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原名:一篇刷爆朋友圈的「偽」經濟文章


星期天筆者在朋友圈看到一張照片,是截自《日本經濟新聞》的一篇文章,大標題是「從中國撤退的手續,迅速」。大體內容是在過去一周,日本大企業首腦組成的日本經濟界訪華團,他們在訪問中國期間,向中國有關部門提出以下的要求:


1)在中國的投資環境的改善

2)日本企業從中國撤出時的手續統一集中,迅速完成


3)獨佔禁止法律的運用標準的明確化,促進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在這些內容中,最重要的是日本企業的離開中國的手續,根據日經文章內容,現在的日本企業從中國撤離,需要中國政府部門同意,而在辦理手續時也需要多個部門辦理,很繁瑣,所以日本方面希望中國政府能夠簡化這些手續。


當時,看到這條消息同時,已經被加上日本企業要撤離潮的解釋。所以筆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了以下的內容:「這個你也相信,本來這幫人要見老大,最後連老三也沒有見到,找一個借口下台階,看日經新聞兩周前的內容就可以明白。同樣這份報紙報道,今年日系車在大陸銷售數量,與日本本土銷售量相同,這是什麼概念?」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簡單解釋這條微信圈的內容。日本經團連本次訪問中國是一支規模空前的代表團,人數已經超過了在4年前發生風波前的人數。過去這樣的經濟代表團,來到中國都有一個重要要求,一定要見到最高領導人,而且要求每年要求都在加碼。去年這個代表團與中國領導人見面以後,今年這些企業領導人就認為,按照慣例,規格只有一年比一年高,而且今年有聯大會議,去年見過面的領導人,今年會去美國,這樣這些企業家認為,本次接待的規格將會是最高規格。於是日本報紙就在代表團訪華前就寫出了:本次訪問或許會見到最高領導人的內容


俗話說期望越高,結果是失望越大。本屆訪華團因為各種原因,最後只是與中方的掌管對外經貿的副總理見面,這樣的規格在日本也是副總理大臣規格,但這樣結果令這些成員很不滿意,開始向日本媒體流露出不滿,於是就有了隨團採訪記者的這篇報道。但是報道中並沒有任何大量日本企業撤離的內容,如何就得出這樣的結論?


首先解釋筆者的微信朋友圈的後半段內容,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今年日本汽車生產廠商在華銷售的汽車數量,與在日本銷售數量持平,約435萬輛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就是在華汽車銷售排中下游的日資汽車製造企業,卻能取得與日本國內相同的成績,而在華汽車銷售成本遠遠低於日本,這樣這些車企的利潤要大於日本國內。有這樣的市場,這些車企應該不會撤離吧?而為這些車企配套的企業也不會撤離吧?那麼是什麼樣的企業要辦撤離手續呢?


在筆者的微信朋友圈內容下面,著名日本學者這樣留言:在中國的事業內容,背景,條件也變了,撤退是勢在必行。看這些企業的營業許可書,執照上,經營期限是20,25,30年,當時的日本擔當者都在夸夸其談,「我通過努力拿到了25年的經營許可,30年的經營許可」現在要撤退就撤退,這是半途而廢,某種意義上是單方面撕毀協議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今天筆者在朋友圈發現,一篇有關日本企業大量撤退的文章被多次轉發。文章認為日本企業要抱團撤離中國。而中方為了不使這些企業撤離,要求企業走可以,要留下利潤等內容。認為現在是日本企業大量撤出的時候。(引用,王思想的《日資撤退令人不安》一文)。文章多次提到中國廣東省的大量中小企業倒閉,以此來證明日本企業也在大量關閉,以及需要撤資的結論。不知道這位「經濟學者」的引用的數據是什麼,筆者所知道的日本汽車製造業相關企業並沒有撤資,而是增加了投資。


