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2010年12月11日,山西太原, 「悠然自德謙手十年」 郭德綱、于謙合作十周年太原站演出。 (IC圖)

導讀:


今天凌晨,郭德綱用一篇《天涯猶在,不訴薄涼。》的長文對曹雲金的「討郭檄文」做出了反擊,他一改20天前「管他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我只需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的老僧入定之姿態,深夜披掛上陣,在文章里對曹雲金的窮追猛打是見招拆招,文章最後他寫到:「自佔一課,2016流年丙申,命中注定有此一撕。」其實郭德綱這命中注定的一撕早在2010年便已展露了端倪。


「咕咚」一聲,曹雲金在郭德綱面前跪了下來。


那是2010年1月18日,郭德綱37歲生日,德雲社全班人馬到齊,在三里屯的「郭家菜」餐館給師傅祝壽。

郭家菜在2009年12月開張,特色是天津本地菜和魯菜,為了給自己的餐廳做廣告,郭德綱還專門創作了《郭家菜》的相聲段子。郭德綱的大包間在一樓。二弟子曹雲金姍姍來遲,郭德綱在身旁給他留了一個空位。


據郭德綱小舅子王俁欽回憶,吃到一半的時候,曹雲金進來,與郭德綱並未相互搭話,拿著酒杯就開始挨桌敬酒。一圈酒後,曹雲金起身便走,郭德綱經紀人王海相攔,曹雲金大喊,「我不夠吃,我吃不飽。」郭德綱出面攔阻,曹雲金面對郭德綱跪地磕頭,「我對不起您,我不幹了,我給您磕一個」,隨即他又跪倒,面對旁邊的關公像又是一個響頭,「我今天對著關老爺像起誓,我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再回來我就是個傻×。」


酒宴過後,經人說和,曹雲金又回到德雲社演出,但「大鬧壽宴」始終成為他與郭德綱最大的師徒心結。2016年9月5日,曹雲金在微博發表七千多字長文《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直斥郭德綱數宗罪,讓郭德綱面臨創辦德雲社20年來最大的形象危機。


除了曹雲金之外,郭德綱最早的搭檔王玥波,德雲社的另一位創始人李菁,大弟子何雲偉都先後與郭分道揚鑣。德雲社始創於師徒制,中途改製成公司,以行會手段進行現代管理,終於導致創始團隊相看兩厭,分崩離析,連相忘於江湖都做不到,最終還是互撕於江湖。


01

師徒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2009年10月8日,北京, 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 關機儀式上的郭德綱、李菁、何雲偉、曹雲金 。(IC圖)


2016年8月30日,在德雲社「綱絲節」專場演出中,郭德綱首次公布了德雲社家譜,親口表明,「列入族譜的都是家人」。這份家譜是郭德綱對師徒制的進一步強化,也是壓倒曹雲金的最後一根稻草。

數遍了現任弟子,這份家譜備註里寫道,「另有曾用雲字藝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鮮恥令人髮指,為警效尤,奪回藝名逐出師門(註:原文如此)。」


這二位「雲字輩」暗指何雲偉與曹雲金。如果馬化騰將張小龍開除,還在騰訊網發布公告,說張小龍令人髮指,換來的肯定是一場訴訟,但在師徒制的名分下郭德綱就可以公開辱罵,曹雲金的選擇也不是走法律途徑,而是繼續開撕。


相聲是一門相對狹窄的藝術表現形式,來來去去就是那些段子,口口相授是主要的教學手段。曹雲金所控訴的與其說是師徒制,不如說是學徒制。學徒從師傅那裡學手藝,學成之後給師傅白乾幾年,這在現代社會幾乎是不可想像的。郭德綱之所以能運作出來,與其巨大的聲望有關,德雲社的品牌價值幾乎就等於郭德綱的品牌價值。德雲社的官網域名是郭德綱的全拼,德雲社的演出如果有郭德綱出場,票價會貴上十倍,所以即使曹雲金與何雲偉出師,他們在德雲社的演出也是靠著郭德綱的名氣,這才是郭德綱敢於推行師徒制的底氣所在。


「二零零二年,你號稱辦學授課,我隻身一人,滿懷希望來北京求學,你說學期三年,學費每年8000,畢了業給藝術文憑。來了之後,我才發現,你這兒根本沒有什麼學堂教舍,是住家教學,除了每年交小一萬塊的學費,每月還要交500飯費,500生活費,吃飯要飯錢,住店要店錢。你總跟人說,有的徒弟是兒徒,從小養在家裡長大的,我不知道誰是,反正我不是。你還記得嗎,那時候家裡就咱倆人,師娘一個月才回來一次,你的生活也拮据,我在你家,給你洗衣服做飯,養狗沏茶買菜做家務,學藝三年,就是這麼過來的。」曹雲金在微博長文里描述了他的學徒生涯。從這段文字來看,即使是推行學徒制,郭德綱也沒有完全盡到自己的責任。

