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激烈的稱霸、兼并乃至統一戰爭,為武將或者軍事家的登場提供了大舞台。在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而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等戰役,也成為戰國後期四大名將角逐的戰場。其中,除了趙國的李牧、廉頗後,秦國的王翦、白起也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中。不過,就秦國來說,名將遠不止這兩位。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在戰國中後期,秦國統一進程存在兩大障礙。一是軍事水平和秦國相媲美的趙國,二是當時面積最大的楚國。而秦國能夠擊敗楚國,特別是白起攻破楚國的郢都,是建立在巴蜀之地被秦國佔領的背景下,也即越過長江天塹,直搗楚國腹地;同時,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在糧食供應上遠勝於趙國,這同樣來自於巴蜀等地區的支持。然而,雖然是司馬錯謀劃並親自帶軍攻滅巴蜀,但是在秦國將領名氣上,司馬錯卻遠遠低於白起、王翦。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對此,就戰國歷史人物來說,其現在的名氣依賴於相關史籍,也包括不少歷史小說。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趙雲、關羽等,其名氣的遠揚,跟《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就戰國時期的歷史人物,考慮到先秦歷史典籍在秦朝的大量遺失,司馬遷的《史記》對於後人了解這一段歷史,具有不小的影響力。而就《史記》來說,存在《白起王翦列傳》,卻沒有司馬錯的相關傳記,其事迹只能在其他人的傳記中零星記載。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與司馬錯的情況非常類似,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公孫衍組織了多次伐秦行動,在多個國家擔任過相國。不過,相對於在《史記》中單獨列傳的蘇秦、張儀,公孫衍的名氣同樣小很多。除了《史記》等歷史資料上的因素,相對於白起、王翦,司馬錯參與的戰役非常有限。就白起來說,戰國時期因為戰爭而直接死亡的士兵,幾乎一半都和白起存在關係。在白起之前,六國還有能力抗衡秦國。但是在白起之後,山東六國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性。

相對於白起、王翦,秦國司馬錯的名氣為何那麼低?

最後,在白起的肩膀上,王翦帶兵對燕國、趙國、楚國等作戰。可以這麼說,秦朝統一的疆域中,將近一半是王翦打下來的。並且,王翦和李牧、項燕等戰國名將都有交手記錄。而與此相對應的司馬錯,攻打的巴蜀在當時屬於偏僻之地。也沒有像白起一樣和東方六國進行過巔峰之戰。不過,在筆者看來,相對於白起、王翦,司馬錯更像是一位戰略家,為秦國徹底打敗楚國留下可行性的戰略方案。

文/情懷歷史

(漫談東周列國志:二百八十四)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同為秦國大將白起慘死,王翦為何卻能善終?
司馬錯是誰?司馬錯才是當之無愧的秦國第一名將
長平之戰趙王為何臨陣換將以趙括代替廉頗?真的是中了秦國反間計嗎?
這人戰功不遜於王翦、白起,力壓張儀奠定秦國強國之基,後卻失蹤
楚國和巴蜀山水相連,為何卻讓秦國搶了先?
秦國真的貪戀趙國那塊破和氏璧?藺相如被當猴耍了!
秦國昭襄王是怎樣起用范睢為相,抗衡宣太后和魏冉勢力的?
秦趙邯鄲之戰秦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吳起對秦國作戰屢戰屢勝,看吳起是怎麼領兵的
秦國名將白起:是「殺神」還是「戰神」?
戰國的第一陰謀:蘇秦幫張儀當上秦國的宰相!
有人說,趙高是一個志在滅亡秦國的復仇英雄,你相信嗎?
呂不韋成為秦國丞相,竟然是秦國楚系集團的一個陰謀?
山西高平有個名吃叫「白起肉」,他和秦國名將白起有關係嗎?
秦國名將王翦的後代結局如何?
趙括不替換廉頗,趙國就能在長平之戰勝了秦國嗎?
假設那時候白起輸了長平之戰,趙國能夠滅了秦國嗎?
殺神白起為何被秦王賜死?如果讓他再立功,整個秦國都不夠賞
同為秦國名將 白起和王翦的結局卻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