有意思的是,根據中國商業部的公布的資料,日本企業對華投資連續3年是負增加,最大幅度是25%左右的減少。而日本方面公布數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6年7月的數據,日本對華投資是保持增加,約增加了8%,這兩個數字該相信哪一個?筆者好友大風兄這樣留言:豐田在華的銷售量驚人,這樣的銷售量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市場,大企業在迎合日本政府的胡說八道


廣東省很多中小企業關門倒閉也是事實。很多日本企業調整經營也是事實。這就有了如何正確討論問題需要。筆者今早的朋友圈這樣留言:「用立場(思想)去判別,還是用利益去判別」。本來一件事情很簡單,說出了就可以明白,但是經過加工就撲朔迷離了。東芝公司就關閉了在華的白色家電工廠,把這些企業全部出售給中國企業。而中國方向東芝付出收購費用,這樣算撤資嗎?同樣大金空調關閉了在華的大金空調液壓有限公司,卻把這個公司的業務合并到大金機電有限公司中,這樣的撤銷公司使人員使用更合理,這樣也算撤資嗎?


當然真正關門也有,山田電器,在南京等地的商場全部關閉,因為進入中國後發現是做不過蘇寧與國美這樣本地公司,晚撤不如早撤。當然還有很多紡織公司,鞋業公司成本原因,搬遷到越南,東南亞也是數量很多。但是這樣的公司撤離當然有條件,據筆者知道,首先是償清所有債務,合理安排員工,以及對土地的原狀恢復等,這樣的手續最起碼1年時間,所以對那些想走就走的企業來說,是有一定限制以及約束。


最後想說的是,中國經濟正在步日本20年前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後塵,而中國製造業也面臨各種問題,很多資金寧可投入來錢快,也不願意去投資製造業。但是,人口規模與經濟規模是保持最基本的製造業的支撐。日本國內市場飽和,當其他區域沒有這樣的購買力時,日本企業不會輕易撤出中國這個市場,從豐田等企業增加投資來看,日本企業不但不會離開,而且會更加深入這個市場。


最近橋本發現中國國內一部分媒體,以及門戶網站,未經允許轉載專欄文章,其中有上海門戶網站「東方網」等媒體,請立刻停止侵權,否則將承擔一切法律後果。


關注橋本,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橋本工作室將會定期向各位推薦橋本隆則的最新信息,敬請關註:


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微信二維碼


看筆者這麼認真努力地寫作的份上,請打個賞吧,有你才有了寫作的力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橋本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為了出名日本「國民偶像」走情色路線
日本不孕醫學造就「人倫」怪圈
移民的「忠心」要靠千年時間來培養
奧運獎牌對於日本很重要
「安倍馬里奧」讓奧運會成為一個表演場

TAG:橋本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資撤離中國?還是中國對投資更挑剔了?
日本企業真的捨得抱團撤離中國市場嗎?
國民黨撤離大陸時的中國:看後讓人震驚
俄媒向中國發出重大預警:美國協助IS頭目撤離,將要禍水東引?
大量日本公民從韓國撤離,接著特朗普就要開始做這個事情了
韓國民眾得知美軍要撤離韓國,痛哭流涕的請求不要走
內戰後期,國民黨撤離的目的地為何是台灣?
俄羅斯可能撤離國際空間站 同中國合建新基地
美國要撤離駐紮在日本韓國的軍隊,開玩笑,是保護費交的不夠
絕版老照片:國民黨撤離大陸時的中國
大批中國人突然撤離華爾街 美國人不淡定了
韓國樂天這次打臉了,開始準備撤離中國了?
又一美國巨頭突然撤離中國:國人嘩然
你已進入中國領土,必須立即撤離!
大撤離!韓國大型超市易買得不堪巨額虧損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樂天超市還在中國「死磕」,它的韓國同行已經率先撤離
品牌稱不堪霸權撤離京東!劉強東導演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要上映了?
白人居邊陲,誓言:我是中國人,義務守好祖國邊疆,永不撤離!
國民黨撤離大陸時的中國:清宮太監喜滋滋,上海歌妓樂哈哈,原來「舊社會」也挺自由快樂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