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


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


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

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


本期人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


李建設


大醫生兵器譜主筆 丁姍姍

與那些動輒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醫生相比,他似乎沒有那麼多的「驚天動地」可為人稱道。樸實、厚道、有擔當,他被譽為醫院裡的「全民女婿」,更被評價為「宋大成」式的好人。他,就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副主任、醫保外科主任李建設。「有他在,科室從上到下都特踏實!」


凡事先行一步


想了解李建設很容易,在普外分中心裡隨口詢問,無論是醫護人員或是患者,都對這位主任挑起大拇指,「好人好事」信手拈來。


然而,想採訪他卻很難,談及自己在別人口中的那些「津津樂道」,他不願多說,反覆幾次都用微笑回應:「我很普通,做的事情都太平常了,不值一提。」 —— 這甚至讓人不禁懷疑,是否他在刻意迴避與媒體打交道。


直至幾天後的跟訪,一切「偏見」都得以改變。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6:40,已查完房的李建設正在填寫病人的出院單,此時的辦公室空無一人。早上最早到科里,晚上最晚走,同事說他「總是比別人早一步」。


清晨 6:40,外科大樓內依舊十分安靜,冷清的樓道中,李建設的辦公室已透出一絲光亮,他已經換好白大褂準備開始查房。多年來,李建設始終是科室內到得最早的人,家住北四環,每天一早 6 點準時出門,雷打不動。「其實早到也挺好,不堵車嘛」,對於自己的習慣,他輕描淡寫。


「李主任,您看我之前的數據都很正常,今天怎麼突然偏高了?」 查房時,一個準備當天下午出院的患者忐忑不安。「沒關係,一會兒我再幫您看看。」 走出病房,李建設加快腳步返回護士站,經過反覆查詢,確認是電腦顯示出現了錯誤。隨後,同行的大夫準備返回病房通知患者,卻被李建設一把攔下:「還是我去吧,別讓她太擔心了。」 類似的親力親為,每天都在發生。

熟悉李建設的人都知道,31 年來,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即便是節假日也會到病房巡查。「其實很多外科大夫都這樣,畢竟每個做完手術的病人情況都不同,要是等出了問題再叫我來,可能就來不及了。」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6:58,李建設走出外科樓大門。他可能不太適應鏡頭,不好意思地說:「你千萬別讓我擺拍。」 路上偶爾抓到一張,笑得很可愛。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7:01,李建設到達醫療保健中心,查看護士站記錄。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7:36,李建設出現在看片會上,此前他已經來過一次,屋裡沒人,這次他到的時候,屋裡僅有兩人。


由於李建設還兼任醫保外科主任,醫療保健中心和外科樓之間數百米的距離,他每天要至少走 3 個來回,每次都步履匆匆。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從 10 樓的辦公室步行下樓,當做百忙之中難得的鍛煉,6000~7000 步也正好是病房與手術間來回穿梭的距離。


查房結束後,李建設還要一一熟知前一天出院的病人和當天手術病人的情況並簽字。等這些工作都做完,時鐘才剛剛指向 7:40,樓道內也漸漸熱鬧起來 —— 大批上班的醫護人員魚貫而入。


李建設的「早」在做手術時也不例外。某日上午 8 時,一台腹膜後病損切除手術準時開始。身為主刀醫生的李建設仍舊早早站在手術台前,協助其他醫護人員擺體位和術前麻醉。


「無論做什麼事,李主任總是比別人快一步,很多應該是住院醫師做的事情,比如消毒,插尿管等不起眼的工作,他現在仍在堅持做。」 類似的事情,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了很多回。而這些,李建設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我查完房就沒什麼事了,提前過來看看」。


早來晚走,已成為李建設的日常作息規律,每天平均工作 12 小時。如果按每日 8 小時工作制來計算,31 年工齡的他已經累計工作了將近 50 年。


從治病到治人


「醫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醫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關懷,不僅要醫好疾病,還要有悲天憫人之心,要像對待親人那樣對待病人;第三重,就是進入病人的靈魂,做他們的精神支柱!」 這是電視劇《心術》中的一段台詞,也正是李建設的工作縮影,多年來,他幾乎沒有出現任何醫患糾紛,更多的是把患者變成了朋友。


每周一上午,是李建設例行的門診日,診室門口早早就聚集了很多慕名而來的患者。8 時未到,拎著兩瓶礦泉水的他快速步入診室。


「李主任,您說我都能吃些什麼呀?」 「您就記住,除了喝粥吃鹹菜,其他的最好還是暫時別惦記了,以防到時候饞得忍不住,您得多難受呀!」 面對幾位膽管結石的病人,李建設用輕鬆的醫囑反覆提醒他們注意飲食。


