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有餘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有餘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有餘



文:南懷瑾

人如果能去掉了慳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麼?只有幫助人,只有恭維人,只有培養人,都希望別人好,一切榮耀都歸於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麼叫學佛?這就是學佛啊!你以為磕頭拜佛,念經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學佛?你還是求這四個字保佑你好一點,你把慳貪嫉妒這四個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還有餘。跟著慳貪嫉妒而來的,是「自贊毀他」。在這裡的同學每天誦戒,都知道菩薩戒第一條,最嚴重的就是「自贊毀他」,自己讚歎自己,毀謗人家。


自贊毀他的方法很多,再不然在他人背後講壞話,用盡心機毀人家。你說這是為什麼呢?他也不為什麼,這樣才過癮啊!


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很謙虛,看到人那種彎腰弓背,打躬作揖,講起話來又那種謙恭,這都是自贊,在謙虛中充分表現傲慢。


所以,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的心理、行為,與修行是絕對關聯的。止觀法門的觀心,就是觀這些。你以為坐在那裡觀心,啊!我得一個清靜,啊!氣脈動了,到了屁股了,啊!到了頭頂了,督脈通了,通你的鬼!你慳貪嫉妒的心理牢固得很,動都沒動過。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有餘



注意啊!「自贊毀他」是兩個字單獨成立一個心理觀念,自贊是一個心理觀念,毀他是一個心理觀念。「慳貪嫉妒」則是四個不同的心理觀念。綜合而言,慳貪嫉妒必然會自贊毀他。


佛繼續告訴文殊菩薩,一切眾生都在慳貪嫉妒、自贊毀他。關於這些心理行為,真正要學佛、研究佛法的人,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字,怎麼說呢?當我們看到經文,就要確實徹底地檢查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和心理狀況。譬如我們講戒,傳統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條就不能自贊毀他。自贊毀他是菩薩道中最嚴重的事,如果拿這四個字與一般心理學一起研究,你看這個社會活著的人,哪一個不是走這條路線?如果不自贊毀他,就沒有辦法活下去,為了想出人頭地,總想盡辦法去傷害別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來,不但沒有傷害別人,同時使別人也站起來,這就是菩薩道,學佛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林散之談書法,字字璣珠!
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韓首迅

TAG:文化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一半還有餘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了 成佛一半還有餘
南懷瑾:把這四個字去掉 成佛一半還有餘!
南懷瑾先生:你把這四個字去掉了,成佛一半還有餘
把這四個字去掉 成佛一半還有餘!
為什麼有的佛滅四十劫罪,有的佛卻是一直成佛?是功德不一樣嗎?地藏經講記126
如來佛祖是怎麼成佛的,沒想到過程這麼痛苦,還多虧了一個牧女
上古五蟲修鍊成妖,孫悟空打死一個,兩個或在如來佛祖座下成佛?
經典語句:一切的折磨,都是為了成佛
每一個佛弟子都要受三皈五戒乃至於菩薩戒,這是成佛的種子十輪經講記192
西遊記後傳,如來最得意的兩個弟子,一個成佛,一個卻成魔
成佛,從這一剎那開始
為什麼好人要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成佛,而壞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來是這個意思,誤解了好多年!
孫悟空成佛後,金箍棒去哪兒了,有沒有還給東海?
壞人放下屠刀成佛,好人怎麼還要過九九八十一難?
如何走才是成佛的第一步
凌雲渡還有一條成佛之道,為何八戒沙僧放棄了?
597.老法師常說:「一切宗教都是第一,沒有第二。」請問若一切宗教都是第一,又何必一定要學佛?這是否會破壞眾生成佛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