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張擇端。


我們都知道現代杭州是一個湖光山色點綴下的美麗花園城市,國家級旅遊景點之一。而北宋神宗年間的杭州除山湖之外還兼有通舟海洋之特色,西湖通錢塘江、錢塘入海。海船可以沿江轉河入湖,最終抵達杭州的水門。


錢塘這個名字原來意味著災難。唐人傳奇《柳毅傳書》里性格暴戾的龍的名字就叫錢塘,如果發怒會引起巨大的水患。所以錢塘江在唐人眼中意味著失控的江水。有一個喇叭形的錢塘江會將大海的潮汐凝聚成滔天的白浪,十分壯觀,人稱錢塘潮。但因為建設了高一丈多的防潮堤壩,一千多年前的錢塘潮已經從自然災害轉化成為了可以近距離觀看的壯麗景觀,每個人都爭相出來觀望。而當時恰好來到杭州的日本僧人成尋在他的日記中也做了詳細記載:


未時,著杭州湊口,津屋皆瓦葺,樓門相交。海面方疊石高一丈許,長十餘町許,及江口,河左右同前,大橋亘河,如日本宇治橋,買賣大小船,不知其數。迴船入河十町許,橋下留船,河左右家皆瓦葺,無隙,並造莊嚴。大船不可數盡。


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瓦片。古人民居往往用茅草蓋頂,茅草隨處可見,而瓦片需要職業工匠的調製和研燒,是工業產品。茅屋和瓦屋在現代人眼中區別也不小,尤其在農耕社會中,草屋頂十分普遍,瓦屋作為一個工業化的標誌更加奪目。進入中世紀旅行者眼中引發的感受只怕和晚清國人去到歐美看到數不清的煙囪時的感受有一拼。瓦屋代表了富裕。這就是成尋眼裡見到的第一個宋國境內城市的外貌。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清明上河圖瓦片圖.jpg《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張擇端。圖中可以看到屋頂的瓦片。



下面我們跟著成尋領略一下宋朝的杭州。


成尋獲准上岸以後,船頭帶他一起去到客店歇腳。客店店主張三郎是個做慣海貿船生意的人,他提供給成尋一行人住所、食物並小額貸款。方便他們添置衣物和行賄小吏,因為恰逢雨季,成尋一伙人都添置了雨衣和草鞋。獲得了金銀以後他們兌換了宋錢,於是開始享受一下城市生活。

辛未戌時,吳船頭、林廿郎、李二郎相共出見市。


戌時是下午七點到九點,陰曆和陽曆的換算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大體陰曆晚過陽曆一個月上下。三月份的戌時應該已經日落黃昏了。成尋跟隨的吳林李三人是帶他來中國的船家,他們來往日本與中國之間做貿易,所以最能體會中日之間的風俗差異。他們帶領老成尋一起去見「市」。


以百千七寶莊嚴。一處或二三百燈,以琉璃壺懸並,內燃火玉,大徑五六寸,小三四寸,每屋懸之,色青赤白等也。或懸玉簾莊嚴。


這個「市」果然給成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記當然都是回到住處以後寫的,成尋的日記非常有規律,總是在做完夜課以後寫就,因為我們總是能知道他每天的夜課所頌經文內容。入睡前成尋回憶了當日見到的市。首先注意到了這個「市」有「百千」的「七寶莊嚴」。七寶是七種寶物,也叫七珍。各個時代七寶究竟是哪幾種說法不太一致,比如唐人解釋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總之就是這些珍貴的裝飾物。莊嚴就是裝飾,以後才引申為現在的形容詞。成尋見到的是一個用各色寶物裝點的街市。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七寶」為佛教術語,多指佛教造像中手執的法器,各有寓意,圖中羅漢手持的應該是七寶琉璃盞。



而其中最引發他注意的就是懸掛的琉璃壺燈。這是大家的福利了。一個熟悉這種現象的宋人是沒有興趣記載的,千年而後我們能找到的最早記錄是成書於南宋亡國以後的《武林舊事》卷一記載元宵節的部分,有這樣的話:


又有幽坊靜巷好事之家,多設五色琉璃泡燈,更自雅潔,靚妝笑語,望之如神仙。白石詩云:「沙河雲合無行處,惆悵來游路已迷。卻入靜坊燈火空,門門相似列蛾眉。」又云:「遊人歸後天街靜,坊陌人家未閉門。 簾里垂燈照尊俎,從中嬉笑覺春溫。」