由於大多數患者對於自身病症不甚了解,許多問題總是被不斷問起,李建設每次都一一解答。他說,醫生在門診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晰表達,醫患之間最好要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溝通和交流。


他的門診數量始終是少而精,每次最多掛 12 個號。儘管如此,有時看到拿著病例尋求幫助的患者,李建設也會友情出診。「其實咱們這兒多一半的病人都沒必要非得看專家門診,費錢又費時,有些人就是為了諮詢個簡單的問題,聽大夫那句話而已。 」


在連續接診幾個患者之後,終於得以片刻休息,他輕輕地捋了捋頭髮,剛拿起一瓶礦泉水擰開,又有患者推門而入。「李主任您幫我看看這個指標怎麼這麼高?」 話沒說完,一摞化驗單已遞到了桌前,李建設只得又匆匆把瓶蓋擰了回去……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李建設與同事奔波在各個病房之間。


科室中,李建設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可這天的出診,還是有位患者令一貫和氣的他忍不住「發了火」 —— 「你這簡直就是醫盲啊!」 這位 30 多歲的女患者風塵僕僕從外地趕來,僅從外表來看,黃疸就已經十分嚴重。


「您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病的?」


「其實很小就發現了,因為這是我家的遺傳病,您看,我姐姐也是這樣,就是沒有我的嚴重。」 這位女患者轉頭與站在旁邊的女子相視一笑,對於這種病症的嚴重後果,彷彿姐妹倆並不以為意。


問診過後,李建設判斷這就是典型的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 正常的紅細胞呈扁平狀,當血液流經脾臟時,紅細胞才能通過變形的方式穿越比它直徑小得多的脾微循環結構,而球形紅細胞穿越脾臟毛細血管時就很困難,容易被脾臟破壞。而貧血、黃疸就是這種病症最明顯的癥狀,長此以往,如果不及時加以干預治療,最後就會發展成肝硬變。由於此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因脾臟對球形紅細胞破壞所致,因此切除脾臟是治療的根本方法,而且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


「之前有沒有人勸您把脾摘除?」


「有,但是我害怕。」


「拖到現在,脾臟必須切除了,還害怕不?」 看到李建設嚴肅的表情,女患者默默地搖了搖頭,也將之前輕鬆的表情慢慢收起。


其實,這個病人只是眾多「醫盲」群體的縮影之一。李建設生氣的原因很簡單,很多病人由於無知,往往把簡單的小病拖成了大麻煩。「有病治病,千萬別迴避!」——這也是李建設在短短一上午的門診中,說得最多的話之一。


有些人覺得外科大夫很簡單,哪裡有疾病,切除就好了。但是李建設除了能夠醫治疾病以外,還希望留給病人良好的生理功能。有時候,一台複雜的大型外科手術會給病人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也有一些手術甚至是致殘性的。而李建設則一直強調,應該盡量避免做這類手術。


「他是在看病人,而不僅僅是在看病。這是作為一個臨床專家最難能可貴的。」普外分中心副主任醫師郭偉跟李建設共事十餘年,在他眼中,李建設在治療生理疾病的同時,還能從心理角度關懷患者。「 他經常說,我們不能僅僅是治病,還要治一個人,更要挽救一個家庭。」


「鎮宅之寶」和全能選手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樓道里,李建設正在和病人交談。


1983 年,李建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因表現出色被分到北京市衛生局,成為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梯隊成員。但在一年半之後,「前途一片大好」的他卻做了一個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選擇 —— 放棄繼續留在衛生局,主動要求回到一線。面對別人「你想去哪裡」的詢問,他的回答是:「只要能回到醫院、回到臨床,哪裡都行!」 就這樣,李建設在 1985 年如願地來到北京友誼醫院普外分中心,31 年來,始終初心未改。


精確、專註、精益求精……這些辭彙都是對時下大熱的「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註腳。何為工匠精神?財經學者吳曉波曾用頗為生活化的語言加以詮釋:做電飯煲的,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黏鍋;做吹風機的,能讓頭髮吹得乾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鬆省力……而李建設也用他的精雕細琢,令一個「工匠型的臨床醫生」鮮活地立於人們眼前。


如今,腹腔鏡手術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但在此之前,李建設的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卻是名聲在外。儘管在他口中,這只是個「已經被淘汰的技術」,不值一提。


所謂小切口手術,是開腹手術向腹腔鏡手術過渡中的產物,小切口僅有 3~5 公分,而標準切口為 10 公分,這在 20多 年前可是相當「時髦」的技術,也代表了當時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 ——不僅能解決疾患,也能減少病人的創傷。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李建設走在了外科技術的最前沿。