而對此,郭德綱在今天長文《天涯猶在,不訴薄涼。》中做了這樣的回應:「我當年並沒有什麼號稱辦學,在家教徒弟怎麼開發票給畢業證啊?如果這麼收費的方法,岳雲鵬這一幫窮孩子的學費從哪裡來?張雲雷的母親和當年的同學及父母都表示,熱烈期盼廣大媒體採訪,當年的事情大家願意證明。」


但不論事情真相究竟如何,到了德雲社發展後期,傳統的師徒制教學確實已經不能滿足德雲社的發展,面向社會公開對外招生便開始了,而且學費已經成為德雲社一部分的收入來源。


德雲社名字的來歷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借鑒了百年前曲藝茶館德興社的名字,其二是從郭德綱名字里取一個「德」字,而其徒弟輩都歸屬「雲」字輩,所以起名「德雲社」。


德雲社的輩分傳承是「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從「鶴」字輩開始,德雲社開始面向全社會招生,鶴字輩、九字輩的大部分學員都是通過考試,進入德雲社相聲傳習班。


考試由德雲社總教習高峰以及郭德綱的老搭檔于謙主持,分為初試與複試。初試主要是聊天與才藝表演,複試是講段子。如果想提高考過率,這些人最好讀一個傳習學前輔訓班,學費5000元。一位自稱是落選考生的網友在知乎表示,想要錄取,最好符合幾個條件:「離北京近;對德雲社忠心;不得過於欣賞現役其他同行;什麼都不能會,得跟一張白紙似的。」


曹雲金口中一年將近一萬的學費已經是老黃曆,到了2010年,德雲社的相聲傳習班學制已經改為3年,每年學費兩萬,學費不開發票,學徒中途退學,學費不退。由於高昂的學費,不包工作等種種苛刻的要求,2010年,曾經傳出多名學徒聯合起訴郭德綱的傳聞,後又不了了之。


即使以優異成績從傳習班畢業,面前擺著的還是一份長約合同,這份合同為期10年。據《南都娛樂周刊》披露的信息,這份合同明文規定,一切演出、上電視節目、接受採訪,均由德雲社演出部或相關領導把關,任何人私接外活將受到停演處罰,違約條款則是「要賠償100萬、5年不得從事與相聲相關的工作」。


面對這份合同,曹雲金最終選擇了退出。「為什麼你和所有人,和媒體,都談的是師徒感情,可轉身到我這裡,就談的是一紙冷冰冰的合約?合同里全是束縛,沒有發展。」曹雲金寫道。


02


公司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7月7日, 上海,郭德綱參加綜藝節目《笑傲江湖》發布會。(@視覺中國)


從公司架構上看,郭德綱並不是德雲社的管理層,只是一名普通員工。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只有兩名股東,郭德綱的太太王惠佔99%,王惠的弟弟王俁欽佔1%的股份。以此看來,如果郭德綱是德雲社的品牌,太太王惠則是德雲社的幕後核心。


王惠是天津的大鼓演員,14歲就辦過專場演出,2000年結識了郭德綱。隨後,她辭去了自己的演出工作,追隨郭德綱到北京創業,2003年與郭德綱成婚。成立公司後,王惠成為德雲社的董事長。她把所有徒弟都稱為「孩子們」,在後台,所有「孩子們」見到她都會畢恭畢敬地過來打招呼,喊聲「師娘」。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王惠


「姐夫在家從來不做家務,幾層樓的別墅,姐夫常年待在二樓的書房。沒有別的事,就是反覆聽戲曲、聽鼓曲、聽相聲的老段子。不抽煙、不喝酒、不外出,誰來家裡他也不管,穿著大背心大褲衩,搖著扇子在書房裡反覆聽這些東西。往往是姐夫下樓才發現,哎喲!家裡怎麼來了這麼多人?」在《我眼中的德雲社》一書中,王俁欽如是描述郭德綱和王惠的生活,「姐夫沒有別的心思,這麼多年來沒跟姐姐進過電影院,也沒出去單獨旅遊過,逛街什麼的更是從來都不去,姐姐讓吃什麼他就吃什麼,讓他穿什麼他就穿什麼,頭髮都是姐姐親自給剃的,姐夫著名的桃形頭,就是姐姐一手設計的。姐夫從來不會有意見,像個聽話的小孩,一切都服從老婆安排。」


