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本文首發在微信:物道(wudaoone),專註中國精緻生活的文化平台」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 徐昱」攝


次旦旺加和他的藏刀


文 | 物道


如果要選一樣東西來代表藏族人,那一定是藏刀。藏家男孩出生時,得到的第一份禮物便是藏刀,長大後也隨身佩戴。在生活中,藏民用藏刀來避邪、做裝飾,也作為日常食肉的餐具,面對重要的親友或者心愛之人,藏刀又成為貴重的禮物和定情信物。一把藏刀,並不是一個符號或冰冷的器具,而是藏族人生活的見證。

說到西藏我們會有很多想像。純凈的天空,連綿的雪山,湛藍的聖湖,還有一群身穿華服,在高原上策馬奔騰的藏民。


藏族是一個神奇的民族。它沐浴著現代文明,然而骨子裡始終有一股原始的神性和莊嚴。什麼最能代表這種氣質?布達拉宮飛揚的經幡,華美洗鍊的藏袍?在生於斯長於斯的「藏刀王」次旦旺加眼中,一把孜龍藏刀,最能勾勒出這個民族的性格。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金點子」攝 圖片由「JanShen」攝


隱世村落有神刀


藏地有言,藏族人愛刀勝過愛牛羊。由於自古便在高原過著游牧生活,刀具對藏民有著野外防禦和簡易飲食的重要作用。小到孩子,大到老人,每一個藏族人都會隨身佩戴藏刀,並非為了裝飾或好看,僅僅是日常生活所需。


最受藏民稱譽的,要屬日喀則地區的拉孜藏刀。在藏語中,拉孜意為「神山頂,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頂」。它既是傳說中藏刀之神湯木確多拉巴的居住之處,也是「藏刀王」次旦旺加家族世代造刀的地方。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藏刀王次旦旺加和他的家


圖片由「落榜進士」攝


次旦旺加的故鄉叫孜隆鄉,這是日喀則地區一個有著田園風光的隱世村莊,藏在一片山坳里。走近次旦旺加家簡樸的藏式院落,不時會聽到屋內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音,走進去,只見四處擺滿鐵鎚、鋼鑿、鋼剪、鋼銼,而次旦旺加和他的兩個兒子,就席地坐在這一堆泛黑的器具中,低頭打刀磨刀,像一幅凝固的畫卷,有種遙遠的靜謐感。多年來,他們就是這樣簡單的地方,用這樣簡單的工具,親手鍛造出一把把最鋒利精悍的藏刀。


做好一把孜龍刀,至少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的打磨,歷時十來天。次旦旺加說,孜龍刀最厲害之處在鋼刃,刀身用精鋼材質,淬火時加入西藏特有的酥油、羚羊血和藏青果等,千錘百鍊,才能得到「削鐵如泥、切石如菜」的利刃,能將鐵釘砍斷。做完還要用牛皮綁三道,以免鋒芒傷人。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落榜進士」攝 圖片由「活著·尋找香格里拉」攝


經過反覆鍛造打磨的刀身,還會帶上磁性,可以輕易吸起一把鐵鋸片。藏族人視之為神的力量,但其實背後是技藝的鬼斧神工,其中的秘密,這個世代造刀的家族代代相傳,密不示人,令孜龍刀神秘色彩更濃。


歷經磨鍊而誕生的藏刀,沒有任何繁複紋飾,氣質素雅而洗鍊。刀刃和刀把結合處有一圈精緻的包鐵,刀鞘是白銀和黃銅所制,雕上精細的龍鳳虎獅,除此之外再無多餘裝飾。拔出刀刃,清冷的白光沿著規整的血槽迸射而出,如一道銀河,散發著森然的威嚴之氣。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落榜進士」攝