到 2000 年左右,腹腔鏡手術已經逐漸發展成熟,開腹手術則成了很多年輕醫生的短板。而此時李建設就會在手術台下「坐鎮」,一旦手術過程中需要幫助,他都會及時伸出援手。


除了專註自身的肝膽外科之外,李建設無論是在 B 超診斷還是介入術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從臨床角度來說,李主任已經超越了普通外科大夫的見識。」 同為普外分中心醫生的郭偉如是說。


一些晚期疾病的患者往往會伴有抑鬱、焦慮的癥狀,每遇到這種情況,李建設都會提醒同事及早進行干預,這樣會對病人的康復起到很大幫助。李建設的夫人是國內精神疾病領域的專家,所以在臨床中,他也會更加關注病人這方面的隱疾。比如抗抑鬱的藥物,很多外科醫生都不太注重給病人使用,而李建設卻經常提醒大家觀察詢問,及時用藥干預,尤其是有抑鬱症徵兆的老年患者,更是他關注的對象。

李建設:醫界「宋大成」和他的日常



輪廓


在科室內,李建設被戲稱為「不用病理的病理醫生」,患者的片子他往往一過眼,得出的結論就能跟術後病理結果基本一致。而豐富的臨床經驗也經常能夠令他一招制敵。遇到發燒的患者,他只需簡單地詢問幾句就能進行準確判斷,「您這個沒大問題,應該是傷口感染了 」。果然如此,待患者放掉積液之後,體溫就立刻就開始降低。


作為資深的臨床醫生,李建設始終把培養年輕大夫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帶著年輕大夫查房時、手術間隙,他會把自己從醫幾十年的經驗傾囊相授 —— 比如手術的適應症及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引流管的觀察及拔除、術後腹痛的判斷及處理……「我的本領是我師傅傳授給我的,我也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們,希望你們能珍惜和把握;我從來不認為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這句話,李建設在學生面前說了很多回。


科室里的年輕醫生成長得非常快,社會活動也在逐漸增加,如果遇到時間衝突的情況,李建設則會再次站出來,接替周末外出交流的醫生做一些本來不屬於他的工作 —— 查房、指導住院醫師、調整治療方案……這些,他都甘願包攬在身。


在科室內,「 Hold 不住了找李主任」,已經成為很多年輕大夫的口頭禪。普外分中心副主任醫師楊盈赤更是以「鎮宅之寶」評價李建設,「有他在,科室從上到下都特踏實」。


從醫多年來,李建設先後獲得了「北京衛生系統先進個人」、「首都優秀醫療工作者」、「首都健康衛士」、「勤廉之星」等榮譽稱號。對於這些,李建設總是淡然地說:「這沒什麼,我就是個臨床醫生,你們應該更關注那些年輕的醫生,他們才是未來。」


攝影 高晨


新媒體編輯 雪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生兵器譜 的精彩文章:

檔案-北京友誼醫院 普外分中心 張忠濤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科普-微笑性抑鬱,越微笑越危險
科普-補鈣得痴呆?認真你就輸了!
前沿觀點-降低癲癇猝死率,誰是頭號功臣?

TAG:大醫生兵器譜 |

您可能感興趣

南宋的宋慈因何被尊稱為法醫界的鼻祖?
青海中醫界的「常青樹」
神黃中醫百科,做中醫界的知乎
一個中醫界的導火索:劉洪斌所謂的中醫藥品和金美婷特膳哪個好?
阿嬌的男友「醫界王陽明」,曾與前妻「華航林依晨」在康熙秀恩愛
醫林改錯:中醫界神奇的存在!
隋唐演義之中醫界群雄爭霸!
隋唐演義之中醫界群雄爭霸
中醫界的傳奇:「醫林怪傑」擅用蟲類葯!
阿嬌戀情曝光 男方是「醫界王陽明」賴弘國
「醫界王陽明」賴弘國會是阿嬌最後一個男友嗎?
群魔亂舞的北京中醫界
熱戀醫界王陽明,阿嬌心中最愛是冠希
美國中醫界支持趙美心推動聯邦針灸立法
親見醫界王陽明,蔡詩芸甜嗔:我老公比較帥
阿嬌爆出新戀情 男主醫界王陽明之稱的頼弘國已承認戀情
治療糖尿病,這個藥方為何在中醫界大名鼎鼎?
中醫界公認的良方在此 治胃病何須東奔西走
治胃病何須東奔西走 中醫界公認的良方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