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國際空間站是蛋白質晶體生長的理想平台,一些分子在太空會長出更大、更純的晶體結構,質量優勢讓研究人員更容易發現要找的標靶位置,有助於開發新葯。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太空探戈(SpaceTango)公司總裁兼CEO泰曼·克萊門茨拿的立方室,是裝在國際空間站TangoLab-1生物感測實驗室的一部分。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加拿大宇航局的機械臂DEXTRE攜帶RapidScat組成特殊用途靈活操縱器(SPDM)。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一個裝有合成肌肉的籠盒漂浮在空間站內。

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新――國際空間站前沿研究



裝在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模塊(JEM)上的MAXI。它每96分鐘掃描一次整個天空,一旦發現X射線通量突然增加,能在X射線爆發前12秒發出警報。

MAXI全稱是全天X射線成像監視器,是空間站的第一個天文裝備。據NASA官網介紹,它或許比超人更厲害,每96分鐘基本掃描一次整個天空。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JAXA)三原公司與合作方共同設計的MAXI,從2009年8月安裝在ISS上以來,一直在觀察星系中的瞬間變化,為此他們被授予「地球與空間科學創新獎」。


天空中短暫出現的隨機事件和長期變化一樣,都很難通過固定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必須在整個天空來回巡查。為了系統研究一些異常現象,需要最新的X射線天文資料。MAXI位於日本實驗模塊「曝露設施」(JEF)的設備交換單元(EER)1號位上,由一對高靈敏X射線探測器——氣體狹縫攝像機(GSC)和固態狹縫攝像機(SSC)組成,隨著國際空間站繞地球運轉,監測X射線源及其變化。


MAXI能持續探測天空X射線瞬變現象,迅速確定其位置和亮度。它每天能觀察到約1000個X射線源,一旦發現X射線通量突然增加,能提前12秒發出警報,並藉助空間站的實時通信設施向國際天文團體發布,其他天文台或衛星就會把望遠鏡轉向射線源,做後續的進一步觀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航稿盟 的精彩文章:

SpaceX發射失敗造成的影響與質疑
日本研製出以濕度變化為動力的「半永動機」
70年代末蘇聯用大飛機打了一場跨洲閃電戰
世界最大飛行器將開始處女航

TAG:民航稿盟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注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實驗,為中國空間站建設尋找靈感
俄羅斯:退出國際空間站,與中國一起造新一代太空站
中國獨立設計實驗首飛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上的空間科學規劃
中國獨立設計實驗首次飛向國際空間站
中國建成世界唯一國際空間站:躋身世界太空強國之列
美俄空間站將退出舞台:中國將成航天領域的一枝獨秀
美俄合作建設「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怕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國際空間站為什麼沒有中國?
中國空間站將成全球「唯一」
打開「築夢空間」,「一帶一路」驚艷全世界背後的AV科技
國際空間站迎中國項目:高科技跟跑的歷史性轉身
簡訊:中國獨立設計實驗首次飛向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獨特視角揭美麗地球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在歷史建築中孕育的創意空間
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國家 為什麼沒有中國
國際空間站中的太空小菜園
中國科技新成就!未來大型空間站揭開神秘面紗
空間科學創新為民群英榜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