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海通禪師,出生於大唐開元初年,貴州人士,本名清蓮。他十二歲出家,師從於高僧慧凈法師,二十四歲時離師遊歷天下。最終來到嘉州的凌雲山上,在那裡搭起一間茅屋修行。他認為凌雲山就是他修行的最理想的地方。

凌雲山下是大渡河、泯江、青衣江的匯流地,江水如萬馬奔騰,吼聲震天,常常有船毀人亡。年復一年,人們只能望水興嘆,無可奈何。


海通禪師見此情此景,悲痛無比,他日夜沉思,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山岩上臨江鑿一座人世間最大的彌勒佛像,讓他日日夜夜、萬世千載面對浩浩三江,安瀾鎮濤,保佑蒼生。於是決定修建樂山大佛。


建造大佛的消息一經傳開,遠近的能工巧匠都爭先恐後地雲聚到了凌雲山。到了開工的那一天,千錘擊石,喊聲震天,場面真是千古少見。


一方方巨石從高高的山岩上墜落江中,激起千重巨浪,那些深藏在江底的興風作浪的水怪,都驚慌地竄出水面,倉皇逃遁。

海通禪師在大佛開工後,又肩負起了籌措資金的重擔。他心懷宏願,一衣一缽,足行千里,八方募化,歷經艱辛,終於滿載而歸。


春去冬來,歲歲年年,大佛的輪廓越來越清楚,三江匯流處也越來越平靜。


一日,嘉州郡守聽說海通禪師手裡有一大筆錢財,就帶了一大批隨從前來討要。海通禪師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了,他斬釘截鐵地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


海通禪師高傲和蔑視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會有人有膽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惱羞成怒地說:「那你就挖出來看看!」


面對寡廉鮮恥的郡守,海通禪師威嚴地盤腿坐定,端起一隻銅盤,毫不猶豫地剜出自己的一隻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舉到郡守面前。頓時,郡守大驚失色,嚇得失魂落魄,倉皇逃下山去。

海通禪師舍己獻身的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更激發了光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可是沒等到大佛完工,海通禪師就圓寂了。


後來,在唐德宗貞元初年,西川節度使韋皋繼承海通禪師未竟之業,大佛終於在貞元十九年完工。


大佛高71米,修造歷時九十餘載,為世界第一大佛像。當代有詩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帶領群山來,挺立大江邊。」這是大佛的真實寫照。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於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修鑿樂山大佛,招集人力物力。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禪師就圓寂了。此後,工程一度中斷。


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禪師的弟子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之勢。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大佛螺發右旋發體共有105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螺發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髮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發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


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發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彙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


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


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凌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佛經說彌勒佛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佛轉世,百姓對彌勒佛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佛像之風大行。


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餘年,所以當海通禪師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很大,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佛;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布袋彌勒佛。


樂山大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據《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徵。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髮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寬肩細腰」,在大佛身上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了唐代崇尚豐腴美的時尚。


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印度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一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人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


來源|禪林網

海通禪師:自剜眼目成就樂山大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學誠:漢傳佛教注重功德,注重報恩,注重圓融
星雲大師:迷信可怕嗎?邪信更可怕!
古稀老尼乘信法師:一件衲衣穿23年,每日一食,拜山35000公里
從今秋開始,你再也看不到阿瑪尼皮草了!
佛源老和尚:公案故事講不完,要自己用功才行

TAG:明覺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完勝南海:我們親眼目睹了一場兵敗如山倒的好戲
大山真的有龍存在,村民親眼目擊龍鱗
避人眼目!世紀概念鋰電池之王咆哮,尾盤現金叉主力搶籌,超西藏礦業封妖王
菩薩顯聖集合,南無阿彌陀佛,作者曾親授指點親眼目睹,不得不信
獵豹活捉斑馬直接扒皮,攝影師親眼目睹全過程
母愛之殤:母猴親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從高空墜落
海賊王:頂上戰爭中路飛第一次覺醒見聞色霸氣,鷹眼親眼目睹!
大山真的有《龍》存在,村民親眼目擊龍鱗,專家湊近一看驚嚇到?
二哥親眼目睹蟒蛇吞食獵物,遊客:口水都流到地上了
花園口決堤炸出真龍,蔣介石親眼目睹,大病一場
石表滋潤細膩,色彩純黃,耀人眼目,為眾多石友喜愛
人天眼目是智慧與慈悲
歷史:她曾親眼目睹慈禧沐浴全程,1句話道破清朝滅亡原因
西楚霸王項羽回陽記第七十五回:親眼目睹劉備摔子 神秘大將登場
最後一隻平塔島象龜去世,我們親眼目睹了滅絕!
天眼目睹:念六字大明咒食物瞬間變多,布施廣大餓鬼!功德無量!
遠赴歐洲親眼目睹中世紀古堡風采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的
鬼吹燈現實版:考古專家在古墓里親眼目睹的神秘事件
娛樂圈親眼目睹老公偷情的6大女星,最後一位居然是紫霞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