作者周密在南宋都城杭州生活了很久,南宋滅亡時元人將宋室和貴族統統遷往北京。所以杭州蕭條了。周密將他記憶中的繁華都市寫成了一本冊子,叫《武林舊事》。如果繁華仍在、風流依舊,周密可能也沒有動力去記載記憶中的設燈的街道。


成尋的日記把琉璃燈的出現時間至少提早了一百多年。除了成尋這樣的外國人,本土只有詩人才會捕捉到燈和燈光帶來的感受。如周密引用的姜夔的兩首詩,描述了燈火照耀下的安靜的街道彼此相似,人在其中容易迷路。這是深夜了吧?詩人喜歡捕捉這種感覺,人流散盡後瀰漫在街頭的燈光,帶來的一絲迷茫和失落。姜夔可以說是個美學家,順便是個詩人。宋代不缺這樣文藝氣息濃厚的人物,街頭的玻璃燈很符合他的美學情趣。


更幸運的是南宋詩人葉茵的這首《琉璃炮燈》詩,把燈的形狀描寫得更清楚:


體制先天太極圖,燈籠真是水晶無。


遠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驪龍頷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靜定即冰壺。


游魚且作沈潛計,鱗甲成時入五湖。


「真是水晶么」只是作者初見玻璃材質正常的反應。先天太極圖是一個渾圓型,所以遠遠看去像月亮,近看又像蛟龍頷下的珠。中國古人認為蛟龍下巴上有珍珠,會發光。火焰在其中像凝固的火炬(因為玻璃罩子擋了風,所以火光不會搖曳),看起來像一個冰做的壺。游魚鱗甲的比喻該是對它光線映照若隱若現的一個感受。這樣的玻璃燈,按照成尋的說法,大的有十五六厘米,小的也有十厘米左右。在街市一處可以掛兩三百個,這個數量和周密描述的符合。說明該習慣兩宋都有。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觀燈圖》,南宋李嵩。圖中右上角小孩手中所提的即為燈籠。



當時的工藝限制,大多數的燈籠是需要骨架支撐玻璃片的。皇家對琉璃燈的推波助瀾使得南宋出現過十來米高的燈山,而後爆發的一夕之狂歡,其盛況大概成為了中國古代的絕唱了吧?!至於琉璃燈里點的火玉是什麼,大家可能也摸不著頭腦。肯定不會是松香木炭等常見之物,那些成尋總是認識的。唐代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武宗皇帝會昌元年,夫餘國貢火玉三斗……火玉色赤,長半寸,上尖下圓,光照數十步,積之可以燃鼎。置之室內,則不復挾纊。」 夫餘國在現在東北境內或者更加北部的地方,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礦物,能夠自己發光、照幾十步遠,還能燃燒取暖?挾纊是說穿棉衣。點著這種礦石可以代替穿棉衣。


火玉在唐代似乎比較罕見。經《杜陽雜編》記載的事物包括龍角、佛骨,所以火玉是被當作稀罕物品忝列其間。但是到了宋代則是街頭常見之物了。


現代有人解釋是指紅寶石,並且是那種能發光的。不過能發光的寶石的亮度有限,沒法用來照明、估計也不會有人去燒。我這裡大膽地假設,其實老成尋見到的只是宋代的蠟燭!


唐代的蠟燭使用了極其珍貴的蜂蠟,皇家或者顯貴值班時才使用。晚唐士人韓偓經常加晚班,皇帝總是讓宮女提著燈籠送他出宮。裡頭點的就是這種蠟燭。韓偓非常珍惜,將它們連燈籠一起搜集帶在身邊,唐朝亡國後韓在南方的吳越國做官,被人發現經常拿出這些舊燈籠把玩流淚。


唐代的蜂蠟蠟燭一定是傳到過日本,日本僧人都是貴族出身,即便出家也有充足的寺產供養,都不是窮和尚。成尋本人也不例外。想來是知道蜂蠟的。但是到了宋代,蠟燭有了新的工藝,宋人開始使用一種叫作蠟蟲的分泌物來製作蠟燭。成尋應該不知道有這種工藝,蜂蠟色做蠟黃,而蠟蟲所制的蠟卻是雪白的。


