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1958年4月13日,毛澤東來到了廣州,召開一個中央工作會議,專門討論工業問題。在會議之餘,毛澤東決定去廣州郊區看一兩個農業社,檢查農村和農業的情況。4月30日下午,三輛小汽車自廣州方向疾駛而來,在廣州市郊區棠下農業社村口停了下來。毛澤東走下了車,笑眯眯地緩步走到聚集在這裡迎候的社員面前。廣東省委書記陶鑄正要把社幹部介紹給他。欣喜若狂的幾百個社員一下子圍攏上來,鼓著掌,歡呼著,將毛澤東團團圍住了。毛澤東含笑環視人群,頻頻舉手答禮。社長鍾敘本趕緊說:「讓開一條路。」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眾人自覺地讓出了一條小路。毛澤東沿著街道向村裡走去,石砌的街道兩旁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們。毛澤東向他們點頭致意。


進了村,鍾敘本把毛澤東引進了農業社辦公室。室內有一條長方形的桌子,鍾敘本和社黨支部書記梁富與毛澤東並排坐著。毛澤東逐一詢問了他們的名字、年齡,接著便問道:「你們今年的生產還可以吧?」


「今年比去年好得多了。」28歲的鐘敘本回答。


「社裡養了多少頭豬?」

「3800多頭。」


「社員自養的多少?」


「300多頭。」


毛澤東聽了表示滿意,點著頭說:「那樣好,我贊成,合作社應該多養些。」


在毛澤東與鍾敘本談話時,旁邊的陶鑄插話說:「你們今天能夠見到毛主席,今年生產要搞得更好啊!」

毛澤東又微笑著問:「你們合作社會散夥嗎?」


黨支部書記梁富利利落地答道:「散不了,鐵桶江山!」


「散不了?為什麼?」毛澤東問道。


「第一,我們社的收入增加,比單幹戶好。」鍾敘本說,「入社前,按照上小農水平,大小人口平均計算每人一年純收入107.4元。」


「現在呢?」毛澤東問。「

去年我們每人平均純牧入164元。」


毛澤東點著頭,滿意地、慢慢地說道:「啊,從107元增加到164元!」


陶鑄笑著問:「還有第二呢?」


鍾敘本這才想起自己說了第一,沒說第二、第三,連忙提高嗓子說:「第二有共產黨、有毛主席的正確領導……」話未說完,在座的人已經縱聲大笑。

全場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毛澤東也用含笑的眼睛望著大家。攝影記者蔡忠植「咔嚓」一聲把這個場景拍了下來。日後,刊載「毛主席視察棠下社」的圖片,就是以這幅照片作典型。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接著,毛澤東詢問了社裡的公共積累,黨、團員情況,社幹部們都一一作了回答。毛澤東勉勵說:「大家有事多和群眾商量,把生產搞好。」


然後,他指著在座的廣州市郊區黨委書記、鄉黨委書記,問廣州市長朱光說:「這幾位同志是誰呀!」


朱光一一作了介紹。陶鑄打趣地說:「現在是四級幹部在一起。」


毛澤東轉面對著陶鑄說:「連你,我,我們是六級幹部在一起了。」


大家跟著歡笑起來。


這時在社辦公室門前的人越聚越多,歡呼聲此起彼伏。毛澤東聞聲,走出了大門,立即幾十幾百隻手伸向他。他高興地把手伸向大家。握手時,他總是笑,點著頭說:「感謝你們對共產黨的信任和愛戴。」


毛澤東邊同群眾握手,邊向著村莊西北面的幹部試驗田走去。走出村尾,在榕樹腳不遠的地方,便是一片蔥綠綠的稻田。他站在田邊,仔細觀察後說:「這禾長得不壞!」


陶鑄問社幹部道:「一季稻能打多少?」


「大約可打700斤吧!」鍾敘本說。


接著,毛澤東問旁邊的梁富利說:「會倒伏嗎?收成有沒有保證?」


梁富利回答說:「只要搞好排灌,倒伏不了的!」


毛澤東沿著田埂走去。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廣州不像北方,初夏的太陽就已經像火一般毒熱。鄉黨委書記潘湛遞給毛澤東一頂廣東人常戴的竹製的遮陽帽。毛澤東接過它,略略端詳了一下,輕輕地戴上,笑著說道:「我也像個農民了。」


突然,他發現了一塊奇怪的菜地。站在他旁邊的人指著瓜田裡的作物介紹說:「這是藿香,這是黃瓜,那是豆角、生薑,一塊田同時種了四種作物呢!」


「這樣,土地的利用率就很高了。」毛澤東表示滿意。


再往前走,眾人便來到了幹部試驗田。這時農民婦女黃三女氣喘吁吁地從村莊趕來,撥開人群,跑在毛澤東的身後,將一柄布傘撐開,小心地給他擋住炎熱的太陽,毛澤東理解她的心情,沒有拒絕,只是笑著說:「你這麼撐著,很累的啊!」


試驗田的稻禾生長得特別好。社副主任鍾禮明介紹說:「幹部試驗田一季稻計劃收穫1600斤,兩季稻3200斤。」


毛澤東問道:「一季稻就可以收穫這麼多嗎?」


問罷,他一抬頭,發現北面小渠那邊的田壟上站滿了二三十個戴著紅領巾的學生。幾十雙烏溜溜的眼睛,正全神貫注地瞅著他,不好意思挨近過來。他立即笑著迎上前去。一個叫任溥華的學生勇敢地從渠那邊跳過來,學著大人的樣兒,兩隻手緊緊握著毛澤東的手。毛澤東問道:「你們是哪裡來的,來這裡做什麼?」


