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文博藝術旅人]


北京中華世紀壇美術館的「回望美好時代——義大利19世紀末-20世紀初繪畫精品展」讓人認識了一位活躍於這個美好時代的義大利畫家,喬瓦尼·博爾迪尼(Giovanni Boldini, 1842-1931)。博爾迪尼的作品深受法國印象派風格的影響,造型上又有古典主義傳統的遺風,因而在印象主義模糊而變幻的效果之下,畫中的人物或景物仍能給人堅實、穩定的形象,是一位長期活躍在法國圈子的有趣的義大利畫家。


怎麼個有趣法呢?先來看看一些很能展現他內心想法的構圖設計吧。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畫家桌子的一角,1897


靜物畫中很少見到這種超細長尺寸的俯角構圖,因此在展覽中看到時讓我眼前一亮。雖然介紹稱是博爾迪尼的研究類畫作,但也很有審美趣味。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手和花,1910


憑空伸來一隻修長的手,觸摸放在桌面上的鮮花,手的右側是如夢境般的場面,似乎現實與超現實彙集在了一起,意味不明卻美不勝收。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看畫像的黑衣女子,1888


你在看畫中的人,畫中的人在看你;畫中的人似真,畫外的人似畫。這一時期的博爾迪尼正是與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交往最為密切的時期,黑衣女子的形象與德加的蝕刻版畫《瑪麗·卡薩特在羅浮宮》中的黑衣的卡薩特十分相似。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瑪麗·卡薩特在羅浮宮,1879-80


博爾迪尼1872年來到巴黎,並很快與德加成為了朋友。如果你不了解德加,看看下面這幅德加的作品,就會對他有初步的了解了。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舞台上的芭蕾舞排練,1874


這幅畫表現的正是德加筆下最為著名的主題之一:芭蕾舞女。德加對於動態的捕捉和描繪的鍥而不捨的實驗創新,幾乎可以算是他的畢生事業。


再看看博爾迪尼的另外幾幅畫,你就知道為什麼這兩個人是朋友了。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加布麗埃勒伯爵夫人,1879


畫中的伯爵夫人神采飛揚,笑而露齒,似乎正要說些什麼似的。她的整條左臂被博爾迪尼加上了暗色的筆觸,就像正在將手臂放到椅背上的那一瞬間。若是用照相比喻,就是手臂快速運動的時候被按下了快門,在照片中變得模糊的樣子吧。


——沒錯,我想說的博爾迪尼與德加的共同之處,就是這份對於動感的熱衷。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白色雙馬,1881-1886


兩匹馬只有頭到頸部而無全身,博爾迪尼卻將它們正飛速奔跑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馬兒們張著嘴喘氣,鬃毛被吹得狂亂飛起,就連周圍的空氣彷彿都能看見流動。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對胳膊的研究,1901-1910


胳膊上流線般的筆觸清晰可見,展現出兩臂伸直的肢體動態。十指交叉挺直,更增進了這種張力。兩手前方與手臂相同方向的背景線條,似乎又進一步暗示它們向前伸展的趨勢。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布洛涅森林公園漫步,1909


畫中的女子無論是前傾的身軀還是失焦的手臂下側和裙擺,都是關於她疾步向前行走的豐盈暗示。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威尼斯海景,1909-1910


這看起來是刮著大風的海景,水面的流動是從快速的黑色筆觸渲染的晃動的船隻中看出的。海浪可是要足夠狂暴,才能引得船隻模糊成幾道影子。


與德加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動的東西,博爾迪尼也要畫出某種「動感」,以顯示他所想表現的事物的內在張力。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哭泣的年輕女子,1911


畫中哭泣的女子有種隱而不發的矜持,拿著手帕的左手卻因交錯的有力線條而僵硬緊繃,彷彿在用力地剋制自己。這樣的張力,是由博爾迪尼迅疾和旋轉的筆觸所完成的。不過有的時候,博爾迪尼的筆觸又讓人覺得太隨性了一點。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德·勒斯伯爵夫人,1889-1890


看這位伯爵夫人的扇子,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扇面上被博爾迪尼橫著划了幾道青白顏料就算完事。

混跡法國藝術圈的義大利畫家



煙火,1890-1895


再看這位女子的裙擺,直挺挺幾道有力的筆刷一刷到底,幾乎要讓人好奇這裙子究竟是什麼質地。不止是服裝,女子的周圍也有許多呈放射性的筆觸,難怪這幅畫的標題是《煙火》,她確實就像是佇立在綻放的煙火的中央。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和平而繁榮的「美好時代」,以巴黎為藝術中心的歐洲大陸,逐漸發達的鐵路運輸系統和各國之間更為便捷的旅行交流,義大利的民族性格浸染在法國印象派的花園裡,究竟開出了怎樣與眾不同的花,從博爾迪尼這樣的畫家的作品中或可略窺一二。


[文博藝術旅人]


那麼來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洪 的精彩文章:

只有不斷援引,思想資源才有價值——2016年6月25日在《歷史學與制度研究理論創新研討會》上的評論
兼相愛,交相利
儒家以禮為基礎的法治觀念與制度

TAG:盛洪 |

您可能感興趣

作為收藏家的貝克漢姆夫婦:英國藝術圈推動者
寫給博物館、畫廊和藏家們的一封信——藝術圈的「金錢病」
他是「中國藝術圈第一大壞蛋」,說自己是藝術圈的「攪屎棍」
ACG藝術資訊 全面解讀藝術圈的哈佛——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藝術圈的「發燒友」,用攝影為更多人傳遞藝術精神
這四大「神醫」 撐起了中國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圈
比楚喬還牛的女特工,動用半個藝術圈的大師為她作畫
入駐藝術頭條「藝術號」 讓藝術圈聽到你的聲音
藝術圈的夫妻檔
易周藝術趣聞|顏料界出現「黑科技」,藝術圈喜迎行業旺季,年底大家都有的忙啦!
藝術圈裡最拉風的十款帽飾
腦洞大開!他用垃圾製作雕塑驚艷藝術圈
和劉洪斌齊名的四大「神醫」 撐起了中國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圈
警惕!四大「神醫」 撐起了中國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圈
廁紙頭飾、絲襪蜘蛛?英國藝術圈最近流行重口味!
穿越到民國藝術圈 看她們如何演繹「歡樂頌」
藝術圈那些有名的「借鑒」
專訪藝術圈「任性哥」劉益謙
顏料界出現「黑科技」,藝術圈喜迎行業旺季,年底大家都有的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