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常善法師:清除知見返觀身見堅定心見

常善法師:清除知見返觀身見堅定心見

摘要:我們想出離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老對自己下不了狠心,老有僥倖心,所以念不下去。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講,如果你往生之外有別的念頭,就先滿足你別的願望,沒有辦法。


居士:接觸般舟很早,但是我一直行不了,一到行般舟的時候就想往外跑,而且一行般舟的時候,身上老突突,老沒勁了。在座的都是我的老師,都比我學得好,我在這兒沒有說的,我只有在這兒打打義工,把你們這些個般舟聖眾給伺候好了吧。


師父:別這樣講。那你就講講在裡邊為什麼呆不住?

居士:心裡老絆住。


師父:外邊有金子啊,有銀子啊?


居士:是啊,什麼(都)沒有,感覺在這兒難受。


師父:一句話,在屋裡難受。

居士:對。


師父:是這意思吧? 出去了就好受了嗎?


居士:其實出去也不好受,就是難受。


師父:那麼比如說出去了,第一,出去了也不好受,對不對?第二,出去了有沒有帶來別的難受啊?


居士:反正怎麼說呢?我這可能是跟他人不一樣吧,我覺得我自己很特別,也想行般舟,覺得第一個,我也學佛比較早;第二個我覺得我身體挺胖,我說這踏踏般舟還能減減肥。但是,接著踏幾圈之後,這個心裡頭老煩躁不安。

師父:煩躁什麼?不安什麼?


居士:就是踏著踏著老想往外跑。


師父:老想往外跑?我們反過來問一個問題,那麼跑出去進來,進來跑出去,跑出去進來,念佛有用沒用?


居士:沒用。


師父:沒用嗎?真沒用嗎?

居士:沒用。進來的時候覺得老慚愧了,也不敢瞅哪,轉兩圈還往外跑。


師父:這樣,其實,第一,不用刻意搞幾個小時,就是你進來出去,出去進來,一樣可以有用,也一樣很有用,有沒有用?


居士:我覺得沒有用。出去了,覺得護法看到,哎呀,這咋又跑出來了?進來了吧,又怕護法看到,這小子又出去了。其實自己心裡也老打鼓。


師父:這個是這樣,所以你看看,那這個是不是煎熬呢?難受不難受呢?

居士:是煎熬。


師父:是不是也煎熬,是吧?所以我跟你講,最小的難受是堅持下去。如果你不要這個難受,就得要別的難受。


居士:我都不知道我怎麼堅持不下去。


師父:沒有死的心啊,沒有狠心,沒有死心,缺乏學習。堅持不下去是什麼讓你堅持不下去?身體的感受,是吧?


居士:還是這個心,這個不定的心吧。


師父:那怎麼定這個心呢?


居士:也定不住啊。


師父:那麼定不住的果報是什麼?


居士:知道了。


師父:知道了。那能定還是不能定呢?


居士:怎麼定啊?


師父:發狠心就定了。


居士:好,發個狠心。


師父:別著急啊,這個要發狠心,狠心了就定了,狠不了心就不定。那麼就是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有退路沒退路啊?有退路沒退路?


居士:總想給它找退路。


師父:釋迦牟尼佛講,把這個摩尼寶珠,般舟這個摩尼寶珠賣給田家痴子,誒,你正好姓田,不是說你,沒有說你的意思。田家痴子說,你這個摩尼寶珠好是好啊,我給你拿一頭牛來換,你干不幹?幹了咱們就換,不幹就算了。你這也是,不能讓我難受啊,難受我就不幹,不難受我可以干。這個摩尼寶珠的份量不夠呀,知道吧?那麼你學佛這麼多年,到底真的想出離六道輪迴嗎?


居士:想。


師父:真的想?


居士:真想。


師父:鼓勵,鼓掌!真想出六道輪迴,那你想付什麼代價?


居士:付出死的代價吧。


師父:你看這個狠得值不值?


居士:值!


師父:這個不開玩笑的呀,你說你如果這個感受過不了關,能往生不?


居士:不能。


師父:肯定不能嗎?絕對不能?可怕不?


居士:可怕。


師父:這不是開玩笑的。你到時候境界相一來,那兒舒服,跟著就跑掉了;這兒太苦了,咱歇會兒,跟著又跑掉了,這成了輕車熟路了,可麻煩了。寧可行般舟的時候多吃點苦,也得增加一點往生的保障。行般舟的時候不吃苦,往生的時候絕對沒有保障。所以你要把這個賬算清楚。


你的問題還是心地的問題啊,心地的問題。你說你討厭六道吧?討厭;想出離吧?想出離。那你下多大決心呢?下多大死心呢?準備付什麼代價呢?而一直以來,你家裡條件比較好,也沒人管你,你這個退心、你這個退路足足的、多多的。有退心,有退路,缺乏決心。


另外,修行不能說克服不了感受去修行,這感受不克服沒有出路的。知道吧?你看看你這個感受受不了,那我問你,怎麼受不了呢?讓你缺胳膊了、少腿了?你頭髮絲兒都沒掉一根,是不是?


居士:是。


師父:是你人為地把它放大了。知道吧,其實也沒有什麼,是不是?


居士:我就是給自個兒找理由。我也知道這個般舟很殊勝,但是我就覺得我行不了吧,我覺得這般舟聖眾們都是在大方塊走了,我在這兒晃著攪和的,也可能給你般走了。


師父:你看這僥倖心。


居士:自己發不起那種勇猛心來。


師父:般舟聖眾看你可憐,是吧,就把你拽走了?是這意思吧?