王惠的核心地位還在於,德雲社的一些早期成員都是她的親戚。


潘雲俠,原名潘偉,2003年,14歲的他隨郭德綱學習相聲,次年,隨李菁學習快板表演,並於2005年離開德雲社,是另一位沒有列入德雲社家譜的雲字輩成員。曹雲金事件發生後,潘雲俠接受了媒體採訪,認為郭德綱是一個好演員,但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小辮張雲雷是德雲社的台柱之一,2016年錄製完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後不幸墜樓,至今沒有恢復。潘雲俠、張雲雷,兩人都是王惠的表弟,而已經與郭德綱撕破臉的曹雲金也一直被外界視為王惠的「表弟」,雖然郭德綱在今天的回應中否認了自己和曹雲金存在親戚關係,但不難看出在「血緣」兩個字為早期的德雲社增添了不小的凝聚力,這其中王惠可謂用心良苦,可惜表弟一層的血緣關係終究不敵利益的威力,潘、張、曹三人的遭遇都令人唏噓。最後,王惠讓自己的親弟弟王俁欽進入了管理層。


王俁欽沒讀過大學,一直在外打工,聽聞郭德綱發跡後,2007年進入德雲社,從電視劇《相聲演義》的場工做起,很快就升任了後期製片。他發現了製片主任手腳不幹凈,趁機攆走了他,成為這部劇的製片人。


2010年,王俁欽被王惠調入德雲社的核心部門演出部,當年9月份以1.4萬元現金入股,成為王惠之外德雲社的第二個董事。小舅子的升遷就是如此迅速。


王俁欽之外,德雲社的總經理鍾朝暉和副總經理王海都是郭德綱的多年朋友,總教頭高峰是郭德綱的師弟。


除了家族企業色彩濃重外,德雲社的發展方向也很複雜。通過公開資料可以查到,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共以「德雲社」的名稱註冊了252個商標,範圍從金屬建材一直到軍火,對比之下,深圳騰訊註冊的商標只有5個,難以想像郭德綱和王惠居然想到「德雲社」這個牌子還可以用來生產軍火。


德雲社的核心部門是六個演出隊,一隊隊長是高峰,二隊岳雲鵬,三隊孔雲龍,四隊是「太子」郭麒麟,五隊朱雲峰,六隊張鶴倫。所有隊員被內部分為5個級別,6個隊在各個劇場輪流演出。德雲社總經理鍾朝暉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曾介紹,從2007年德雲社進入鼎盛期開始,德雲社在天橋、廣德樓等劇場與演員採取分賬模式;演員拿大頭,比例有五五、三七、四六之分;分賬的前提是,上座率的底線是八成。


除了演出隊之外,德雲社對外擴張走的是「吃喝玩樂」的娛樂模式,首先登場的就是前文所述的郭家菜以及服裝店德雲華服。在郭德綱看來,朋友和觀眾都要吃飯,演員需要衣服,這份錢不如自己來賺,「如果有其他客人,就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受影響」。所以,郭家菜和德雲華服首先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郭家菜的拿手菜就是郭夫人王惠的私房菜,根據王俁欽的記載,有熬魚、鯽魚煨蘿蔔、燉牛肉和打滷麵,只要郭德綱吃得順嘴就好。這樣的菜品,對外營業的效果可想而知,2013年5月,郭家菜關門。


郭德綱本人名下「也行影視文化公司」的主要方向是電影電視劇,但相比本山傳媒的《鄉村愛情》等作品,也行公司的產品並不行,從小舅子作為製片人的電視劇《相聲演義》開始,一直到2015年的電影《我要幸福》,市場反應都非常冷淡。


03


內鬥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2012年7月7日,郭德綱收「鶴」 字輩徒弟19人,後台率領眾弟子給祖師爺敬香磕頭。(IC圖)


家族色彩濃厚的德雲社自誕生以來一直內鬥不斷,「曹雲金事件」只不過是內鬥的延續。


最早離開郭德綱的是王玥波,作為郭的最早搭檔,王玥波與他共過患難,但一直沒有加入德雲社,之後郭德綱定下於謙為搭檔,王玥波和德雲社也不再有過多的關係,從此以說評書為主,也從不對郭德綱或德雲社置評,可謂厚道人。


首先與郭德綱鬧掰的是徐德亮和王文林,這也是王俁欽筆下的第一次出走事件。此事發生在2008年,徐德亮還寫了一份聲明:「自即日起,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北京德雲社,特此聲明。」至於離開的原因,他曾表示,「為了自己的生活,也為了讓王文林老先生能多掙點錢。」


