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才出家的時候,每當外出,總會聽到對小尼種種的揣測,無論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

「快看快看,來了個和尚誒!」


「不像和尚,好像是個尼姑!」


「你看那個平板身架,不就是個男娃兒嘛?」


「不對不對,你看她的臉,沒得鬍子,就是個尼姑!」

國人對八卦的熱情總是很狂熱,無論男女老少,在小尼身邊旁若無人般,品頭論足。你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嗎?


NO!得到是「尼姑」的結論後,新的一輪無縫銜接:


「年紀輕輕的,為啥子要去當尼姑嗦?」


「可能是受啥子刺激了安。」


「現在的人怪的很嗦,年紀輕輕的不學好,出啥子家?」

「就是嘛,這是反社會文明的進步嗦。」


......


小尼也是無語,默默自我反省:自己哪有這個能耐能阻擋社會文明前進的腳步嘞?似乎是沒有。氣憤的白眼翻了又翻,也無濟於事,又怕被人拍照傳上網,影響一眾自家人的形象,趕緊低眉垂目,做「八風吹不動」的修行狀。但心裡的洪荒之力已經波濤洶湧的翻滾了。


……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還有一次是在火車上,那時候口袋窮的叮噹響,去佛學院讀書的時候,二三十的小時的路程,都捨不得買張硬卧,基本上都是硬座。這次也是如此,坐了好久的車,渾身酸痛,又不好在車廂來回走動,怕這身裝扮太招風。這時候來為胖墩墩的男的,三十多歲,操著一口廣東普通話,戲謔的向小尼搭腔:


「喂!小尼姑.......。」


沒等他說完,小尼毫不客氣但是聲音柔順、態度祥和的頂了回去:


「喲,現在的人真是懂禮貌,見了出家人就喊姑,大姑還是小姑啊?不過話說回來,我哪有你這麼大的侄子,喊師父就可以了。」

不要問為什麼態度要好,一是不能有損自家人慈悲的形象,二,主要是怕被打。(捂臉,誰也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旁邊的一位阿姨接過話說了一句,「見到出家人,無論男女眾,都要稱『師父』。」然後轉過身向我合掌,念了句佛號,小尼還之以禮。


他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嘴巴張了幾張,頓了一頓,對著小尼喊了一聲:「師父!」


Yes,教化成功!



鑒於大眾對出家人的誤解誤稱,尤其是女眾,經常「尼姑長,尼姑短」的叫,聽了真真的氣憤,尼姑喝你家的哇哈哈了?是吃你家大米了?還是向你化緣金銀財寶啦?今個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出家尼眾的冷知識。


在印度以尼來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並且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在佛教中,未受具足戒的成為小眾(沙彌尼和式叉摩那尼),已受具足戒的成稱為比丘尼。在中國,沒有出嫁的女孩被稱為姑,後來就將佛教的出家女眾稱為尼姑。


本來也沒什麼不對,結果在明朝的時候就出了幺蛾子,在陶宗儀的《輟耕錄》中,竟然把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尼姑」這個詞就蘊含了不可言說的、有極度怨念的貶義,這就讓人怒了。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再叫我」尼姑「試試,我保證不打死你!




不能叫「尼姑?」那叫什麼呢?齊齊往下看:


可以統稱為師父,或者法師,也可以叫尼師(當然,這個稱呼比較少見。)德高望重的可以稱為長老尼等等。


今天可是費勁的教給你們了,下次見到我,就該知道怎麼叫了吧?喂!還沒散學,堅持下哈。要是再叫小尼或者小尼的大姊們「尼姑」,哼哼,你知道後果是什麼,小尼有一百種方法讓你知道小尼的厲害(雖然是瞎咋呼,但是本著相互友愛、互不拆台的團結精神,也該學以致用啦。)


愛豆們,走你,師父、法師、尼師叫起來,啦啦啦,散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大象佛學圖書館年度總結報告
為什麼出家要比在家功德殊勝?
大韓佛教天台宗
寺院多,佛教就興盛嗎?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諂」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狼叔:我保證不打死你!
狗,你上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誰說貓咪不愛洗澡?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熊孩子你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鏟屎的,你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麼炒尖椒保證不嗆,不信你試試看!
誰說丸子頭簡單?你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你「喵」一聲,我就放你下來,保證不打你!
誰設計的?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來吃我呀 我保證不把你毒死!
這都誰設計的?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翻譯誰想的?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些照片都是誰PS的?你粗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都誰設計的?沒事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臭小子,敢用鞭炮崩我,你站住我保證不打你!
誰說餵奶很輕鬆的?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爆笑!理髮師你給我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設計師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是誰畫的 給我站出來 保證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