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林清玄:求人不如求己

林清玄:求人不如求己







1

我帶孩子到南部鄉下去玩,順道參訪南台灣的寺廟,才發現台灣的大佛愈來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樣,十幾層樓高的大佛到處都是。


 


有一些很小的寺廟前面也蓋了大佛,在視覺上造成一種荒謬之感。

 


有一天,我帶孩子去參觀一座剛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層樓那麼高。


 


孩子突然指著大佛像說:「爸爸,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


 

「是嗎?」我順著孩子的手勢往上看去,由於大佛太高了,竟使我的帽子落下來。


 


孩子問我:「大佛的頭上為什麼要裝避雷針呢?」


 


我說:「因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說:「佛為什麼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話使我無法回答而陷入沉思,我們千里迢迢跑來禮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我們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

 


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麼能保佑我們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2

 


我想到,蘇東坡有一次和佛印禪師到一座寺廟。


 


看見觀世音菩薩的身上戴著念珠,蘇東坡不禁起了疑情,問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自己已經是佛了,為什麼還戴念珠,她是在念誰呢?」


 


佛印說:「她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


 


蘇東坡又問:「她自己不就是觀世音菩薩嗎?」


 


佛印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著眼前大佛像頭上的避雷針,大概也像觀世音菩薩手裡的念珠一樣,是在啟示我們:「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當成避雷針;


 


人如果開啟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針,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針,是由於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針,是由於自我與貪婪太巨大了。


 


我們把佛像蓋得很巨大,那是源於我們渴望巨大、不屑於向渺小的事物禮敬。


 


很少人知道渺小其實是好的,惟有自覺渺小的人,才能見及世界如此開闊而廣大。


 


把佛像蓋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權勢、名位、財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


 


掌大權。有名位、大富有的人還能自覺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蓋得太大,因為心中有佛,佛就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


 


如果心中無佛,巨大的佛像與摩天大樓又有什麼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懷無限寬廣,心中無掛礙、無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則塵世的權勢名利又怎能成為他的欲。


 


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權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無佛,心懷狹小,慾望永無終極,名利權位正好成為圍困他的磚牆,又何樂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針裝在頭上,人應該把避雷針裝在心中,時刻避免被利益與權力的引誘擊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文學選讀 的精彩文章:

瓊瑤:結婚並不是幸福的終點,而是起點
看胡蘭成到底有多自戀:我與張愛玲,一個是金童,一個是玉女
看日本小學生的校園午餐,這才對得起良心!
這三種人,越早拒絕越好!
哈佛大學的驚人發現:小孩做不做家務對其今後的人生影響巨大

TAG:港台文學選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林清玄:求人不如求已
林清玄:沒有人能真正保佑你
林清玄:總也不老
林清玄:東方不敗與孤獨求敗
林清玄:承認自己不如人,才是真正的自信
林清玄:不怕人生的轉彎
林清玄《總也不老》
林清玄:在人生最底層也不要放棄飛翔的夢想
林清玄:心清凈了,世界就清凈了
林清玄:言傳身教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林清玄:誰說野百合沒有春天?
林清玄:只要有愛,就是無價
林清玄:誰說野百合沒有春天
林清玄:美如花燃柳卧
林清玄│自心清凈,能斷煩惱
林清玄: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
林清玄:我小時候讀書差
林清玄:心有沉香,不畏浮世
林清玄:你的精力在哪,你的人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