任溥華高興地回答說:「我們是廣州市第三十中學的學生,到棠下社參加勤工儉學勞動來的。」


「你們勞動得好吧?每天能賺多少工分?」


任溥華操著普通話回答了毛澤東。


毛澤東滿意地點點頭說:「你們都懂得一點,可以講一些了。」然後,指著他們問身旁的社幹部說:「你們歡迎他們嗎?」


大家都笑了。鍾敘本回答說:「社裡勞力不夠,我們雙方訂好了合同的。」


毛澤東轉身往回走去,沿著舊路。一行人穿過村莊。太陽西下。毛澤東要離開村子了。四面八方的人流跟著他移動。他走到那裡,歡呼聲和掌聲就在那裡響起。毛澤東走在夾道歡送的群眾中,特別關心老年農民,跟他們一一握手、問好……


歡呼聲一直伴送他的汽車離開村口。


當天從黃昏到晚間,整個棠下社都沉浸在幸福、歡樂的氣氛中,老年人、青年、婦女、孩子,在街心上、在家裡、在樹腳下,一簇簇,一群群,興高彩烈地議論著毛澤東參觀棠下的一點一滴。黨支部決定立即召開全社動員大會,叫大家永遠不忘毛澤東對大家的關懷。在會上,有人提議團員和青年修一條幸福路,這馬上獲得鼓掌通過。第二天,青年們開始測量,連夜開工,第三天就修好了路坯,至今村西邊的那條路還在走著。


在會上,有人建議說:「毛主席視察時,我們村的豬平均一人不到一頭,要大力養豬。」


「好哇!」這也獲得大伙兒的響應。


不久,全社的生豬增加到6000頭,平均每人兩頭。


毛澤東視察棠下村,給棠下人留下了建設新農村的巨大精神財富,也成為鄉親們最珍貴的記憶。村裡人將這事編成了歌謠傳唱:


毛主席來到棠下村,


跟我們社員來談心,


他問莊稼長得好,


又問生產怎麼樣……


在悠揚的歌聲中,棠下村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毛澤東視察棠下村的照片公布後,周恩來、賀龍和朝鮮主席金日成等30多位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也來到棠下,參觀當地的深翻改土試驗。這個新農村學習熱潮持續很長的時間。1968年,巴基斯坦友人訪華,在接受毛澤東接見時,贈送了100棵芒果樹苗作為禮物。此時正好是毛澤東訪問棠下村十周年的日子,中央辦公廳以毛澤東名義轉送給棠下村25棵樹苗,但因水土問題,最後只成活了兩棵。村民趕緊在兩棵樹周圍做了不鏽鋼護欄進行圍護,還添加了一個醒目的牌子放在旁邊,上書「毛主席委託中央辦公廳送來的芒果樹」。奇怪的是,種了20多年,兩棵芒果長得樹枝茂盛,葉子也很多。可它們枝繁葉茂,就是不開花結果。


直到1993年,一件很偶然的事情,終於改寫了兩棵芒果樹只長葉子不開花結果的歷史。這年是毛澤東誕辰100周年,韶山的少先隊員組織到棠下村進行訪問,帶來了韶山的水和泥土。他們把它們倒在芒果樹腳下,孰料第二年芒果樹便開出了滿樹繁花,第一次結了果,芒果長大又香又甜。以後,年年結果,且果實越來越大,越結碩果越累累。


至今,這仍然是棠下人難解的謎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哪位將領犧牲毛主席、朱德、彭德懷、陳毅共題輓詞?兒子是上將!
朝戰一停,美軍要見洪學智將軍:你創造了後勤奇蹟!
張學良的髮妻于鳳至,美貌不遜趙四,等待50年,卻終是被辜負!

TAG:華人觀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毛主席視察此地:35年後出現一怪事,至今無解!
毛主席視察此地多年後出現一怪事,成了未解之謎
慈禧73歲時的大年三十發生一件怪事,這一年她就死了
我們一伙人進了一座1882年的古墓,怪事橫生
奇人怪事真多,這幾個未解之謎至今難以解
秦始皇死的那年發生的三件怪事,每一件都是未解之謎,至今沒答案
蔣介石的棺材至今沒有下葬,就為了這個?幾年後怪事果然發生了
秦始皇去世前,發生三件怪事,一件為天文現象,另外兩件至今無解
此陵墓300年後重見天日,挖掘過程中怪事接連不斷
日軍侵華前夕,國內發生一怪事,死傷無數,至今找不到原因
一代殭屍片鼻祖逝世20年,昔日女友首爆當日其離世時怪事
那位老人去世第一天,守靈的晚上就出現了怪事
1949年春節,蔣介石遇到了一件怪事,竟然渾身發抖
故事:搬進新家後,接二連三出現怪事,要飯的瞎子說出其中緣由
2016年喵星發生的怪事,全在這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迷,死前曾發生這三件怪事!
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六件怪事,時至今日,仍未給出科學的解釋!
未解之謎:秦始皇死前發生了三大怪事,至今無人能解!
史上一牛人,卻被三件怪事嚇死,其中有一件至今都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