一把刀,一個民族


在藏地口口相傳著一個故事:遙遠的年代,草原上的牧主和頭人威逼牧民交出自己的藏刀,許多牧民因反抗而受到迫害。年輕的折勒干布為了搭救同胞,躍馬提刀殺向牧主頭人,最後英勇犧牲。牧民們為了紀念他,將藏刀改名為「折勒干布刀」,又稱為「折刀」。


在藏族人心中,藏刀不是帶著戾氣的殺戮之物。祖先憑著一把藏刀,開荒、游牧、抗敵,在雪域高原上建立自己的家園。藏族人每年都會到「羅布崗寺」向藏刀之神朝聖,對他們來說,藏刀不但是一種日常用具,它也代表著神賜予的勇氣和守護的力量。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歲月留痕」攝 圖片由「FEIZHULIU」攝


這樣一把流淌著民族精神血脈的藏刀,藏民都以擁有為榮。次旦旺加年輕的時候,常常身穿傳統藏袍,腰配一把金爪銀翅孜龍刀,遊走鄉里,身上的藏刀總被朋友們因喜愛而搶走。「每次帶刀出門,朋友們看到我的藏刀,總是這個要去一把,那個搶走一個!」


幾十年來,來找次旦旺加求刀的人絡繹不絕。甚至不乏外國人,身材高大的外國友人們屈身次旦家低矮的門楣下欣賞藏刀,興奮得撞到頭也不管。次旦旺加為此特意幾次增高了門楣。「為了每一個為藏刀而來的人」,他說。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活著·尋找香格里拉」攝 圖片由「 徐昱」攝


一把精巧的藏刀,對外人來說,是冷若寒星的利器,對藏族人來說,是日常生活的見證及精神圖騰。當你手握一把孜龍刀,在那寒冷的刀光下,似乎能感知藏民從茹毛飲血的狩獵年代流傳到如今的種種記憶,世世代代的生活,都藏進了這把刀里。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圖片由「歲月留痕」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部分圖片由「落榜進士」授權提供,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日喀則的隱世村落里,住著一位藏刀王



人生總有不期的美好,和不息的守望。


點擊下方訂閱「物道」,發現更多中國精緻生活之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秋分:半冷半暖之間,走過半個秋天
沒有美團和餓了么,古代的人是怎樣愉快地送外賣?
中秋,一年中最溫柔的日子到了
哪有什麼感悟,不過鏡花水月一場夢
他的扇子千金難買,排隊都排到了10年後!

TAG:物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牛村寨,住著皇族後裔,城牆堅固,日本人都沒打下來
她的餐盤裡,竟然住著一位小小姑娘
一座偏遠的村莊,住著朱元璋的後人,至今保留有尚方寶劍
湖南有個輪迴村,村裡住著百個帶著前世記憶的再生人
中國一偏遠小山村,發現一座神秘古墓,原來下面竟住著傳奇人物!
中國的一個小縣城,住著項羽的後代,霸王祠項王墳墓都在
中國一偏遠小村落,可能住著日本人的祖先,日本專家拋出三種解釋
一座偏遠的村莊,住著崇禎的後人,至今保留有尚方寶劍
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住著崇禎後代,至今還保留著尚方寶劍
中國有一個小村莊,居住著四千多名諸葛亮後人,鳥瞰出現神奇一幕
安徽一偏遠村莊,住著一支匈奴部落後人,至今仍保留祖先習俗
山西一村莊,住著慈禧的後人,除了族譜還有五件寶物為證!
中國的一個小縣城,很有可能住著項羽的後代,霸王祠項王墳墓都在
甘肅一村莊住著歐洲貴族後裔,卻說當地方言,一習俗跟古羅馬有關
甘肅一村莊住著歐洲貴族後裔,一習俗跟古羅馬有關
我家地板下住著一位「小小人族」姑娘,借東西的阿莉埃蒂
一座偏遠的村莊,住著崇禎的後人,至今保留有免死金牌
黑龍江一村莊,住著和珅的後人,說話滿嘴京腔,仍保留祖先習俗
每一個賈躍亭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