徐德亮後來也提到了在德雲社妨礙自身發展,「德綱他們拍的電視劇我都沒去演,有時候我自己聯繫的一些活動也還遇到過阻力」。2010年10月,徐德亮在書中又提及這段過往,暗指在德雲社待遇差,「紅了之後,也是郭德綱隨便給,想給多少給多少,有時候,演一場才能分到100塊錢」。


而在王俁欽的書中,對此事的描述則為:《相聲演義》後,徐德亮一直糾纏於演出片酬,並在丰台註冊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準備單幹發財,然後昧著良心出走。


對德雲社震動最大的是2010年8月何雲偉與李菁的出走。李菁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與郭德綱一同熬過了最困難的歲月,何雲偉則是郭德綱名正言順的大弟子。但即使是大弟子,何雲偉的收入並不高,一個月五千左右,早早埋下了矛盾。


2010年8月1日,郭德綱弟子李鶴彪毆打北京電視台記者,導致郭德綱與北京台決裂,身為北京台主持人的李菁、何雲偉二人隨即做出選擇,退出了德雲社。這次退出事件對郭德綱打擊甚大,德雲社閉門整改一個月,王俁欽稱郭德綱一輩子就哭過兩次,一次是老師侯耀文去世,另一次就是李、何二人退出。


徐德亮退出後還與德雲社保持聯繫,李菁、何雲偉此後與郭德綱勢同水火。2016年5月13日,何雲偉應邀到北京順義一中給學生們演講,其間一個女生站起來問:您對郭德綱老師有什麼評價?何雲偉說:郭德綱是誰?隨後扔掉話筒,走入後台。


在「曹雲金事件」之前,德雲社還發生過戴九安與趙雲俠內鬥。趙雲俠是雲字輩弟子中年紀最大的,2006年拜入郭德綱門下,2010年,何、李二人退出後,趙雲俠顯得非常憤慨,對著記者大罵兩人,並抱著郭德綱大哭。2014年初,由於與朱雲峰爭奪德雲五隊隊長職務失敗,趙雲俠與捧哏搭檔戴九安一起退出德雲社。


2016年7月,後悔退出的趙雲俠,又在微博上懇求郭德綱,並稱退社是受到戴九安挑撥。但這次指控隨即遭到戴九安公布錄音反駁。


7月23日,郭德綱轉發其微博,答應讓趙雲俠回歸,「當然,你是可以回來的,那些欺天滅祖、賣師求榮的人永遠也回不來了。」


在郭德綱心目中,曹雲金肯定是所謂「欺天滅祖、賣師求榮」的人之一。但這八個字卻無法解釋,如此重視傳統禮數的團隊,為何會發生弟子大鬧師父生日宴的事情?曹雲金到底是懷了多大的不滿?


說到底,德雲社裡的種種恩怨,終究是分配製度出了問題。頂著巨大的聲望,郭德綱即使不登台講相聲也是財源滾滾,但德雲六個隊一百多口子還要靠嘴皮子吃飯。身為台柱子的曹雲金,都裝醉喊出「我不夠吃,我吃不飽」,那些九字輩、霄字輩的小孩,還要繼續「餓」多久?


參考資料:


《我眼中的德雲社》,作者:王俁欽,現代出版社


《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作者:曹雲金


《天涯猶在,不訴薄涼。》,作者:郭德綱


看天下360期封面故事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德雲社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把內鬥作為傳統給發揚光大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相聲江湖水太渾:所謂「規矩」只是互撕時的遮羞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再訪中國:白俄羅斯是個絕望的國家,我羨慕中國年輕人
一個中國男人在美國
獨家專訪LOL創始人:《英雄聯盟》的生命力還有多長?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剛搞出來就要被淘汰?俄羅斯將生產出新式武器取代航母的戰鬥作用!
他們用頑強不屈的戰鬥作風宣誓——我們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步兵
錘鍊過硬的戰鬥作風,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提陞官兵火場感知能力和心理素質,培養英勇頑強戰鬥作風
全面錘鍊新兵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和頑強拼搏的戰鬥作風
日本戰鬥作畫第一人到底有多厲害?
武警官兵進行結業考核,錘鍊新兵的戰鬥作風
格鬥作《赦免者》銷量突破25萬 風格獨特玩家喜愛
卡普空公布正統格鬥作品《街頭霸王4 冠軍版》
武警山東總隊煙台支隊錘鍊戰鬥作風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