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原名:日本輿論調查背後陷阱


最近,日本與中國同時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公布,兩國民眾對對方都沒有好的印象。其中日本方面對華有不好印象人數超過9成。而中國方面,即使有現在有大量人群前往日本旅遊,也還有近8成的民眾對日本有不好的印象。這樣的輿論調查從2005年開始,日本有1000人接受調查,而中國有1587人接受調查。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雙方存在的主要問題:日本民眾認為東海問題是兩國關係緊張的根源。而中國民眾認為日本曾經有對華侵略,但是日本方面沒有就這段歷史徹底反省。另一個方面,日本人對華印象好的主要理由,是身邊有留學生,兩國人民的民間交流,覺得中國人就在身邊,所以有好印象。而中國人對日本人好印象的理由是日本人尊重利益,遵守規則,民族素質高,這是中國民眾好印象的原因。兩國改善關係面臨的障礙,日中兩國回答領土問題的人都佔到最大比例。領土、歷史、信任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導致日中關係錯綜複雜,相持不下。


筆者認為如果日中陷入互不信任的惡性循環,可能引發對兩國乃至整個地區都不幸的事態。切斷這一循環,靠的不是實力,而是兩國間各個層級的交流與對話。如最近在東京舉行的兩國民間的交流討論活動,就是改善兩國關係的一個突破口。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但是有關日本的輿論調查,筆者還是有話要說,因為日本媒體在主導日本輿論方面,有其一面不能說的「秘密」。民意調查結果有的媒體得出的數字高,而有的媒體得出的數字低,兩者甚至可以相差40%。筆者看到這樣的結果,心中會想,輿論調查可不可以做「假」?數據會不會被篡改呢?


說出了很簡單,就是調查時提出的問題會主導最後的調查結果。如某個調查機構這樣問,1)「遭到恐怖襲擊,當事人暴力報復,這樣的行為你支持嗎」?或者這樣問:2)「對於恐怖襲擊,武力反擊是不是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樣的提問就很有被誘導成一個答案,按照常理,無差別的報復,會造成平民傷害,這樣肯定有許多人不支持。而你是說要對恐怖分子,恐怖行為的進行軍事打擊的話,很多人認為這樣打擊是應該的,所以支持人會多很多。問題就在於輿論調查時怎麼問。

輿論調查時,很多問題並不都是簡單的問題,如像「你有到過日本經歷?還是沒有」這樣的二選一的問題。而是需要繞個彎子,停頓一下,才能做出真正的判斷問題很多,一不小心,就會掉落在坑裡。

日中兩國民意果真如此「仇恨」?



筆者並不是否定那些進行輿論調查的有效性,因為民意調查,在美國等國有了70多年的歷史,對於大視點的形勢判斷也很有作用。但是,在完全接受9成,8成的這樣高數字前,首先要看看這樣的調查是否科學,這1000人是否可以代表1億人,這1400多人是否可以代表13億人。同時,也要清楚調查的問題是什麼?筆者一向不願意被某些人為因素所誘導。


什麼叫人為因素,就是輿論調查中的陷阱。陷阱指:不是單刀直入的提問,而是由有各種的定語,副詞迷惑的問題:(1)有些場合 (2)如果謹慎考慮 (3)最小限度 (4)沒有辦法 (5)有理由的情況下……。日本媒體調查支持布希總統進行中東戰爭日本民意時,就用了「最小限度」,結果日本民意很高支持美國出兵。理由很簡單,被調查者認為美國不會超越最先限度範圍,而最後的結果都是大大地超過了。

其次還要注意提問陷阱。如:為了確保和平與安全,為了在國際社會做出貢獻,這樣讓軍隊(或者自衛隊)的活動範圍,活動性質改變,這樣的法律制定你是贊成還是反對?這樣的提問據說獲得40%的贊成。而如果說,你是否贊成改變現在軍隊的性質,賦予更大,更多軍事任務?這樣問題或許贊成率不會到20%。為何會被蒙蔽,就是有問題的開頭的「為了確保和平與安全,為了在國際社會做出貢獻」這樣的冠冕堂皇的定語,問題就變成高大上了。這樣的手法很多,而且非常巧妙。


輿論(民意)調查其實是社會統計,而媒體以及特定團體的帶有立場的文字不同,在統計的社會調查中不能有明顯政治意圖,如果存在,這就捏造民意。希望日中兩國的民意不被輿論,以及所謂網路民意左右,對於對方有個真正的了解以及理解,雖然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是如何仇恨都能用真誠去化解,而不是靠捏造民意施加壓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關注橋本,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橋本工作室將會定期向各位推薦橋本隆則的最新信息,敬請關註:

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微信二維碼


看筆者這麼認真努力地寫作的份上,請打個賞吧,有你才有了寫作的力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橋本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日本女性出軌很少會有幸福結局
日資要大量撤離中國的假新聞你也信?
為了出名日本「國民偶像」走情色路線
日本不孕醫學造就「人倫」怪圈
移民的「忠心」要靠千年時間來培養

TAG:橋本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氣急敗壞無奈之下向WTO告狀,中國網民神回復,民意不可阻
抵制韓國樂天,官方和民意為何如此契合?
民意調查:誰是你心目中最了不起的明末忠臣?
一女防長曾挺受國民歡迎,因唱歌「讚美大國」民意暴跌,後悔不已
民調亂,民意亂,美國大選花邊趣談
台民意反彈?學者:若「小確幸」沒了 會回到兩岸一國
兩岸民意「敵意」上升 蔡再拒答卷 可能「熱對抗」?
《人民的名義》泄露了,但網路盜版可不是「人民的民意」
民意不可違!這個毒刺一日不拔,韓國政府一日不得安寧!
少數人如何影響民意?
民意論史中的《三國》議政
海賊王民意投票1期!桃之助必須死有異議?最受歡迎自然系果實是?
壓垮蔡英文的最後稻草是什麼?港媒:民意已不耐煩
從「非法抗日」到「處決辱母者」:民意即自然正義
《無挑》「國民議員」特輯反映民意 多項提案準備中
安倍向國民道歉防民意「全面崩盤」 表示將「深刻反省」
曾國藩關於在國際矛盾時利用民意的語錄
韓國民意:反對「薩德」,示威遊行
這3人對中國多重要?從逝世照片看民意,震撼,淚奔