居士:是啊。


師父:那麼這個往生不是兒戲呀,是不是?往生不是兒戲。般舟聖眾不是不拽你,那個時候就是你的心往哪去。你的心跟著懈怠懶惰跑,你已經到別的法界里去、別的國度去了。知道吧?般舟聖眾不是不慈悲,不是不管你,是因為你有自己的選擇,管不了你。


你看昏沉的時候,如果你有佛號,不用扶,你都站得直直的;如果你沒有佛號,就三個人架你也架不住,一灘爛泥。道理一樣的。你想,你選那個地方,所以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講,除其本願,除了你的本願之外。如果你不能捨棄自己的別願,你有自己的別願,就是往生之外有別的願,除其別願。如果你有別的念頭、別的願望,就先滿足你這個願望,沒有辦法的,知道吧?沒有辦法。所以你們缺乏系統的思惟,你好好想一想,這個難關不過行不行?


居士:不行。


師父:真不行?


師父:掌聲鼓勵一下!真不行。這個難關究竟有多難?難得讓你受不了了嗎?究竟有多難?其實也不難。掌聲!其實也不難,就這麼回事兒,是不是。


第三,到底難在哪?身體不舒服而已,對不對?身體一點點不舒服而已,也沒影響到胳膊,也沒影響到腿,也沒影響到頭髮絲,是不是?就是難,難在身體上,根本沒難在別的地方,就是在身體上,連你的頭髮絲都沒影響到,就是你自己在編故事,給自己一個知見——我受不了了。


所以這個難,你要改了自己的知見,做到心理的準備就不難了。其實也沒難到哪,就算難,這身體能受得了受不了?身體受得了受不了?


居士:受不了。


師父:你想想看身體受得了受不了?身體受不了?是不是受不了?


居士:它時間長點腿就發軟,總想跪在那裡。


師父:好,腿發軟。我問你呀,身體受不了,腿軟受不了,誰受了?還是你的身體在受,別人也沒代你受,是不是?那我問你,腿發軟了,能不能念佛啊?


居士:能念。


師父:能念,真的嗎?掌聲鼓勵一下!可見不是不能念佛,是你沒去念,是不是?腿發軟,腳發抖,心發慌,心慌氣短。那我來問你,心慌氣短的時候能不能念佛?


師父:真的嗎?


居士:嗯。


師父:那當然其他就更不在話下了,是不是?


師父:可見不是不能念,是自己呀沒下狠心,不讓自己念,是不是?那麼這樣念佛有什麼意義呢?有意義沒意義?


居士:沒意義。


師父:沒意義嗎?


居士:老入不了心哪,人家都有這個好幾個相,都是這個境界相啊,什麼相的,我怎麼什麼也沒有。


師父:好,你入不了心,是不是?你一跑掉就入了心啦?


居士:跑掉也入不了,更入不了啦。


師父:也入不了心,也入不了身,哪都沒有了。結局呢?你呀,你在這兒堅持下去呀,雖然沒入心,還畢竟入了你的身。時間久了呢,假的就變成真的了,逐漸就融入你的心了。如果你跑了呢,就變成既不入心也不入身,既難入心也難入身,根本入不了身,也根本入不了心,這就是你的未來的果報和結局。


其實我要告訴你要改變自己的知見,難受的時候要念,不能念的時候要念,入不了心的時候也要念。你只有入不了心的時候也要念,這個佛號才能念進去呀。如果你入不了心的時候還能在念,念的結局是什麼呀?入不了心,硬念,再念,再硬念,死念,活念,結局是什麼?


居士:那就入進去了唄。


師父:對,就進去了。這是念進去的唯一途徑。你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你沒有視死如歸的信心、你沒有一念到底的大心,你就沒有一個念進去的果報。如果你有了視死如歸的信心、一念到底的信心、永不退轉的心、死念活念的心,念不進去強迫自己念、硬讓自己念、死念活念的心,能不能念進去啊?


居士:能。


師父:好!掌聲鼓勵一下,所以你要破除自己的知見,不要認為,「哎呀,我這兒入不了心,念了沒有用。」不對,正是因為入不了心,你更加需要念。如果你不念,你就完全跑了心了。完全留在罪惡的道路上,走了。知道吧?所以講你要改變自己的知見,不能念也要念,念不進去也要念,這才能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明白了沒有?


問題必須解決,問題當下解決,這是一個。還有一個你也是錯誤的知見,老認為自己福報不夠,堅持不下去。是福報不夠堅持不下去,還是自己的心不定堅持不下去呀?


居士:還是自己的心。


師父:對!你的心就是你的福報,懂了沒有?發了狠心,下了死心,堅定了決心,永不退心,能不能過關?


居士:能!


師父:好,掌聲! 下定決心吧。


居士:好。


師父:其實,你說咱老田也是個人物,不大不小,是不是。因為這點事,你說站在這多不好意思啊。


居士:是不好意思。


師父:下次一定好意思,好不好?我田進步,進步啦!


居士:好!


師父:阿彌陀佛! 演T是個幽默師,去年給咱們做90天飯,我們隨喜功德,大家,阿彌陀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佛網 的精彩文章:

你是不是得了這種病?
凈土法門:心地純凈純善,雖然造業很重,諸佛如來冥冥中加持
常善法師:在黑暗中堅持就是光明
從地藏經開始修行,是怎麼修?
印光大師:長齋念佛外之應守規律

TAG:學佛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諸事全忘生智慧,返觀內照守自己
返觀內視與戒貪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