因為缺乏適當的辭彙,成尋給它取名叫作「火玉」。不要笑,成尋也沒有見過驢,在杭州他第一次見到驢子就給驢子起了一個有趣的綽號:兔兒馬。並且煞有介事地說這種兔兒馬只有我們日本三歲的兒馬那麼大。等到在五台山接到宋神宗請他進京,並且收到了朝廷賜給他的馬,才發現原來宋朝的馬和日本的一樣大!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百馬圖》長卷(局部),日本江戶時期狩野派畫家狩野主馬助作品。



我們今天知道宋代缺馬,民間多用驢騾,馬匹很少見。這也是為什麼出租馬匹在開封變成了一樁特別的買賣,租來的馬匹只能讓造訪者來到主人家門口,這僅是為了突出儀仗性,象徵意義大過實用考量。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成尋不是一個凡事不恥下問的人,總喜歡自己琢磨著給出一個答案。不過他有個天大的好處就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沒有想到去篡改自己的日記。


一千年前,有著無數琉璃燈裝飾的宋代街頭是明亮的。成尋逛街的時間是黃昏,他的日記讓我們知道宋代的街頭還是熱鬧的。抓住成尋第二點的是伎樂:


女人弄琴吹笙,伎樂眾多,不可思議。


有一種說法說唐朝更加開放、而宋朝則相對保守。其中證據之一是唐朝可以在街頭看到女仕和男士一樣走動,但是到了宋代就見不到了。這裡成尋給出的文字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有誤。宋代街頭也很容易見到女子。當然最常見的是樂師們,她們在明亮的街燈照耀下弄琴吹笙,宋人的哪個城市也少不了音樂! 孟元老形容過這些打扮入時的女伎,她們會守在酒樓的大堂里等待召喚獻技,「望之如神仙」,想看一下這感性的畫面吧?



宋朝穿越指南:夜市,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宋人的《歌樂圖》,現藏上海博物館。



圖中九個女樂工都穿著紅色的褙子,一樣的頭飾,但手中樂器各異,明顯是一個樂團。表演前都上了濃妝使她們缺乏表情。左邊的男生不是樂手,只是代拿一下琵琶,站在他身邊的女一號才是琵琶手,她正在雙手互捏,做熱身運動。其她各位也都是各自專心在自己的樂器上。右手兩個小孩是專司起舞和歌唱的。場面十分生動,古畫特有的變深了的背景顏色彷彿把我們帶到了1072年那個仲春的黃昏。(文/蔡霄)


轉自「蘭闍」微信公眾號(qdlanshe),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宋朝穿越指南:食與行,這是個哲學問題
解詞:「張冠李戴」的「張」、「李」到底指誰?
鐵:大地中生長的堅銳元素
世紀懸案:「北京人」頭蓋骨是否在日本人手中?

TAG:蘭闍 |

您可能感興趣

越南的這座城市風景超漂亮,海風很特別,冬天遊客也非常多!
最佳避暑城市,山東上榜的城市竟然不是青島
嫵媚入骨的市井女子:站在城市與麥田之間,眼睛卻看不到美的風景
華麗的城市和風景!
東北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不是瀋陽,也不是哈爾濱!
河南省的北大門,曾七朝為都,現是三線城市
中國不南不北的城市,也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曾經的煤炭之都,經濟越來越不景氣,現在淪落為四線城市
中國不南不北的城市:曾是安徽省的臨時省會!
從太空拍攝的各城市夜景,北京真的太耀眼了
中國「不南不北」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的第一個地級市!
秦淮夜,金陵城,秦淮河,十里秦淮,氤氳了這個城市的潮濕與纏綿
航拍視角下的十座著名城市的夜景,朝鮮平壤不遑多讓
壯麗的山河,永遠的痛:那些被沙俄侵佔並改名的城市
唐朝最為繁華的城市,比長安洛陽都繁華,現在淪為三線城市
揭秘:曾經江蘇最厲害的城市,鎮江,為何現在慘到淪為三線城市!
湖南三大旅遊城市,最後一個城市的湖水可以直接喝
迷人的城市夜景!
農村田地,才是城市人奢華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