人都以為這是中國人與英國人的第一次交火,東方大國的古裝軍隊首次遭遇西方的火槍大炮巨艦,以至於吃了虧。其實,並不然!

這話,得從1583年說起,那一年是大明萬曆十一年,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皇,寫了一封用詞典雅、溫情柔意的親筆信給遙遠的東方皇帝,表示熱切的友好交往之情。


可是,當時的郵路並不通暢,女皇的親筆信未能送達萬曆皇帝手上,而是被截了!


誰敢截大英女皇的信呢?是他們的老對手,葡萄牙人。當時他們控制了外商入華的商路,他們若不放行,半個蒼蠅也飛不過。


怎麼辦呢?女皇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打!五年後,英國人消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又擊敗了荷蘭艦隊。之後,信心十足的英倫女皇再度派出由三艘大船組成的艦隊前往東方。

然而,這三艘船,第一艘在好望角附近遇風暴沉沒,之後遭遇葡萄牙艦隊,激戰18天後第二艘沉沒,倖存者坐著第三艘大船東進,最終也在某處觸礁覆沒。



常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最後還剩四名倖存者,他們攜帶著女王的國書,逃到某個島國,卻又遭遇死對頭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此時正記恨之前的敗仗呢,不由分說,統統拉去槍決。


於是,大英女皇的兩封來信,都未能送抵萬曆皇帝御前。

十餘年後,伊麗莎白女皇已然過世,此時的英王是詹姆士一世,他依舊想念著與中國皇帝溝通這件事。於是在1610年(明萬曆三十八年),這位「基督教王國中最聰明的笨伯」(詹姆士的綽號)便修書兩封給遙遠的萬曆皇帝,而送信人是一個叫做尼古拉的商人。


尼古拉想了一個辦法,他先抵達當時與西方各國有商業往來的萬丹王國(如今的印尼爪哇島西部),他打算在那裡找到一些中國商人,然後由他們陪同去見大明皇帝。


這個方法好不好呢?在英王和尼古拉自己想來,那是極好的。可事實卻行不通,因為不論是哪個中國商人,都不敢幹這檔子事,哪怕你給他多少黃金白銀都不幹。


為什麼呢?因為干這事是要沒命的——根據明政府海禁國令,他們有被處死的危險。結果,整整四年過去了,這封信就是送不出去,最終不了了之。



常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怎麼辦呢?既然沒辦法溝通,那就是先做起來如何?到1635年,此時中國已經換了崇禎皇帝當政,而英國的對華貿易公司也終於成立,首先是葡萄牙人終於作出讓步,同意英國商人干這檔子買賣。其次是此時的英王(歷史課本里提到的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那位)下令組建了一個公司,連國王本人都投資入股一萬英鎊,第三是找了一個善於遠航的約翰船長做他的全權代表,給他六條船。於是,1637年,也就是鴉片戰爭前一百零三年,約翰帶著船隊來到了澳門以南的十字門外停泊。


於是,1637年,也就是鴉片戰爭前一百零三年,約翰帶著船隊來到了澳門以南的十字門外停泊。


可就是這個時候出問題了,澳門的葡萄牙人不願意接受英國人到來,因為英商一旦進入,葡萄牙人的對外貿易就不再是獨家經營。於是他們拚命在大明官員面前說這些英國佬的壞話,同時派出自家的巡邏艦,阻止英艦進入。

進不了澳門怎麼辦呢?英艦於是前往廣州,這就來到了虎門,虎門炮台發現不明生物進入,立馬鳴炮發出警告。結果一場炮戰立即發生,明軍在這邊只是幾個炮手加邊巡警而已,打了幾個小時便被驅散,英國人登上炮台,掛上英王旗幟,更拆下虎門的35門大炮搬到船上。



常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大明的廣州當局聽說虎門開炮了,這就派個葡萄牙人來交涉,說你妹這是要來挑釁嗎?英國人說不是啊,俺們是來做生意的,剛才那事純屬誤會云云。


於是英國人又把大炮送回來,同時派幾個商人帶著銀幣跟隨前往廣州,這就喜滋滋買貨去了。可是英國留在軍艦上的人員卻覺得還可以深入廣州內河看看究竟,廣東明軍立即派出3艘戰艦,用火箭和火炮(明朝軍艦)將英國佬趕走。


然而英國人並不肯善罷甘休,隨後又流竄到虎門,放火燒毀了三條大明帆船和一個集市,搶走了三十頭豬。隨後又炸毀了大明在虎門的另一個炮台,焚毀一艘大帆船。


大明顯然覺得這些英國人就好像是海盜一般,這就加強了戒備。而英國人這邊呢,畢竟也難以通過軍事手段取得什麼真正的成果,於是在1637年,明英雙方在廣州達成了一份協議,英國人遞交了一份保證書,就虎門事件向大明道歉。


道歉就完了嗎?那自然沒完,雖然咱大明不差這幾個錢,你也得拿點錢出來意思意思啊!


所以,最終英國人向大明賠付了2800兩白銀(就細節而言,應該是以銀元支付的,可能是2800個銀元,而非銀兩)。而大明的廣州地方官員,也覺得西洋人沒文化,既然願意賠錢道歉,也就寬大處理不予追究了。


於是,這年年底,英國船隊便離開澳門返回歐洲。25年後,明朝滅亡,滿清入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漲知識 的精彩文章:

原來古代這麼重視食品安全,如果敢犯後果如此嚴重
慈禧太后過生日:場面之大,難以想像
恐高症測試圖:恐高者只能看兩張,普通人只能看一半
穿透視裝女星們,趙麗穎仙氣,張馨予女神,范爺竟然

TAG:每天漲知識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課本上只說大清給英國賠款,其實早些年英國也曾向大明賠款
晚清向英國賠款,200年前英國也曾給中國賠款
清朝常賠款給他國,卻讓萬里之外的此國賠三千萬銀元
明朝末年英國用炮艦威脅中國,大明水師揍得英國賠款道歉
清朝總是賠款給他國,但曾讓萬里之外的此國賠了三千萬給中國人
清朝總是賠款給他國,卻讓萬里之外的此國賠了三千萬銀元給中國人
這個國家曾是七大洲上的霸主,卻曾向中國賠款認錯,百年不敢來犯
明朝曾與英國打了一戰,明軍大獲全勝,逼得英國賠款求饒
大明朝和「日不落帝國」打仗,這次賠款的,是英國!
同樣是統治國家,明打的英國賠款道歉,清朝讓人搶的內褲不剩?
庚子賠款11個國家,不少退還給中國,這個國家還向中國要錢
這個國家曾是英國之前的世界霸主 沒有侵略過中國卻獲得巨額賠款
亡國前仍打得英國賠款求和,歷史上只有明朝如此霸氣
此國向日本索要賠款,大哥美國也壓不住,只能妥協
中國給八國聯軍賠款,有個國家卻嫌多,要退款
一卑鄙小國,亡國前曾打算侵略中國,還要求賠款,後直接被滅國
中國戰敗給八國聯軍賠款,有個國家竟嫌錢多,要求退款
亡國前仍打得英國賠款求和不敢來犯,歷史上只有明朝如此霸氣
二戰後此國要德國割地賠款,英國:你們的貢獻都是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